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江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qianwang 江湖路是一条不归路 相忘于江湖

博文

一个博士生写的如何和导师相处

已有 14910 次阅读 2012-5-18 21: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 如何

     最近几年师生关系一直是学术论坛和高校BBS的热点话题,时不时就会被一个热帖惹起来,讨论得沸沸扬扬。“张虎”同学的博文且不论其真假,都引起了导师的反思,很多老师,包括科学网上的知名博主都在博客中写出了自己的反思。但除了发表的一些评论外(有些还不太理性),并没有看到博士生们写得理性的思考。
    下面是大概两年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个博士生在学校BBS上写的帖子。转发到这里,让各位导师知道,其实我们研究生中,很多人还是很理性,很懂事的好学生,好孩子。
***************************************************************************************************************
研究生到底是干什么的?

作为一名老萃园,我承认我很多的时候只看帖不发帖。我喜欢萃园这里的气氛,所以我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一是把我的观点拿出来,大家一起批评讨论;二是我希望能够对所有的学弟学妹有所指导和帮助,毕竟我们是一个学校的校友,我们是亲人。

我是一名在读博士,算起来我在石油大学呆的时间可能比某些老师还要长。我承认我对这里有感情,但是我这里的文字并不对石油大学带有感情色彩,我只对你们,也就是这篇帖子的读者有感情。所以以下的内容我只对你们负责,不对学校负责。

首先,为什么要念研究生。
不得不否认,现在在读研究生的同学们,我们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有的人是来混文凭的;也有的人是因为热爱这个专业,所以倾其心血做研究,为这个专业做贡献。我见过的研究生不少,我们也得承认,老师们见过的研究生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多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都能判断出,这个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学习新的知识的,他们会给予指导;想要混文凭的,他们会给予帮助和支持;想要钻研的,他们会一起合作。对于这些不同的学生,老师的态度自然是不同的。在我们抱怨老师对我们的态度如何如何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先思考一下,我们给老师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来学习?来混文凭?还是来与老师共同钻研?

其次,老师的小账本。
可能有些同学不太了解,每一个导师,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都会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每多招收一名研究生,老师需要给学校提供的金额是成指数增长的。在现在这个物质社会,很多的时候都要讲究效益。老师不是你的父母,老师也有自己的工作。每个老师要想生存,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有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和老师,说白了,说的本质一点、露骨一点,是同事的关系。我们都在讨生活,只不过我们在讨明天的生活,老师们在讨现在的生活。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前面讲过了每招收一个学生,老师都会有一笔相当的支出)和精神压力(每个老师都面临着论文、资质认证以及职称评定的压力)时,当你的合作伙伴(也就是你带的学生)努力求知或者是混吃混喝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有的时候,理解彼此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

最后,关于项目。
我们来上研究生,最终的归宿,仍旧是就业。这个谁都不能否认,无论是企业、事业、还是非盈利性质的研究院所,我们都需要就业,不可能上一辈子学。在我们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考虑的是什么?还是那两个字:效益。因为现在是一个物质的社会、一个现实的社会。我经历过3次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注意:是用人单位,也就是接触过3次来学校招聘的单位,亲身参与过3年的双选),每一次与不同的HR负责人接触,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能够尽快为单位制造效益的、能够为单位提供长久的效益的人,我们肯定会优先录用。就拿我所学的专业来说,每一次有单位来,问的无非是几个问题:会用xxxx软件么?会写xxxx程序么?参与过多少项目?对xxxx地区(某个工程地区)的情况了解么?是的,非常现实非常残酷。他们最在意的可能不是你发了多少篇文章,获得了多少荣誉,他们在意的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问题。但是在我接触了这许多以后,我不得不承认,他们问的这些普普通通的问题,每一个都是扎扎实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何得到解决?答案只有一个:实践。如何实践呢?没错,你们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一样,也是所有老师的选择:参与实际项目。老师教了这么多年书,带出来的学生一批一批,老师是与用人单位作斗争最有经验的人,他们很清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也知道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你们会发现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态度,也是由这个问题引出的。来混文凭的同学,一般工作都有着落,不需要老师多关心;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老师一般会让其多参与项目,尽早将其推荐到能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单位中去;善于搞研究的同学,老师会让其多搞研究,最后将其推荐到研发性质更浓厚的单位中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老师也是。社会能够前行,每一个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会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老师、学校就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就是他们的任务,并没有其他的。让大家参与项目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我相信当各位读者成为导师这个角色的时候,选择和现在你们的导师,是一样的。

当然,前面说了这么多,道理都很明白。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凡事都要适度。可能有的导师把这个度把握得很好,那么同学们就会觉得他是个好导师;有的导师没把握好这个度,同学们会觉得这个导师太功利或者太清高。偏重偏轻都不好,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的国家,有着讲究中庸的传统。这是对各位导师说的,也是对各位同学们说的。上研究生了,我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话说前阵子还被年轻小妹妹拒绝了……嫌我太老)。我们也需要成熟的看问题,当我们自己的导师没有把这个度把握好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做?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各位在读研究生和准备读研究生的读者们、同学们有所帮助:

1、做自己该做的事。你是来了解新知识的,或者是来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那么你就要多读文献,以求对这个专业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对新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你是来拿文凭的,那么你就要针对你将来的工作需要,与老师做好交流,告诉老师你的需要,然后一起探讨如何解决;你是来投身于这个行业的,那么不需要我多说,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2、成熟些,学会理解和观察。每个导师的脾气都不一样,每个导师都是一个普通人,跟我们一样。怎么与导师相处?这个问题也许很难,但是如果你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那么我说,你肯定可以很好的与导师相处。不要把他们看得太高大,也不要把他们看得太遥远,更不要把他们看得那么龌龊,只为了钱活着。他们就在你的身边,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试着去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你们相处得很融洽。说不定以后,你会很后悔,没有早点结识这么一个朋友,呵呵……

3、没有第三了。上面两条已经足够,如果我以后考虑出来第三条,我会继续发到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

祝福你们,祝福各位读者,祝福各位在读研究生和准备读研究生的人们。

PS:也许有的人认识我,也许有的人知道我是谁,更多的人不知道我。我不是党员,我是一个群众而已,一个无党派人士。我说的都是我自己所听见所看见的事情,加一点点我自己的理解,希望这些对你们有帮助……
*****************************************************************************************************************
    因石油大学BBS版本升级,原贴已经不能找到。好在我曾经把它转到过小木虫上,再从小木虫转载到这里。但稍有遗憾的是,已不能知道原作者是谁,如果作者能看到,可以与我联系。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391-572522.html

上一篇:编制-从张丽莉老师说起
下一篇:20120625
收藏 IP: 121.251.248.*| 热度|

6 李梅 张红光 闵应骅 王云才 张博 吕洪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