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t 好奇是天性,理解是乐趣,解释是我的工作,预感应验了是RP爆发。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02.108.56.*   [17]ziqing041   2012-11-20 15:26
王老师,您好,这次LCA会议收获很大,谢谢您细致的照顾,提前还做了个基础讲座。。。另外,我特意跑上来想请教您一个问题,碳盘查最开始是从企业或是产品开始的么?1993年ICLEI《国际性地方政府温室气体排放分析议定书》,1966年IPCC《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国家层面开展的碳盘查是不是要比企业更早啊?它们有相关的报告么?
我的回复(2012-11-23 09:39):谢谢参加会议。
1)碳盘查不算一个标准的术语,如果将“碳盘查”定义为“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收集”的话,你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地区性碳盘查,应该是比企业碳盘查更早。
2)企业碳盘查大概是从WRI/WBCSD的GHG Protocol开始才广为人知的,例如Scope I、II、III的概念。被盘查对象是企业,但通常包含企业的多种产品的生产。
3)可能不应该有“产品碳盘查”的概念,如果数据收集范围包含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应该称为产品碳足迹。
IP: 125.39.117.*   [16]luoyf06   2011-11-12 12:26
王老师,我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罗元锋,是易斌副秘书长的部下。上次他跟您联系说做生命周期评价的事情,具体由我负责。我没有您的联系方式,刚给易秘书长发短信要您的联系方式,他还没有回。

平时我也上科学网,从石磊老师的博客中联系到您的,这次易秘书长联系您,真实很巧的。

易秘书长跟您说的电镀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项目,初步定下周过去河南三门峡企业看看,和企业谈谈,需要跟您沟通时间。相关资料我也将发到您邮箱,请把邮箱给我联系下。或者给我发个邮件luoyf06@qq.com。

另说,王老师您博客头像很帅的呵呵
IP: 115.171.41.*   [15]mhxie   2011-10-19 16:31
我觉得发展LCA的关键在于要有长效机制,定期的会议召开和专刊发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初期做一些开源的尝试,当然我知道这么多事情凭您一人之力肯定是很困难的,特别是我们平时都有很多科研任务。关于会议的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汇报用英文,中方人员提问可以用中文,外籍专家提问用英文回答或配备同声传译,会议的文章最好能联系刊物发表专刊,当然要在文章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
另外就是王老师您创建的ECER有方法学报告么?我看了您的PPT,有些问题不是很明白,希望能看到完成的方法学报告。目前主要问题是:
1.可比政策目标是怎么算出来的?
2. PPT案例的资源消耗归属到哪个指标中去了?
3.至于您说的不确定性分析是如何进行的,是用蒙特卡洛矩阵分析方法么?
再请教一个关于软件的问题,如果我有ecoinvent的数据库,是否可以直接导入ebalance软件?
谢谢!
我的回复(2011-10-20 14:36):1. 十二五政策目标不可比之处在于有些是基于“单位GDP”的强度指标,另一些是总量指标,所以统一将其转换为“5年单位GDP应该削减的比例”。转换时只需要知道GDP增长率就可以了。
2. 节能减排目标中没有可转换为同比的资源消耗指标,所以ECER目前不包括资源消耗。
3. 基于谱系矩阵的不确定度评估,然后基于蒙特卡罗的模拟计算。
4. 正式的eBalance软件可以将ecoinvent直接导入,不需要另外购买了 :-)
IP: 219.230.169.*   [14]vaness0221   2011-9-28 18:45
谢谢王老师!真没想到您能给我说的那么详细!再次谢谢!
IP: 219.230.169.*   [13]vaness0221   2011-9-28 15:12
王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桥梁隧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现在从事的方向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桥梁设计施工的节能减排原理,请问这个方向可以用到您的课程么,我想问问您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的地方。谢谢!
我的回复(2011-9-28 17:42):谢谢留言。
就我理解,不同的桥梁设计施工,在选材、材料用量、施工工法、使用寿命与功能等方面都会有所区别,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大不同(包括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利用LCA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不同设计施工方案总体环境影响的差别,利用我们开发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ECER)、基于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甚至可以得出单一的综合指标,评价各方案的节能减排效果的差别。
上述评价方法,将为面向节能减排目标的桥梁设计施工提供量化、全面的分析方法,使其不再停留在概念上,而更具操作性,也是很好的研究课题。
建议:
1)有关LCA和ECER方法,见讲义和系列博客“通往节能减排目标的新途径”
2)LCA软件(eBalance)和CLCD数据库可以为建模分析提供工具支持。免费版本下载:http://www.itke.com.cn/cn/product/?CategoryID=1
IP: 119.255.34.*   [12]王洪涛   2011-9-22 02:17
今年的工作太多,只能安排在明年了。具体时间和地点需要和大家商量,希望大家支持。你有什么建议吗?
IP: 219.235.230.*   [11]mhxie   2011-9-21 15:52
王老师,什么时候办第三届LCA会议啊,呵呵,很期待。
IP: 182.149.118.*   [10]王洪涛   2011-8-28 11:26
汪祺,您好
我们在学校主要是从事数据库和方法的开发,有关eBalance程序和数据库使用的问题,请直接向亿科的工作人员询问support@itke.com.cn。在使用时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028 8540 4099,他们会实时回答你的问题。
谢谢关注。
王洪涛
IP: 125.217.252.*   [9]汪祺   2011-8-28 09:54
王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关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我在使用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eBalance软件我在使用eBalance软件时遇到一些困惑,想及时地请教您。请问老师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联系方式,比如QQ等,我想请教您,谢谢!我的QQ是:407401427。我在您挂在公司网页上的培训资料上看到说大学可以免费申请Ecoinvent数据库,请问一下申请方法是什么?我在模拟资料上提供的“中国电力系统生命周期调查”案例时,有些输入和资料上的有出入,或者是有些项目是填不进去或者修改不了(比如在“数据集与过程描述”一项中我就不能记录信息和修改信息),我不太清楚,是否是缺少数据库的原因(试用版数据库不全,需要购买才能有?)或是其他原因,因为我这个课题老师没有项目经费,只是纯学术用,所以我只能用试用版,我也非常支持国产软件,希望eBalance软件越做越好!谢谢老师,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此致
敬礼!
我的回复(2011-8-28 11:25):汪祺,您好
我们在学校主要是从事数据库和方法的开发,有关eBalance程序和数据库使用的问题,请直接向亿科的工作人员询问support@itke.com.cn。在使用时如有问题,可直接拨打028 8540 4099,他们会实时回答你的问题。
谢谢关注。
王洪涛
IP: 118.114.161.*   [8]王洪涛   2011-6-23 14:05
谢谢王震老师夸奖。刚开始尝试,还不够好,也不够开放。大家一起努力哈。
IP: 123.116.118.*   [7]王震   2011-6-23 12:08
赞王老师一个!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开放课程!
IP: 219.219.67.*   [6]王洪涛   2011-5-18 13:54
居然重名,幸会!
IP: 121.48.221.*   [5]liudandan0307   2011-5-6 14:29
王老师,您让我给您发那篇论文,但是我看这里好像也没有地方可以传文件哒,你能不能给个邮箱我给你传呀
我的回复(2011-5-6 23:01):讲义的首页上有邮箱地址
IP: 217.208.204.*   [4]王芳   2011-5-4 06:04
那分析完后对数据的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敏感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等。
IP: 217.208.204.*   [3]王芳   2011-5-3 19:42
王老师,我们可以开个每日一问啦~~ 哈哈
今天还是有个问题想咨询下您,对于还处在开发阶段的产品(还未有成型产品),做一个预测型的LCA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方法上和回顾型LCA 有什么大的区别么?
我的回复(2011-5-3 23:40):“预测性”的LCA意味着更大的数据不确定性,也将导致更大的结论不确定性。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它重要区别。
IP: 217.208.204.*   [2]王芳   2011-5-2 07:20
王老师,我想找中国稀土材料开采的数据,不过没有发现关于这方面的,您印象里有相关的资料么?公司对原材料的环境负荷尤其是稀土资源(用来造永磁体)非常关注,而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在中国(约占世界80%),找中国本地的LCA 数据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我的回复(2011-5-2 22:09):好像真没见过稀土方面的数据,抱歉。
IP: .*   [1]科学网编辑部   2010-11-26 14:47
欢迎您入住科学网!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参考博客首页上端的博客帮助,如果还不能回答您的疑问,请与博客管理员联系:blog@stimes.cn。祝您开博愉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