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yon

博文

从原始的状态中寻找生活

已有 2528 次阅读 2011-3-3 00:5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style, color, 微软雅黑

从懂事开始,我们便被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接着便开始了各种学习,考试,升学,之后,又是学习,考试,再升学……这么些年下来,终于,某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是研究生了,在读书和考试中度过了近20年的时光。而到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反问自己,生活在哪里?

我们似乎习惯了,学校的生活状态,因为太熟悉了,从高中开始,我几乎没有在家里呆过完整的半年甚至4个月的时间。我们懂事的年纪,都在学校生活着,我们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被渐渐的学校教育模具化。在我们还不懂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之前,他们已经为我们做好了选择。我们就这么依照原始的信任,和周围人的认可,傻乎乎的,不假思索地走在这条被设计的路上,却不曾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恐惧的心理告诉我们不走这条路会有多大的风险,当然,大多数人在高中的时候也许是不会想这个问题的。

到了大学,这个时候,问题开始出现了。终于这个时候,大学环境的自由,自身被设计的自由度减少,自己得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时候,自己的觉醒便成了一种内心的矛盾。曾经一度恐惧的风险,到了现在终究是要面对了。毕竟,真正适合过学校生活的人在少数,大多数要面临不一样的抉择的时候,生活在哪里呢?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呢?你还要和别人一样么?

不是啦,终于不是啦!你回头想,到底问题在哪里?

我看到母校的每一年都有自杀的,因为不能勉强自己去做做不好的学术工作,有不能放下学业的积累,给自己想要的生活,更不能在这种纠结中找到寄托,于是,自暴自弃者有之。前几天北大也是,跳楼自杀的学生。我觉得可惜的同时,不得不再次回顾自己走过的一段灰暗的岁月,我也有过这种忧郁和绝望的感受,找不到生活,找不到希望,找不到继续的理由。

可以说,中国的各种大学,不是教学生怎么生活,而是,招收了高中的学生之后,自认为他们已经具有了自主选择生活的能力。可是,你知道不,经历了从懂事开始便接受这应试教育的这些娃娃们,对学校教育是深信不疑的呀,要突然间从被设计到自主,心理上源自对生活的不确定的恐惧感有时候足以压制任何理性思维,让娃儿的信念系统瞬间崩溃。

我和同学谈起科大的时候,认为科大不人性化,我赞同,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招收这么多学生,给他们选择的权利的同时,也在暗示自己的校园氛围的单向倾向——对学术能力的重视,对学科成绩的重视。让学生们感到自己有选择权利的同时,有被压制在一个有限的选择空间里。找不到生活归属感,找不到学术之外的表现。而同时有问题的是,科大并不会教学生如何去正确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设置适当的途径让被设计生活到生活的过程过渡得比较缓慢和平滑。我曾经因为这样的情况,自己找不到出路,也曾经抑郁过一阵子。现在站到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仍然心有余悸。

研究生了,我也在想,生活在哪里呢?

听过很多的相关的讲座和交流,听过很多规划人生的课程,也自己不断在思索和总结,得出过一些似乎正确的结论。

什么是生活,到底是我们这么多年形成的让你觉得已经固化为生活基本结构的自习,上课,写作业,做实验……还是,学习之外的那些聊天,游玩,锻炼……?

先回到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怎么定义生活,生活应该是被理性分析之后构造的东西,还是,仅仅是依照内心的导向,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是后者。前者所体现的是一种基于外在利益考虑,我们应该怎么样生活,作为学生,我们被定义成上课,自习,写作业,做实验,发文章……的人。于是我们便真的就进入了这样的生活模式,不知不觉的,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怀疑外在的标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盲目或者说是对环境无条件,至少是低条件信任。

后者的生活,我想用一部电影中的人物来体现:《three idiots》中的那个主角,说了一句话,“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第一种生活定义的人我认为,是在chasing success。而第二种生活的人,我认为是在pursuing happiness。也正是我所赞成的生活状态。

这么说的话,我们不应该从外界给定的标尺中来寻找自己生活的模式,而应该回到自我,回到内心,甚至回到童年的梦想,回到最初的渴望。当我们长期在一个环境中生活,每天自习,吃饭,上课,写作业……周围人都这么做,你也同化了之后,我们很难跳出这个无比习惯了的框架之外来窥看之外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也被强化说这种生活是正确和安全的。因为,找工作要文凭,出国要成绩,甚至找老婆都看你是不是大学生。因为,现在的这样的我们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即便是匹配对方的时候都要求有自己认可的相似的经历。其实,这么说来的话,我们大部分时候过得都不是我所谓的意义上的生活,除了那种真正热衷于学校生活的人。

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寻找生活呢?

真正的生活必然是针对自我而言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的是自我,如何能够确定自我的存在呢,就必须借由外界的刺激了。

当生存的条件受到威胁时,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生存的基石就被撼动了,其他诸如安全,爱,自我实现,都会不可避免遭到撼动。因而,回到最基本的体验中,往往能够让人去再次评估自己的上层需求是不是正确的。至少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上层需求的重点是什么。比如一个长期吃不饱的人,最现实的需求就是一顿美餐,温饱无忧之后才能去爱,去实现自我。所以呢,我是提倡从各种威胁到基本生存条件的体验中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去挖掘自己真正关心的东西。

借助恐惧的力量,让你形成对自我真实的认知,找回被应试教育,被设计的生活压抑了多年的自我。

长跑这种极限运动,可以在消耗了你大量体能的同时,让你感受极度的饥饿,疲惫…...重新对日常生活中的每日三餐的价值做评估。

频临死亡的经历,诸如登上遭遇雪崩幸存,大病逃生,劫后重生……这些事情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会帮助你清理生活中真正属于你要重视的东西,剔除掉那些可有可无的鸡肋,和完全没必要的生命浪费。

有这些经历的人是幸福的,有些东西的虚拟经历只能给出不太深刻的启示意义,因为和恐惧隔着一层距离,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知。

回到自我,回到自己的内心,然后再审视自己,是不是在生活呢?

有人提倡,找回童年的感觉,从年少时候的日记中寻找自己,寻在来时的自己。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吧。

不要让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过了这么多年学校生活之后,拿着研究生的学位,仍然对生活一头雾水,我想那才是可悲的。

我之所以提倡从原始的状态中寻找生活,一方面是,我们的生存越来越便利,一日三餐,暖气热水,我们渐渐习以为常的时候,却也不自觉地让自己失去了对生活敏感的感知能力。如同温水煮青蛙,失去了对基本生活条件无法满足的担忧,失去了对这些条件和极度缺乏条件下生活的反差。

生活才是最本质的,而我,希望过真正的自己的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7942-418186.html


收藏 IP: 222.29.52.*| 热度|

2 赫英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