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S计划强势来袭,推倒期刊付费墙的工作今年正式开始

已有 2772 次阅读 2021-6-15 11:21 |个人分类:STM出版|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Holly Else     译者:姚依蕾     校译:罗婷

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883-6

 

2018年,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资助团体宣布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他们资助的学者应将经同行评议过的论文发表在期刊付费墙之外。这项名为“S计划”(Plan S)的倡议因妄图终止众多期刊赖以生存的订阅模式而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该计划原定于2020年开始,后启动日期延迟,相关细节也有所调整;经过多番政策上的争论,终于于2021年正式开始,25家资助机构推出了相似的开放获取(OA)授权。

伴随遵照这些规定的第一批论文发表,S计划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开放科学之旅的起点。但大多数资助机构尚未签署协议,且针对S计划的磋商提出了用以避开付费墙的复杂选择。下文是S计划对学者和期刊的影响——还有从2021年开始可能会展开的一些争议。

 

S计划的资助机构要求科研人员做什么?

S计划受cOAlition S支持,cOAlition S是由不同研究资助机构组成的一个团体,其中包括许多欧洲国家的资助机构,以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些私人生物医学资助机构,如美国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以及总部位于伦敦的资助机构惠康(Wellcome)。据引文分析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家咨询公司DeltaThink的分析,去年约有20万篇科学论文受到这些机构资助,约占论文总量的5%,但占高被引期刊论文的12%

获得这些机构资助的研究人员必须立即使他们的论文免费可读,并按照自由许可条款(liberal licence)发表,以便任何人下载、重用或再发表。研究人员可以在期刊上以OA的方式发表终稿,也可以将已被接受并经过同行评审的手稿版本上传至公认的存储库中,使之在线可得。cOAlition S推出了一个“期刊检查工具”(Journal Checker Tool),研究人员能看到他们在每本期刊上的合规发表选项。

其中一个问题是,不同资助机构在如何应用该政策上存在差异。惠康和盖茨基金会在202111日之后将OA政策应用于提交发表的所有稿件。但其他资助机构,如挪威、芬兰和荷兰的国家资助机构,只将之应用于2021年研究提案征集项目(calls for research proposals)中的论文。英国国家资助机构英国研究与创新组织(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尚未言明何时开始这项新政策,它正在等待今年晚些时候的政策评估。

费用是争论的焦点。许多期刊对OA论文实行按篇收费。S计划的大多数资助机构将支付这些费用,但这并不绝对。例如,(支持S计划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将为完全OA期刊支付费用,但对于混合期刊(提供OA出版选项的订阅型期刊)则不支付费用。其他资助机构仅为某些混合期刊的OA论文付费,并将在2024年重新评估这一政策。

 

出版商对此有何反应?

订阅型期刊大多都进行了调整,受S计划影响的研究人员仍然可以在上面发表论文。而高选择性期刊因拒稿率高且通常依靠订阅费收回成本,其所受影响最大。他们辩称,如果转向OA模式,他们将不得不对那少数的发表论文收取极高的费用。

这些高选择性期刊最后还是作出了调整。他们都保留了自己的订阅模式,但部分期刊推出了新的OA发表选项,单篇论文的收费高居业内前列:《自然》的OA费用是9500欧元(11500美元),而《细胞》是8500欧元。其他期刊,如《科学》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将允许部分受S计划资助的研究人员遵照自由许可条款在网上公布经同行评议的手稿,但终版论文仍需要付费获得。这种方式避免了高昂的费用,但如果后续众多资助机构都加入了S计划,这些期刊会否继续这样运作还属于个未知数。

明年,资助机构可能会对支付费用设置上限。cOAlition S表示,20227月后,只有根据两个“价格或服务透明度框架”之一提供数据来解释OA费用的出版商才有资格获得他们的支持,cOAlition S将只支持“公平合理”的OA出版费用。

 

研究人员不能在网上免费发表论文吗?

这是20207月宣布的S计划中最具争议的部分之一。根据“所有权保留策略”(rights retention strategyRRS),S计划的资助机构要求作者——作为其资助的法定条件之一——在向期刊提交手稿时声明,他们保留在网上发布经同行评审、已被接收的手稿的权利,且享有自由出版许可。

如此,研究人员既可以在付费墙里发表论文,也能遵守资助机构的要求——立即将他们已被接收的手稿以OA的方式公布在网上(发布预印本不符合S计划)。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提交论文时使用RRS说法——这一策略可以让他们避免支付OA出版费用。尽管cOAlition S表示,以OA方式发表终版论文才是“首选”途径。

许多期刊要求推迟在网上发布已被接收的手稿,或者在限制许可下分享。但是,cOAlition S提出RRS胜过这些条款,期刊能够阻止它的唯一方法是拒绝那些采用RRS的研究人员的论文。

包括爱思唯尔、威利和施普林格·自然在内的50多家出版商在今年2月签署了一份声明,称他们不支持通过保留所有权来实现合规。当被问及他们是否会自动拒绝使用RRS的作者的投稿时,爱思唯尔请《自然》记者参考他们2月份的声明;威利和施普林格·自然都表示不会拒绝,如果来稿通过同行评审,他们会引导作者选择OA模式发表最终的论文。施普林格·自然的一位发言人补充说,作者应该要求他们的资助机构支付OA费用,公司最终可以酌情选择给予折扣或免除单篇论文的OA费用(《自然》杂志与其出版商的编辑相互独立)。

48日,施普林格·自然在一篇博文中说道,如果S计划的作者仍然想在付费墙里发表论文,他们需要签署一份许可证——要求禁发令解除后才能公开分享他们的文章。S计划协调员和惠康开放研究负责人Robert Kiley说,S计划的作者无法在不违反其资助机构的资助条件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他又补充道,但如果S计划的作者签署了这样的许可证,继而又公开分享了他们的文章,那有可能违反其与出版商间的协议。

Kiley说,如果出版商试图指责S计划的研究人员违反了这样的禁令,他会感到惊诧。比如,鉴于作者已经告知出版商他们的OA义务,惠康会设法驳斥任何撤除其资助的研究论文的请求。但施普林格·自然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该公司“希望其许可证的条件得到尊重”。


S计划如何影响开放获取运动?

尽管S计划使局面更为复杂,但是它促使了OA局势发生扭转,支持者如是说。以前不提供途径让经同行评议的文章立即OA出版的期刊,现在改变了(即使只针对受S计划机构资助的作者);且期刊正在积极开展有关OA商业模式的实验。OA2020(一个致力于用OA出版取代订阅模式的联盟)的协调员Colleen Campbell说,所有这些都是开放科学到来的前兆。哈佛大学开放获取项目(the Harvard Open Access Project)、哈佛大学学术交流办公室(Harvard Office fo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主任Peter Suber说:“文化正在改变。”

随着订阅型出版物开始按篇收费,S计划也为期刊的财务状况带来了曙光。Kiley希望继续提高出版商定价的透明度,他表示,“我们希望出版商能够充分阐明他们提供的服务以及收取的费用。”

于众多资助机构和研究人员而言,这些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他们指出,大型学术出版公司依靠研究人员免费提供稿件和相互审稿的工作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而出版商则认为自己的工作使得学术论文有所增值。

按篇付费的商业模式也存在缺点。它可能会把那些不太富有和没有资助机构或研究机构支持的研究人员排除在外。一些期刊正在尝试避免直接对论文作者按篇收费的商业模式。许多混合型期刊签订了“变革性协议”:大学联盟或图书馆一次性付款后,允许他们的学者公开发表论文,还能获得需要付费的订阅内容。还有一种做法叫“订阅开放”(subscribe to open):若所有期刊用户同意之后继续付费订阅,那么该订阅型期刊每年都会开放当年的期刊内容。

一些OA期刊也开始放弃按篇收费:非盈利出版组织PLOS现在提供了一个“社区行动出版”(community action publishing)计划,即大学每年支付固定的费用,他们的研究人员能够在PLOS的高选择性期刊上免费发表文章;PLOS则把剩余收入限制在成本的10%以上。今年3月,S计划发布了一项关于非商业性期刊财务状况的研究,这些期刊既不收取发表费用,也不收取订阅费,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贴,比如政府或慈善机构的补贴。

S计划可能还有助于转变现代科学中“唯指标”管理的文化。签署该协议的资助机构承认,他们做资助决定时会看重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发表在哪本期刊或任何基于指标的期刊评估。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如何被监控或强制执行。

最终,S计划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世界上大多数科学资助机构(包括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资助机构)是否认可其愿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1339-1291267.html

上一篇:关于掠夺性出版的知识生产:一篇系统综述
下一篇:规模化内容——第三次浪潮
收藏 IP: 36.161.1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