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uqing

博文

究竟谁该是科普的主力军 精选

已有 6121 次阅读 2010-3-18 11: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究竟谁该是科普的主力军
 
先在下面贴出回答此问题的一些观点:
在谈到谁是科普的主力军时,现状描述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没有课题的搞科普,退休的人搞科普,爱出风头的人搞科普。一些人对这种现状感到担忧,认为在研科学家应该成为科普活动的主力军。其理由是,科学家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该承担科普的社会责任,此其一;在研科学家始终站在科研活动的前沿,可以保证科普内容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此其二;在职科学家能够保证科普的原创性,此其三。
这些说法本质上都没有错。可是事实呢,参加过科普活动的在研科学家比例很少,或者说,上述解决之道并不能把在职的科学家变成科普的必然主体。分析其原因时,有人认为是时间和精力不够导致科学家无力参与科普活动,也有人认为是激励机制有问题,是的搞科普的人的学术地位得不到单位的承认。
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在研科学家真正承担起科普的社会责任呢?有人给出了几条解决之道。例如,科学家要提高对科普的认识,不能把科普看成小儿科;要在课题研究中加上一些硬性的指标,比须做几次科普讲座,写几篇科普文章;现在的学术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没有给出搞科普的人足够重视,应该修改学术评价制度,让那些乐于搞科普的科研工作者得到晋升的通道;要在科研机构中设置科普活动的专职岗位,以利于科学家和公众的对话。
这几条解决之道本质上也没有错,可是缺乏操作性。特别是在课题中加上硬性指标,更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接下来是我的一点思考:
存在是合理的,三种人搞科普更是合理的,不仅不值得担忧,反而应该值得提倡。从历史的个案来看,法拉第在圣诞节讲座上开讲蜡烛科学时,已经老了;霍金喜欢上镜,写《时间简史》的初衷是为了得到一笔丰富的稿酬;华罗庚也是在生命的后20年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的。
也就是,科普的主力军应该且必须是(1)那些没有课题的但有科研知识积累和背景的人;(2)退休的且身体健康的老年科学家;(3)爱出风头的且有激情的在研科学家。
原因也有这么几条,
(一)科普活动肯定具有与科研活动的特征,不要天真地以为能搞科研就能搞科普。科普或者通过硬产品如各种图书、音像制品、玩具、影视作品把科学家和科普对象联系起来,或者通过各种展览、讲座、参观解说等直接与科普对象打交道,要接触最底层或者最无知的受众,而学术活动往往要向知识金字塔冲击,道路越走越窄,受众越来越少,面向的精英阶层。科普不能硬性要求把一个习惯向上爬的科学家变成一个愿意向下走的传播者。
(二)当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科普时,科普就会变成一种职业活动,科普作为职业的社会威望才会建立,科普活动变成了一种产业活动(不管这种产业的多少经费来自于政策),关于科普工作者的独立评价机制才能建立。
(三)科普并不追求创新,而追求的是成熟知识的扩散。根据对象的不同,扩散的知识也可能是老的,也可能是新的,也可能最前沿的,但绝对不能简单的复制,需要再加工,如语言的改造,形式的多样,道具的制作等,这种再加工在学术意义上来并非创新,只能叫创作,但确实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谁有时间和精力呢,当然离不开退休的且身体健康的老年科学家了。
四)科普的对象是人,影响科普效果的最大因素是科普活动的主体。一个内向的、沉静的、不善抛头露面的科学家无法走到受众之中,一个不善表达、缺乏激情的科学家无法感染受众。科普需要类似于丹和易中天那样的演讲者,在百家讲坛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宇宙是什么,天体是什,外星人是否存在,是人类多年来永恒的话题。对于宇宙知识的普及,美国天文学家中有卡尔·萨根,英国天文学家中帕克利特·摩尔,而中国没有类似的科普巨人。
    因此,政府的任务是,当科普活动还不发达、科普产业尚未形成时,如何让这些愿干科普、能干科普的主力军得到相应的激励和报酬,而不是给那些不愿干科普、不能干科普的在研科学家套上科普责任的枷锁,简单地让在研科学家在科普活动中在场。
 (本文同时贴于www.casted.org.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304017.html

上一篇:两会观察之胡思乱想2
下一篇:双重汉字算式谜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王晓明 杨秀海 刘立 刘强 柳东阳 黄宁燕 吕新华 赵金丽 高峡 焦宏远 colorfull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