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某地报考公务员被要求证明"中国史"是"历史学"有感
热度 1 许志峰 2017-6-23 16:40
最近,网上出现一些诸如:报考公务员被要求证明中国史是历史学的消息。 对此,本人十分感慨。 现阶段中国人的科学观、包括科学分类系统不仅在理论上自相矛盾,而且在实践上也非常混乱。 因此,应当重视科学观的理论研究,应当重视学科分类的科学化,应当重视科学观的普及活动。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29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某地报考公务员被要求证明"中国史"是"历史学"有感
许志峰 2017-6-23 16:37
最近,网上出现一些诸如:报考公务员被要求证明中国史是历史学的消息。 对此,本人十分感慨。 现阶段中国人的科学观、包括科学分类系统不仅在理论上自相矛盾,而且在实践上也非常混乱。 因此,应当重视科学观的理论研究,应当重视学科分类的科学化,应当重视科学观的普及活动。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25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的鬼文化应当引起重视了
热度 5 许志峰 2015-8-29 06:40
昨天出城赴邀,从彩虹广场拐入长吉南线,大路右侧几乎全是祭祀用品,绵延数公里。 过去只有冥币和黄纸,现在已经是应有尽有:从冰箱彩电到电脑钢琴,小到手机手首饰、大到汽车别墅。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十五年了,怎么鬼文化还升级加速了?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19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已被收录“中国知网”
许志峰 2012-5-15 15:28
本人许志峰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公 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 》已经被收录“中国知网”! 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 【作者】 许志峰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 【摘要】 从理念上说,编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应当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广阔视域的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45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8:公民应当具备的哲学科学基本素质
许志峰 2012-3-22 10:41
哲学与数学一样,都是面对整个客观世界的最抽象、最普遍的科学部类,但与数学研究 “ 量 ” 的角度有所不同:哲学是研究客观事物及其整体的 “ 质 ” 的科学,是人类关于事物的本质特征、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大部类。 中国公民的哲学科学素质就是指:公民对哲学科学的整体了解、认识、态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3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7:公民应当具备的思维科学基本素质
许志峰 2012-3-22 10:40
思维科学是关于思维事物的结构、功能、过程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研究大部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反思,是思维认识活动的专门化和典型性形式,是人类思维的自我意识。随着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思维科学及其工程技术作为一个科学大部类脱颖而出。思维科学及其工程技术与方法的任务是使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3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6: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科学基本素质
许志峰 2012-3-21 09:55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结构、功能、过程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研究大部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反思,是社会认识活动的专门化和典型性形式,是人类社会的自我意识。社会科学及其工程技术与方法的任务是使人类更理性地认识社会、维护社会,能动而又合理地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5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5:公民应当具备的生命科学基本素质
许志峰 2012-3-21 09:53
生命科学是人类关于生命事物的结构、功能、过程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的任务是使人类更理性地认识生命、保护生物,能动而又合理地处理人与生物的关系,促进生物环境与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 中国公民的生命科学素质就是指:公民对生命科学的整体了解、认识、态度和行为。要了解最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4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4:公民应当具备的自然科学基本素质
许志峰 2012-3-20 12:03
自然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事物的结构、功能、过程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的任务是使人类更理性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能动而又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 中国公民的自然科学素质就是指:公民对自然科学的整体了解、认识、态度和行为。要了解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44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