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ti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tisheng

博文

一位博士的回乡思考:回家的路在哪?

已有 5113 次阅读 2017-8-16 16: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编者按:冠以“博士”二字恐有博人眼球之疑,虽历经近二十载寒窗苦读而终获博士学位一枚,但实不敢有丝毫炫耀之意,尤其是在这个“硕士多如狗、博士满街走”的年代,学历好像已半文不值。如今在这个媒体资讯高度速食化的时代,每天有各种好文精彩纷出,也有更多的垃圾文章泛滥如潮。面对各种资讯,大家都早已经目不暇给,不厌其烦,微信朋友圈里各种文章大多一扫题目而过,若无点睛之题,则几乎都不会被打开。为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和共鸣,实不得已而出此下策,望予见谅。下面言归正传。

正文: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那个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地区,一直以来,它以贫困、牡丹以及强盗(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强盗黄巢和宋江)而著称。不过,最近这些年来,因为某麻麻的缘故(这是我们家乡人最为引以自豪的人),家乡在外的名气确实是增加了许多许多,也可以说是闻名于海内外。现在老家人一出门在外,一被问起老家在哪,一回答,别人准会说麻麻的家乡啊,顿时心底就会产生一股自豪感。

由于读书和工作的原因,离开家乡已近二十年,在这期间尤其是参加工作后,一直苦苦奔波于生计,回家乡的时间真是少的可怜。特别是这几年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也从老家过来帮着看孩子,回家乡的时间和机会也变的更加少了。这次恰逢家乡的老宅要以“城区棚户区改造”的名义拆迁,老父亲一再催促,要我带着孩子趁着还有机会赶紧回去看看,否则这次不回,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家乡的旧貌了。于是,就踏上了返乡的路。

思考一:一座正在消失的城?

这次回去由于时间赶得比较紧,没有买上回乡的火车票,就选择了自己开车。家乡属于黄河中下游冲洪积平原区,没有石头质的山体,稍高点的山丘也几乎没有什么,偶尔会有几座古代防洪时留下的土堆或旧堤,一般也不会超过五米,基本上是那种站在几块砖上就能远眺几十公里外的情形。由于这次回去稍稍晚了些日子,大部分平房都已经被拆掉了。车还未进入城区,一片空阔的土地豁然开朗地展现在眼前,大半个城区好似发生了八级地震般已经被抹为平地,原来记忆中分布在马路两边二、三层的门市楼以及大片的居民区基本上都已经消失了,在一片片还未收拾利落的废墟中间,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暂时还没有被拆迁的房子,孤孤零零矗立着,只有通过这些未拆迁的房子来用力地回忆着原来的样子,并尽力想着去确定所在的位置,已很难再找到以前旧城的痕迹了。

不过在稍远处,也可以看到一些拔地而起尚在施工的楼房和建筑塔架分布在大片的废墟间。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县城非常的小,转一圈俩小时足以),开车带着孩子在自己小时候经常活动的一些区域逛了一圈,但再也找不回原来留下的影子了。曾经读过书的小学和留下玩耍足迹的小巷子早已不在,曾经和小伙伴经常一起游泳、钓鱼的河塘,以及经常成群结队进去捕鸟、配蜻蜓(注:一种捉蜻蜓的游戏,用芦苇拴着母蜻蜓,引蜻蜓交配,然后把公蜻蜓捉住,有点“仙人跳”的意思。不过现在蜻蜓少了,估计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会的了)、拔茅芫(注:maoyan,一种青草,学名暂时不知,有种甜甜的味道,有时候是小孩子们喜欢吃的植物,仅在初春季节好吃)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楼房小区和正在建设中的施工工地。这次回去没能看到祖祖辈辈生活的老街道,因为它包括大片老房子所在位置早已经被挖成了深深的湖,将会建设成城市的水上公园。专门带孩子来到尚未成形的湖边(目前还是正在挖掘的大水坑),试图丈量着老宅子当时所在的位置,推测着脚下的土地当时是哪位邻居家的。不过据说由于建设资金稍有紧张,工程还在时断时续,从湖边工地上停放着的挖掘机可以看出,停了有一段日子了。

以前县城最热闹的集市区也已经变成废墟,只剩下几条破旧斑驳而有冷冷清清的道路。在道路两旁尚未开工的废墟上,是一个连着一个的且临时旧建材市场,占地面积非常大,大量被拆下来的门窗和旧家居散落一片,看起来尤为壮观。也有许多门窗看着还非常的新,估计都是从建成历史不久的房子上拆下来的。由于拆迁来的太快,有不少前几年刚刚建成且装修豪华的二层楼小院也一并被拆掉了,估计它们的主人们也都没有想到会被拆迁或那么突然,当时建房时所费精力也颇大,用料用工也非常的讲究,只是可惜不巧遇到了棚户区改造。三年前曾回乡一次,正赶上一个好伙伴刚刚迁往新居,去新居参观,甚为感悟,房子是三层小楼,房子设计和装修都非常的精致,楼前是占地近一亩的大院子,在北京绝对可以称得上别墅。但这次回去,已从一片废墟中找不到那座小别墅的痕迹了。

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正如所说“棚户区是历史欠账,也是城市伤疤。全国还有不少棚户区,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就一定能把城市伤疤抚平。棚户区改造不仅是建新房子,也是创造新生活,要营造宜居环境,让居民住得称心、安心、舒心”。近些年来,棚户区改造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四线、五线中小城市搞的如火如荼,我的家乡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注:不敢说是这是一个棚户区改造的缩影,因为笔者没有对此有过调研,不敢妄下结论。)由于各地之间存在着经济实力、地方政府领导认知和规划设计者水平等各种差异,每座城市的改造过程和方式也肯定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据资料显示,2008-2016年,全国棚改已累计使80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相当于整整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也触发世界银行低收入住区研究顾问的感叹,“中国推进的棚户区改造体现了对贫困人群住房、收入和利益的保障”。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棚户区改造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拆低层院落建高层楼房呢?像我的家乡,大半座县城均已拆除,未来还会陆陆续续把县城里暂时剩下的不是高层楼房的个人住宅也全部拆除。再过几年,恐怕在县城里面再也难以看到有宅基地的私人院落了。

由于不是商业房地产开发,此次拆迁赔偿的标准也相对较低,与在北京经常见到的一拆迁就能成暴发户(或坐拥城南五套房)相比,我家的老宅子赔偿的真的是少的可怜,一个付出了父亲这大半辈子精力建起来的砖瓦房四合院落,占地面积几乎近一亩,也仅仅只核价为50多万元,别说在北京市里,哪怕在北京五环外也只能够买上几个平米。不过,话又说回来,父亲对这个赔偿还是非常满足的,感觉已经非常的值了。而且周边的邻居们对赔偿所得基本上也都很满意,而且也非常配合政府的搬迁,从谈赔偿标准到搬家交钥匙就短短几周时间,这种情况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眼中来看,估计会感觉不可思议,毕竟家乡这边的人相对还是非常的质朴,一般很少有人去当钉子户,即使偶尔出现几个钉子户的一般也是多少有些黑白道的势力。老父亲本想着要钱,在我的一再劝导下,老父亲才不情愿的放弃了要钱,选了两套小的回迁房,还好家乡现在的房价水平还较低,均价大约也就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不用自个再掏钱。

不过话说回来,棚户区改造的初衷是好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它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都会比住在平房里升级几个档次。同时,以后漂亮的绿地公园、干净的马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也会更加齐全,生活方式也将会向城市里那样的生活转变。

每一个城市都会经历这个发展变迁过程,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做好古迹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每一个小城市都有着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位于中原地区的小城镇,许多都是从夏商周的年代开始的,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的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古迹文化、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化等,也承载着生活在小城里多少代人的共同记忆。在当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面临着大拆大建问题,然而应该如何才能避免千城一面,应该如何保护好老城镇中一些古老的街巷、老字号的古迹、老字号的学校以及有着悠久历史的天然湿地水体,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重建一座“有形”的城容易,但再重建一座“无形”的城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建设好城市,保护好文化,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思考二:乡土情谊是否能够保留?

从院落到高楼,居住方式不同,将会给原来的民俗和情谊带来了强力的冲击。由于这次棚户区改造拆迁发生的太快也太突然,而且拆迁范围又广,城里本已保留的房子就不是很多了,且可以出租的空房更是少之有少,大部分人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或去远离城里的农村租房,或去农村投亲,也有很多家里还稍有些田地的就去田里搭个临时住所。由于这些年农村的“空心化”发展,农村还是有好多空房可以居住的。然而,受旧风俗影响,一般人家都会忌讳有外来的老人在自己家办白事(葬礼),因此家里有年过七十岁老人的是不可能找到出租的房子。由于家乡这边回迁房的周期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大多是会超过4年以上。年轻些的人可以去租房子等着回迁房建成,但年过七十的老人们不行的。而且,由于长期住在平房里,老人们都非常不喜欢住在高楼(哪怕是二楼),因为受住楼房不接地气一说影响较大,同时也有腿脚不好上下不方便的缘故,于是,很多人都是不得已为自家的老人们去农村购置房子,或住在自家一层的车库里(注:家乡这边的住宅小区一般会在一楼建车库)。

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伴随着拆迁出现了,由于本是一个街道或一个村的居民(村民),突然见就一下子全四散开来,甚至有许多人过了好久都不知道自己以前的老邻居搬到哪儿去住了,随着拆迁,汇聚多年的老街坊邻居感情也慢慢的稀释变得会越来越淡薄。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老街坊感情和邻里感情是小城市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条街道或同一个村庄的人,那么感情不是生活在城市同一个住宅小区,甚至同一个单元楼里的邻居所能体会的。根据此次城市建设规划,很多要建成公园和绿地,大部分很难都做到就地回迁,政府也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在县城内任意回迁房小区自愿选择。这将会加剧着老街坊和邻里感情和关系的疏远,不过幸亏县城规模还小,从东到西也没有几里地,老一辈的人还能够从东南西北的凑到一起,但预计这种机会也会随着老人们岁数增大,身体不便,慢慢会越来越少。而年轻的一代,将很难再有当时住在同一个街道和同一个村里的那种邻里感情。

家乡邻里街坊关系感情交流真挚和密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过年的时候拜年。回想起,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特有年味,也是是街上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时候,这种年味在大城市里是没有办法体会到的。在大年初一一早天不亮(一般都是五点半左右),大人孩子都会早早起来,放鞭炮,下素馅饺子(注:家乡那边有初一吃素馅的饺子的风俗,寓意是吃了素饺子可以素净一年,也算是一种祈福的风俗),祭神祭祖,匆匆几口吃完。然后按照约定的地方,一大家族人聚齐,先去街道上(或村里)年长的老人家里拜年。对老人们来说,这一天是一年里最隆重最开心的日子,这天老人们一般比年轻人起床更早,穿上最好看的衣服(一般都是早早准备好不舍得穿的新衣服),祭神祭祖,吃完饺子,准备好放有香烟、糖果、花生、瓜子之类的托盘,坐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等着来拜年的人。拜年的人群一茬接着一茬,向老人们拜年,并说一些祝福长寿的话,记得小时候还曾有给老人磕头的规矩,不过现在一般没有了。在给所有的老人们拜完年后,拜年的人群又接着挨家挨户的互相拜年。

二是有白事(葬礼)的时候。丧葬是小县城和乡村文化最为重要一部分,家乡这边,老人们葬礼一般办的比较隆重“热闹”,尤其是会为寿终正寝的老人办“喜丧”。葬礼是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能够团聚和交流的一个最重要的机会之一,往往在给老人办葬礼的那几天,也是家里亲戚朋友能够聚的最齐最全的时候。一般不管在外多远工作,都会回来参加葬礼,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可以一起交流和追忆以前的很多生活经历。而这几天,街坊邻居们也会主动来帮忙,因为在习俗中戴孝的人不能出外场,像接待亲戚朋友来吊孝、安排吃饭、收礼登记等很多事情一般都是街道上(或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每个人都会按照主持的安排分工,做好各自的事情。一般办白事都不会去外面饭店吃饭的,都是由村里专门会做菜的几个厨师和一些帮工来做,葬礼几天每天都要安排几桌酒席,而且到出殡那天有时还会安排上百席,非常大的工作量,基本上都是无偿帮忙的,最多主家会给几瓶酒和几条烟作为答谢。另外,出殡抬灵、挖坑埋坟等各类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这些人也都会是主动来帮忙的街坊邻居,也都是无偿的。以后搬上楼房以后,像之前这种办白事的方法可能没办法延续了,一是没有那么宽敞的院子,二是老街坊邻居都四散开了,住在鸽子楼后的邻居之间是恐怕很难再有这种感情的。

三是有其它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在家乡,邻居之间很少会有用钱雇佣一说的,一般谁家里有点什么事情需要人手的时候,走到街上随便喊几个邻居就能办妥了,都是搭把手的事情,没人会想太多的利益因素。像我父母俩老人自个在老家生活的时候,家里经常有搬个家具之类的大件东西,一般到院门外,随便叫几个年轻邻居就可以了,如果住了楼房这种情况就可能不会再有了。另外,以前这种街坊居住的模式,更方便于走动和交流。每天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从家里出来到街上聚到一起聊天打牌,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街上老老少少有很多人都聚到一起,老人们闲聊,孩子们一起玩耍,都是祖祖辈辈很多年的交情,基本上都是无话不聊的。记得小的时候,还流行端着碗到街上蹲着一起吃饭聊天,大家还可以一起分享,将粗茶淡饭吃的有滋有味。

此外,从独立院落到高楼群居,居住方式不同,也会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宗族文化和宗族观念的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对城郊和农村地区的影响最为显著。宗族是一种依赖于血缘关系确定的亲缘组织,也是中国最基础的大家庭组织,具有“凝聚”、“纽带”等作用。在宗族文化的祖训中一般都会有礼仪、勤劳、团结、爱国等优秀的精神品德,既是构成中国村镇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中国农耕文明所积累下来的精华。在城镇化过程中,同一宗族的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将会越拉越大,因为集聚地域的因素,原本同一个圈子的交往和联系逐渐打破,族人之间的关系将会逐渐淡化,将逐步从大家庭转向小家庭,与包括远亲在内的族人关系逐步疏远。同时,在涉及到的祖训、族谱、族训等祖辈传承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及祭祖、修谱等宗族文化行为也将会难以为继。譬如前文所谈到的为老人办白事,在以前多是由本家族成员主办,邻居、亲朋来来协办。以后这类宗族聚集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少。,此外族人逐渐流向城市不同地方或到国内外不同城市,邻居可以再有,而宗族集聚的事情很难再有了。随着宗族文化的逐渐消逝,人心距离的渐行渐远以及团结性力量的无可找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下,街道或村庄这种人们共同生活的载体一旦消失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也将不可能再会像以前那样密切了。各种邻里、家庭等很多集体的活动也将会慢慢的减少、从而消失,对于老人们来说可以有回忆,但对于未来的孩子们来说,恐怕是不能再体会到以前那种街坊、宗族生活的乐趣。

我的家乡只是全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小城市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或更久远的未来,望千城一面,看霓虹闪耀,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穿行。然而不知道,这种浓厚醇香老酒般的街坊邻里情感和宗族联系是否还能够持续?印记着几代人情怀的老街巷没了,旧宅子也没了,而乡土情是否能够还有?


(未完待续)


使用公众号和网络媒体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327985752@qq.com

微信搜索公众号“玉泉路水博”或“YQLSBO”,敬请关注。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9137-1071381.html

上一篇:笑傲江湖
下一篇:健康饮水科普知识一:我国古人的健康饮水观
收藏 IP: 210.73.91.*| 热度|

9 柳林涛 褚海亮 郑永军 吕洪波 张鹏举 汤茂林 康建 王跃建 blackrain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