孟胜利 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l3459 疫苗接种、狂犬病、新冠病毒的科普 公众号 博士书房 kqbym2020;网站:疫苗网/vaccine.vip

博文

102 消灭狂犬病的五大策略

已有 2344 次阅读 2020-5-12 18:47 |个人分类:狂犬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 社会文化

狂犬病控制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高危人群对狂犬病的认知和养习惯。 理解上下文指导激励行为改变的方法,并规划可行的服务计划

Ø 意识:提高对犬介导的狂犬病作为一个可预防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包括通过参与世界狂犬病日和立即结束狂犬病运动

Ø 负责任的犬只所有权:根据OIE标准,促进负责任的犬只所有权和犬只数量管理,包括犬只疫苗接种

Ø 防咬和治疗:为儿童和成人制定和实施防咬和急救教育方案

Ø 暴露后预防:提高暴露后预防的意识,包括皮内给药措施和选择

Ø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消除由传播的狂犬病的活动

 

2. 技术

需要有效的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系统来消除由传播的人类狂犬病。这些系统必须得到加强和适当的资源配置,找出并填补差距

Ø 疫苗接种:确保安全有效和容易获得的犬用狂犬病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充足供应,并促进和实施大规模的犬疫苗接种,作为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以实现犬介导的人狂犬病的消除

Ø 物流:收集需求预测数据,为疫苗采购系统提供信息,并创建和维持有效交付和实施大规模犬类疫苗接种计划和暴露后处理管理所需的物流和基础设施

Ø 诊断:通过无障碍、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和训练有素的人员,确保快速准确诊断狂犬病的能力

Ø 监控:支持改进的监控、采样、报告和数据共享

Ø 技术支持:为制定和调整区域和国家计划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包括促进使用现有工具

Ø 概念验证:支持概念验证计划,然后通过利用成功进行扩展

3. 组织

应用紧密协作的“一个健康”方法。来自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部门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对消除狂犬病活动的领导、伙伴关系和协调。

Ø 一个健康:通过国家和区域网络促进一个健康方法和部门间协调

Ø 好的管理:建立好的管理,包括明确的角色、指挥链、可衡量的成果和时间表

Ø 统一:使工作计划和活动与国家和区域优先事项和方法保持一致,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

Ø 协调:在适当和可行的情况下,协调和合并其他方案和举措的人力资源、后勤和基础设施

Ø 指标和绩效:确定支持绩效衡量的目标及其指标,包括监督和验证数据,以确定需要关注或额外支持的领域

Ø 监测和评价:支持监测和评价国家计划,以确保及时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交付

4. 政治

成功取决于政治意愿和对消除由传播的人类狂犬病的支持。政治意愿源于对消除狂犬病作为国家、地区和全球公共利益的认识。

Ø 政治支持:政治支持在国家不稳定(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期间和之后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相关的。

Ø 国际支持:鼓励各国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解决关于介导的人类狂犬病预防消除

Ø 法律框架:对狂犬病的建立和关注建立和执行适当的法律框架。

Ø 展示影响:展示大规模犬类疫苗接种计划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及其对保护和拯救人类生命的影响

Ø 区域参与:支持积极的国家和区域参与与合作,致力于狂犬病消除计划,并促进经验教训的交流,以利用资源和参与

 

5. 资源

狂犬病消除活动往往持续几年,因此需要持续的长期支持。

 

Ø 投资案例:宣传对介导的人类狂犬病消除的投资案例,以说服各国、政策制定者和捐助者投资于狂犬病消除战略的可行性、优点和价值。

Ø 商业计划:根据消灭介导的人类狂犬病全球框架准备商业计划 

Ø 投资:鼓励不同形式的投资和伙伴关系(私人和公共投资),以利用资源和参与

 

 关键的成功因素

Ø 长期的政治和社会承诺

Ø 社区参与

Ø 70%的可持续接种疫苗

Ø 概念证明:从小开始,逐步扩大。ƒ

Ø 建立疫苗银行和其他策略保证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充足供应

Ø 到达偏远、农村和高危人群

Ø 在各级层面进行检查

Ø 保持训练有素和有积极性的执行人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47-1232894.html

上一篇:101 WHO 2018狂犬病疫苗系列之十: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下一篇:103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途径
收藏 IP: 171.43.2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