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jun

博文

又到硕士招生时,一路阳光or一地鸡毛 精选

已有 6287 次阅读 2013-3-30 21:2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面试, 硕士招生, 纠结, 海发邮件

(一)引子

    今年国家线出来好几天了,有些学校已完成研究生入学面试,有些正在进行。我们学校博士招生面试已经完成,硕士看似还要等上几天。这段时间来,不断有学生发邮件,有的想调剂,有的第一志愿还没有选好导师,每封邮件都是很急切的语气,都有“盼复”。我对每封邮件均进行了回复,而且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在分数线出来那天,大致知道了我们学科没有调剂名额,又翻出邮件读了下,给他们说了下情况,并出了些主意。其实,我知道,这段时间,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均十分纠结。

(二)面试,是否带给了伤害

去年我带了一个毕业班,也是在这段时间,经常逛他们的空间,了解他们复试的动态,下面是一个同学在空间的日志:

 

复试结束了,到底多久没给过爸妈好消息呢……五年,真的是漫长的时间,真的非常对不起,这次也是个坏消息,我被中国某农业大学淘汰了,对,淘汰了……复试确实很差,也不知怎么了,学过的全忘记了,最后那老师告诉我结果的时候说,你基础太差,没有培养的潜力,你不适合科研,去找个工作,找个男朋友,以后好好生活,多好,你是川农的一本吧,基础怎么这么差。尽管之前做好被淘汰的准备,但没想到被批得这么彻底,这么淋漓尽致,结束后大哭了两场,的确自己不够优秀,也不知就上升到川农了,真的对不起给我上课的老师们,真的对不起……对不起关心我的任老师,对不起总是安慰我的朋友们,对不起帮助我的卢师姐,周师姐,大概总是抱着小小的希望,抱着侥幸,大概总不能自己决定任何一件事,大概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致于总是不能全力以赴。临近毕业,而我的未来、我的前途在哪里?要用怎样的方法去找到?我可能是中国应试教育失败的一个例子,考试能行,考完就忘,除了能得到分数还能得到什么?以前的朋友总是鼓励我说我能行,可能你们也只停留在我成绩很好的印象里,自己好像也一直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可以了,而事实上从小形成了这个观念,以致于当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依然自我感觉良好,上了大学除了上课,似乎什么都没干,四年前不曾想到自己四年后会为了未来而担忧。现在到底怎样选择?哪个才是我想要的?

 

看了日志,知道这个面试对她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的确很担心,立即打了电话去安慰。好在这个同学后来调剂回来了,而且用的是公费名额,现在她很得导师重视,科研也做得风生水起。

经历了这样一个或者更多的例子,去年在本科生考研座谈会我曾说到,“你不一定要去选择很牛的学校,也不一定要选择很牛的导师,而是要选择那种真正把你当宝的老师,那种愿意花心血跟你一起成长的导师”。

其实,每年我自己也在当面试官,看来面试真不能一棒子把学生打死。我招的第一个研究生,当时面试的时候,紧张极了,半天不能说出一句话,搞得我跟他一样紧张。好在他本来就是我自己带的本科生,我知道他,即使面试很差,我仍然很喜欢他。后来的事实证明,通过培养,他不但在业务上很不错,在为人处事上也无可挑剔,毕业后去单位仍发展得蛮好,虽然不能说是那一届毕业生的标杆,但的确为后来的研究生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纠结,不知该否有恨

也是在去年,两个第一志愿报考我所在学科的考生跟我联系,说想读我的研究生,而且有一个还问了我承担科研项目的情况。我如实地告诉他,承担的项目不多。后来,加了他们的QQ,跟他们进行了多次交流。由于他们不是我们学校毕业的考生,我还专门对他们进行了复试专业课的一些辅导。同时,我拒绝了其他再联系我的考生,十分认真地为他们准备了培养计划。

在复试前两天,我到院上管研究生的老师那儿打名单,才发现他们两个根本报的不是我,而是本学科的其他老师。当时,真心很气愤。我在乎的是无所谓报与不报我,而是前后近1个月的时间,没有告诉我实情。于是,我给他们发了短短十几个字,但措辞严厉的邮件。即使在今天,看到他们,心里虽然没有恨,但仍然很不舒服。

前几天,又有一个考生跟我联系,我回了邮件后再无音信,我知道这可能又是一个海发邮件的,这种考生我不会计较,因为不再联系就表明了态度。其实,我们该做的事就是,“好好珍惜已经跟随你的学生,何必为不值得珍惜的人操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6871-675386.html

上一篇:没有春晚的大年,仿佛回到了从前
下一篇:我的科研助理辞职了
收藏 IP: 218.6.135.*| 热度|

15 戴德昌 张骅 戴小华 王旭阳 李明阳 刘天亮 徐大彬 彭真明 徐耀 王金旭 王浩 罗帆 汪梦雅 罗春元 周素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