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第四范式: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研究 精选

已有 69241 次阅读 2015-10-26 17:08 |个人分类:一起读顶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数据, 第四范式, 数据密集型

图灵奖得主,关系型数据库的鼻祖吉姆·格雷(Jim Gray)也是一位航海运动爱好者。2007年1月28日,他驾驶帆船在茫茫大海中失联了。而就是17天前的1月11日,在加州山景城召开的NRC-CST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omputer Scienc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oard)大会上,他发表了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次演讲“科学方法的革命”,提出将科学研究分为四类范式(Paradigm,某种必须遵循的规范或大家都在用的套路),依次为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和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其中,最后的“数据密集型”,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称的“科学大数据”。

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主要以记录和描述自然现象为特征,称为“实验科学”(第一范式),从原始的钻木取火,发展到后来以伽利略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初级阶段,开启了现代科学之门。

但这些研究,显然受到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于完成对自然现象更精确的理解。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尽量简化实验模型,去掉一些复杂的干扰,只留下关键因素(这就出现了我们在学习物理学中“足够光滑”、“足够长的时间”、“空气足够稀薄”等令人费解的条件描述),然后通过演算进行归纳总结,这就是第二范式。这种研究范式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都堪称完美,牛顿三大定律成功解释了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理论成功解释了电磁学,经典物理学大厦美轮美奂。但之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出现,则以理论研究为主,以超凡的头脑思考和复杂的计算超越了实验设计,而随着验证理论的难度和经济投入越来越高,科学研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20世纪中叶,冯·诺依曼提出了现代电子计算机架构,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科学实验进行模拟仿真的模式得到迅速普及,人们可以对复杂现象通过模拟仿真,推演出越来越多复杂的现象,典型案例如模拟核试验、天气预报等。随着计算机仿真越来越多地取代实验,逐渐成为科研的常规方法,即第三范式

而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据的爆炸性增长,计算机将不仅仅能做模拟仿真,还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理论。数据密集范式理应从第三范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特的科学研究范式。也就是说,过去由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从事的工作,未来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来做。这种科学研究的方式,被称为第四范式

我们可以看到,第四范式与第三范式,都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大多科研人员,可能都非常理解第三范式,在研究中总是被导师、评委甚至是自己不断追问“科学问题是什么?”,“有什么科学假设?”,这就是先提出可能的理论,再搜集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来验证。而基于大数据的第四范式,则是先有了大量的已知数据,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之前未知的理论。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撰写的《大数据时代》(中文版译名)中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据称是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为人类总是会思考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而对基于数据的相关性并不是那么敏感;相反,电脑则几乎无法自己理解因果,而对相关性分析极为擅长。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第三范式是“人脑+电脑”,人脑是主角,而第四范式是“电脑+人脑”,电脑是主角。这样的一种说法,显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将科学研究的方向领入歧途。从科学论文写作角度来说,如果通篇只有对数据相关性的分析,而缺乏具体的因果解读,这样的文章一般被认为是数据堆砌,是不可能发表的。

然而,要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困难重重的。我们人类推导的因果联系,总是基于过去的认识,获得“确定性”的机理分解,然后建立新的模型来进行推导。但是,这种过去的经验和常识,也许是不完备的,甚至可能有意无意中忽略了重要的变量。

这里举一个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现在我们人人都在关注雾霾天气。我们想知道:雾霾天气是如何发生的,如何预防?首先需要在一些“代表性”位点建立气象站,来收集一些与雾霾形成有关的气象参数。根据已有的机理认识,雾霾天气的形成不仅与源头和大气化学成分有关,还与地形、风向、温度、湿度气象因素有关。仅仅这些有限的参数,就已经超过了常规监测的能力,只能进行简化人为去除一些看起来不怎么重要的,只保留一些简单的参数。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参数会不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再考虑不同参数的空间异质性,这些气象站的空间分布合理吗,足够吗?从这一点来看,如果能够获取更全面的数据,也许才能真正做出更科学的预测,这就是第四范式的出发点,也许是最迅速和实用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第四范式将如何进行研究呢?多年前说这个话题,也许许多人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目前在移动终端横行和传感器高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趋势似乎就在眼前了。现在,我们的手机可以监测温度、湿度,可以定位空间位置,不久也许会出现能监测大气环境化学和PM2.5功能的传感设备,这些移动的监测终端更增加了测定的空间覆盖度,同时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得出雾霾的成因,最终进行预测也许指日可待。

这种海量数据的出现,不仅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给计算机科学本身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当大这些规模计算的数据量超过1PB时,传统的存储子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读写需要,数据传输I/O带宽的瓶颈愈发突出。而简单地将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并不能满足数据密集型计算的需求,与大数据分析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目前许多在具体研究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少数据,而是面对太多的数据,却不知道如何处理。目前可见的一些技术,比如超级计算机、计算集群、超级分布式数据库、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似乎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的核心问题。计算机科学期待新的革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931155.html

上一篇:指尖上的生物多样性
下一篇:精准医疗,仅仅关注人类基因组是不够的
收藏 IP: 221.226.89.*| 热度|

58 曾杰 王鸣远 白龙亮 黄永义 陈洋 杨正瓴 褚昭明 彭真明 陈苏华 武夷山 李升伟 谢平 刘洋 刘桂锋 蔡庆华 靳祯 杨海涛 雷蕴奇 赵序茅 杨春 陈理 韦玉程 范毅方 陈冬生 段洪涛 彭思龙 王永安 杨军军 梁友嘉 艾金泉 薛宇 吴标兵 范会勇 姚伟 王德华 汪丁建 吴国林 徐耀阳 刘海猛 徐涵 凡耀峰 陈铁喜 李宇斌 葛维亚 强涛 张海权 李剑超 李斌 张伟 shenlu yzqts aliala cloudyou ncepuztf biofans guoyanghuawu zhangfeng123 TY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