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踩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泥踩

博文

人的生长与教育的哲学思考 精选

已有 4433 次阅读 2007-11-8 00: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的生长与教育的哲学思考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两位老教授——沈、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爱因斯坦成长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过程。我深受感悟,不禁思考:人的生长为何?教育为何?人的生长与教育的关系又为何?
  
我认为,在某个层面上,人的生长是也如同我眼前的树一样生长。它由一颗种子开始生长,不断的从土壤里吸收水分、营养、无机盐等,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享受着日月雨露,星辰暮霭,最后长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无不向我展现其生命力。人也是这样,自一个胚胎起,到成为一个新的个体的婴儿,也在不断的从环境中吸收维持其生命存在的物质,慢慢的发育为一个能够自我意识的个体,直至成为一个成人。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人和动植物的成长一样,无不在展现自己的生命意志。但人和动植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意识,有意志,不断的向环境表达自己需求。如一个婴儿,当它饿了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自己的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树或者其它的动物就不能办到。

   所以,能够意识的人类,最终可以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宰”。人可以不断的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并且人容易相信自己的经验。如一个人,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五个人欺骗他(她)后,就会产生一个经验,一种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了。即使他(她)再遇到的一个人是好人的时候。这也是人的意识和经验造成。但人又不能不从生存活动中得到经验。所以我们应该一点也不能责怪亚里士多德,不能责怪他怎么不能拿两个石头来做一个实验呢?你怎么说:重的物体一定会比轻的下落的快了。只是人的这样生活经验太多了,也太模糊了。

第一个发现并指出经验的缺陷的人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认为:人的出生时就像一片白纸,不断的成长就会形成很多的痕迹。这就是经验。但多次的经验是如此,不能代替未来的一切也如此,即:多次经验事件后形成的归纳是站不住脚的,这就是著名的休谟问题。例如发现了100只天鹅为白色的,就可以下结论:所有的天鹅都(应该)是白色的吗?确实经验后的归纳推理是有问题的。是因为经验事件多了,就会变成一种结论:我觉得这种结论是一种信念,是发自内心的对一种情况的“相信”,或是一种假设。但每个人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假设的。

由此,有许多的哲学家不相信经验了。因为经验只能提供一种数据,一种现实的现象,一种证据而已,不能得出一个观点。穷举法不让人相信的。但我们能穷尽一切吗?就是穷尽了一切又能说明什么呢?所以,波普尔形成了一种证伪的哲学。即:真理是不能被证实的,只能被证伪。一个实验只能更多的支持某个观点,让这个观点成立的几率会更大而已。但一旦一个相互冲突的观点需要人来选择时,就需要一个判决式的实验,看这样“一票”会投给谁,那么那个理论相对就更可靠一些。但物理学上,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判决性的实验,让其中的一个成为实验的“牺牲品”。也许,世界都是统一而多样性的的,没有这么可以轻易的决定。

人确实靠经验而成长,不仅仅是需要食物的营养。经验让我们可以程序化的模式去判断常规的生活,但经验又有时让我们吃了大亏。而人的成长需要,活动后的经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自己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的成长,是自发的吗?是的,是生长活动的经验促使的,我觉得:人的接触的世界更多的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如同历史,大多是人的解读,只是这种解读更符合“客观”,符合一个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和基本认同。

教育是什么?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就是生长,就是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这是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看的。若是站在教育着的角度上,那么就不是经验和生长了。也许,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也获得了经验,但这大多是自己更好的教育的经验,是不是教育者自己的成长呢?所以若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看教育是什么样呢?是影响,是设计!?这都是抽象的字眼。我觉得教育者所做的就是来营造一种学习的环境。就像农民来种庄稼一样,选择一个好的地点,施以足够的肥料,让其在现实的环境中成长就好了。我们的行为就是环境构造的一部分,不能有更多的期求。

教育又不同与教学,教学问题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到我们期望的东西,但教育不仅重教,还重育。如今,好多网络课程都向任何人开放,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性课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这其实是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的一种方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最优化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但教育不限于此,重点还是一个育,我觉得: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课堂上,聆听大师一节课要比在网络上听十节课还要强百倍吧。

大学也,非大楼也,而是大师也。学校也是一样。还是要这样的影响,才可能实现教育的目的。虚拟的东西,是一个好的工具,但不可能代替自己的体验。我们学一个具体的方法或知识,我们可以凭借网络,但知识和方法之外的东西,网络就不能代替了。

除此之外,网络给人的感受就是:越来越让人虚拟化,平面化,QQ和巨人的网游上每天就聚集了几百万的在线用户,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与这种模式,但现实的生活到哪里去了?所以不久有人开始提出:“体验”变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了。号召人亲近自然,强调自己的体验。确实是这样,以前,小草的位置被水泥占领了,湿地被房子占领了,一切的东西变得人化了。人体验的是一个被人包装了的世界。而世界真实的、本源的东西都看不见了。

所以,我梦想建立一个能“给人体验的实验室”,塑造好这个环境,让人在其中自由的生长。就想一棵树一样,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壤中,自由的生长。

现代社会,我们在不断的选择,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我生存着,就不惧怕失去什么,最多仅仅是我们的奢望和欲求而已。


最后,随便推荐: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兰迪教授的“最后的演讲”,题目是《实现你童年的梦想》。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TA2MTUwMDg=.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57-10452.html


下一篇:丰富的物质和贫乏的精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