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小蛀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rvyn1985 身陷大自然而不能自拔!

博文

再谈地球化学

已有 5328 次阅读 2018-10-8 09:38 |个人分类:地学讨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朱炳泉老师关于科大地球化学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8652&do=blog&id=1138839)发布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科大的黄方老师(https://mp.weixin.qq.com/s/pLXViOw3ZfjJiBbckbHCsg)和地大的罗照华老师(https://mp.weixin.qq.com/s/XWifbQfmzt-D44Rp-n0KYA)都做了重要的回应,这可能说明朱老师提到的科大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三位老师都提到了一个非常深刻和敏锐的观察:地球化学教学与研究的机械性。这个机械性包括研究内容的机械、数据解释的机械、为了数据解释而强行解释的尴尬机械。

地球化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有“体”与“用”的两面。从“体”来说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地球及其它宇宙物质和过程,这是地球化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使得地球化学能够独立于其它学科而存在,不必成为附庸;从“用”的角度来说是用化学的手段解释地球物理和地质描述不能达到之处,这是地球化学的广谱有用性,这个有用性使得地球化学能够不断翻新和拓展,不至于三鼓气而竭。这两个性质并不存在前后或者轻重,前者或许是后者的凝练总结,后者或许是前者的拓展开辟。

然而,目前地球化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不管是在体还是在用,都有滞胀。这些滞胀就是上面提到的机械性,因为机械了所以停滞,也因为机械了所以肿胀。这其实并不是中国地球化学特有的问题,国外地球化学能吸引的新鲜血液,尤其是极其聪明的脑袋也越来越少,和中国的情况是一样的。这同样也是地球化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械性导致的。由于我只是一个博士后,接触科研没有几年,更没有接触过完整的教学,所以下面说的可能很不全面,说出来是希望能有益于讨论吧,毕竟这样的关于学科发展的讨论是很难得的。下面的讨论集中在关于地球化学数据解释的范式上,从范式也能更清楚的看到地球化学目前存在的机械性。


(1)  端元混合

地球化学领域如果挑选一个最重要的模型,那么肯定是端元混合模型,不管是两端元的混合,还是多端元的混合。这个模型要求的东西不多:端元的值,以及混合途径。如果这几个端元值不合适,那就再换几个端元值。如果这个混合途径不行,那就再换一个。如果这几个端元不行,那就再换几个端元。实在不行,就说还有一个深部埋藏的储库,或者飞到太空里去了。

(2)瑞利模型

瑞利模型描述的是一个多组分体系中的某个组分不断从体系移出的过程,这首先是一个平衡过程,其次是一个只出不进的模型,再次是一个在移出的同时剩余体系瞬间重新平衡的模型。实际上,很多地质过程不满足这些条件。而近来的研究倾向中又有一种趋势就是明明用一个简单的瑞利模型就能解释的过程,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构建一个更为复杂但实际上并不巧妙和有效的模型,据说这样使得文章看起来“更高级”和“更饱满”。


正是上面说到的这些机械性,给地球化学的同学们造成一种印象就是地球化学混混就可以了,这种印象也导致很多聪明的大脑离地球化学而去。我今年做出来一些数据,自己觉得很有趣,给黄老师看,他说数据好是好,但是really nothing new。我能领悟黄老师的感慨,目前地球化学确实缺乏一些激动人心和引人瞩目的亮点,毕竟自从Goldschmidt和Urey以来,尤其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地球化学涉及到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架构就再也没有变动过,现在做的工作,一方面是让数据更精准,一方面是让模型更细致。这种说不定就能让让聪明的大脑一眼望穿,再加上地球化学的就业面窄,就业后实际上的有用之处也不多,就业环境也不理想,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离地球化学而去了。

为今之计最主要的是创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亮点,重新建构地球化学的骨架。地球化学在以前本质上是个兴趣性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些好奇心,今后如果要永葆生机,就应该从兴趣性上生发出更加茁壮的实用性。为其它学科做补充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不能消减目前地球化学人才培养与研究中存在的尴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9459-1139521.html

上一篇:在德国租房遇到的诈骗
下一篇:科学家应该担起更大的责任!
收藏 IP: 222.195.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