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ang911

博文

NEE及其年际变异随纬度的变化类型及其与环境、生物因子的关系

已有 5090 次阅读 2011-6-5 14: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陆气通量交换

Latitudinal patterns of magnitude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net ecosystem exchange regulated by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感觉自己还是把自己的知识面限制的很窄
一直都把自己困在通量资料的数据分析上
这篇文章可谓是纯粹的资料分析了
但我仍然是提不起兴趣
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在较大尺度上的区域特征及变异了解还太少
所以没有建立在一个已经成型的知识架构上
导致每一个结论对于自己来说都像是新鲜的
太多的结论累在一起的时候反而觉得每一个结论都很无聊
 
纬度与通量交换强度之间对的相关关系存在,是因为纬度反映了气候因子、环境因子及植被的一种地带性变化。因此,研究NEE GEP与Re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其根本仍然是在研究陆气通量交换特征与环境及植被的关系。印象较深此方面的研究是valentini 2000年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他指出碳交换随纬度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呼吸的变异造成的,而GEP随纬度的变异并不明显。但valentini的研究仅考虑了欧洲站点,且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混在一起进行分析。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参与分析的站点范围更广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且不同生态系统间NEE的主导因子(GEP或Re)可能不尽相同。因此,这篇文章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多个站点,进行资料的筛选控制之后,余下的站点分为3个生态系统类型,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及草地。对这三个类型包含的站点进行分析,得出其NEE GEP RE(及这些量的年际变异)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并试图阐明其环境及生物控制机制。
结论相当多,这里选一些最主要的简单讨论一下:
类型NEE均值对比,落叶阔叶林最大,常绿针叶林次之,两者都显著大于草地生态系统。
如果把三种类型放在一起分析(年尺度),任何环境因子都不能解释通量交换的变异。这说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主导控制因子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点很关键,这么多的文章在做NEE GEP Re的环境控制因子,基本的结论是有的,比如说GEP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 VPD等控制,Re主要受土壤温度及水分控制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文章只能让人更加混淆,能不能理清思路:我们知道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通量交换的主导控制因子不同,那么能不能首先根据划分的生态系统类型,得出其各自的主导控制因子是什么,再细一些,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不同生态系统的控制因子有何不同?如:在半小时尺度上,我们已经默认了GEP Re的影响因子,并且以此为根据做了数据插补,那么是不是就没必要再去分析半小时尺度的影响因子了,可以直接从日尺度及更粗的时间尺度去分析GEP Re的影响因子?
这么理了一下思路之后 我忽然觉得我自己做的东西有些价值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325-451899.html

上一篇:文献记录~
下一篇:MODIS数据在涡相关通量观测站点的应用
收藏 IP: 159.226.89.*|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