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12)——学术思维的成长

已有 1996 次阅读 2020-10-18 16:00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思维, 火花, 留痕, 落笔, 体验

保持学术思维的成长需要强有力的特质:学术哲学思维和充满激情的学术信念。学者有来自内心渴望想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不仅思考,还将落笔到纸上,因为思想的火花不留痕会稍纵即逝。

学术思维的成长需要学术探究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肯定,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完美无缺,而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应被视为一个奇妙的例外,而应被视为一种常态,一种任何正确学术生活中的自然条件。

我们需要在学术的成长中保持感性、理性、目的和自尊。感性能够让我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以保持学术的敏感性和激情,我们有时候需要这种敏感性和激情来鼓舞自己。理性和感性并非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在学术问题上、学术选择上,需要保持一种完整的精神关注。这意味着保持学术批判般的警觉,在没有停下来对其进行思考并获得清晰的理解的情况下,不让任何学术思想、理论和方法论轻易进入内心。

对于一个人的学术生产力来说,目的感必不可少。富有创造性的学术工作,是一个学术工作者的核心目标,是整合并确定其他学术价值层次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学术自尊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学术自尊是指评估一个人的学术上的心灵并尊重它;通过信任它,爱它,孕育它,有尊严地呵护它;而不是通过轻视它,否定它,贬低它。如果不信任它,破坏它,寒酸对待它,说它是无用的,无价值的,学术心灵就不会发挥功效,或者不会很好地发挥功效。学术自尊可以创造出心灵正常发挥功效所需的信心。

学术的自我应该具有弹性和张力,随时准备自愈和自我完善,但是它是细腻的,需要处处留心。这种自我需要仿佛是“万花筒”或“多棱镜”,会迫使我们扮演很多角色。我们尚非审稿者,行动如若审稿;我们尚非编辑,行动如若编辑,我们尚非读者,行动如若读者。我们融入而非架空这种角色置换。

学术思维的成长是开放的,不受限制。总会有新的学术世界等着去探索,总是会有新的探究让我们变得兴奋以待,总是会有新的学术方式等着被体验,总是会有新的思想等着去发现,总是会有新的问题等着去解决。对学术成长抱有积极看法的人,会尝试探索,他不会害怕新的和不同的东西,能够没有恐惧地推动自己进入新的、未尝试过的、未知的学术之路。积极看待自身,并变得有创造性、独创性和自发性。更重要的是,会大大方方,轻松自在地融入到周围学术世界中。在各种学术体验面前最大限度地放开自己,自己的学术认知能够适时做出变化和调整。

当我们放松自己去体验学术中的自我时,这种自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为它们不是什么样而感到焦虑或内疚,会引发学术情感变化。我们内心接触到的事物,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无论我们存在什么样的学术不足,这些都必须被作为一个人学术自我的一部分接受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了自我意识和深思熟虑的选择,我们可以开始把自己的方方面面整合到一起。这是学术整体复苏的第一步,因为学术生涯在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我们大多数人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迷失和遗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012-1254824.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11)——学术探究的自主性自我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13)——学术生命的时间
收藏 IP: 118.28.186.*| 热度|

3 郑永军 尤明庆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