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当安全学术遇上“工科脑袋”时 精选

已有 5742 次阅读 2017-6-20 21:1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当安全学术遇上“工科脑袋”时

日常生活的安全大家都有实践经验。正因为如此,说起日常生活的安全,好像谁都是专家似的。但复杂系统的安全并不是谁都清楚的,特别是从科学层面对安全的诠释,实际上极少数人能说清楚。

安全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大交叉综合学科,理工文管法医等都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交融,工程与管理并重。也由于该学科的特殊属性和巨大时空,使得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层次不同于专门学科,组织机构和科研团队也不同于专门学科。

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科科学的研究,即安全科学学、安全系统学、安全科学方法论、安全新学科创建等内容的研究,这个层次的研究是不分专业或行业性的;第二层次是安全专业科学的研究,如职业安全管理与监管、职业卫生与健康等以及相应安全人才培养研究,其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很大程度是通用的;第三层次是安全应用研究,如各行各业的安全技术、安全工程等,这一层次的应用理论、原理和方法是具有针对性的,各行各业不尽相同。

第一次层次是少数人做的研究,第二层次的从业人数相对较多,第三层次的从业队伍最为庞大,而且与其它各学科专业互相关联、相互交融、不可分割。

安全学科研究的三个层次并没有决然分割,安全学科应用层次的研究与其它学科都有交叉,而且没有明显界限,特别是安全技术领域,属于安全学科或是属于其它学科的界定有很大的主观性。

经常遇到一些行外的技术专家(包括安全技术专家)谈安全科研,他们一开口都会这么教训人说:“安全那么大,你能什么都做?什么都懂?安全科研要有特色,等等”。咋听起来好像很正确。其实,这也暴露出这些人对安全问题和研究内容的层次一知半解,对安全学科的大交叉综合属性和安全学科的上中下游了解片面。对于下游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他们所说的完全正确,但对于上游安全学科的研究,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对于工程技术的安全问题,也经常遇到一些行外的技术专家(包括安全技术专家)谈安全,他们把大量更属于技术专业的问题当做安全问题的全部,经常仅用技术的尺度和眼光要衡量安全问题。其实,当今社会,一个工程除了技术层面的安全之外,社会政治、经济风险、人因问题等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一个工程仅仅是有限时期内技术上的安全,远远不能说明该工程安全了。

同样对于一个工程的安全问题,也经常遇到一些行外的技术专家(包括安全技术专家)谈安全,他们经常是以当下为安,依据自己对一段时期内的安全判断来下结论,对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知之甚少,对系统安全的概念和全生命周期安全欠考量,当然也有的是出于某种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来评价系统的安全的。

出现上述原因的根源是这些人的典型“工科脑袋”,“工科脑袋”的人往往把安全问题当做技术问题,他们在想安全问题从没有想到人因。事实上人在安全中起着更加决定性的作用,物质的安全是在人之下的。试问一个人没有安全的观念,他怎么能设计出安全的东西。

“工科脑袋”的人一般缺乏安全管理的概念,轻视管理的重要性,好像管理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事,根本不把安全管理当做学问来思考。实际上安全管理是预防控制事故的三大策略之一,管理也有很多规律可循,也有很大的学问。

“工科脑袋”的人遇到安全工程经常是就事论事,一开口一动手就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就是应用。

“工科脑袋”的人往往思想狭隘,看安全问题片面,随意否定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的作用,看不到做安全管理的价值,把安全学科当工科,甚至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SHE这么一个职业。

为了与这些“工科脑袋”的人沟通安全科研问题,往往需要花很大的劲找机会与他们科普安全属性等基础知识和认识之后,才有了一定的沟通基础。

出现上述问题还不是全部,“工科脑袋”的人一旦当了大领导,特别是当了管安全的大领导,问题就更大了,他们所做的安全政策和决策及其影响肯定会有很大的片面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工科脑袋”管安全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上述原因也暴露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文理分科所造成的恶果。这种恶果严重影响大交叉综合学科的发展,不利于系统思想的推广使用。

对不起,今天写这篇博文要得罪很多人了,特先致歉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061959.html

上一篇:导师反思能让师生更搭
下一篇:建设一流交叉学科难在何方?——以安全学科为例
收藏 IP: 175.9.31.*| 热度|

4 黄永义 李剑超 左宋林 李本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