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捷登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jaden

博文

一个人的投稿趣事

已有 2929 次阅读 2018-8-22 15:0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认识一个颇有个性的人,略知他投稿的一些事,现写出来,或许我们能从中学点什么。

1. 投寄目标杂志讲究找准路子,而我知道的这位有时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弄不清。例如,用一个从血液系统来源的人工培养细胞作模型,经药物处理后收集一些资料,由此生成的稿件其实有很多选择,可以投给相关的药理或综合性杂志等,而这位老兄不一般,首先考虑的是专业性极强的细胞生物学和血液学杂志,自然发生24h内被拒的事情。

2. 投稿时,必须对自己的论文水平有一个客观地评价,做到心中有数。这位平常聪明的老兄在对稿件学术水平定位上往往思维短路,不是有偏差,而是偏的离谱。有个大概45分的稿件,他不止一次地说这是Nature系列杂志水平的文章,是不是特离谱?如果投给78分的杂志还有情可原,算是试试运气,而他真的投给13分左右的杂志了,结果就不必说出来了。

3. 文章被拒不是丢人的事,吃学术研究这口饭的免不了会遇到。其实文章被拒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因为有的评议意见非常好,仔细解读和好好利用,不但可以改善论文的学术和写作质量,而且提供的宝贵思路,为作者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有益于下一篇论文撰写甚至开展新的课题。当然,改进的论文可以投寄和发表在更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但是,如果文章没有质的变化,只好降低期望,投寄影响因子低些的杂志。这位老兄碰到这种情况可不信这个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被一个杂志拒稿后,反而逆流而上,投寄影响因子高几分的杂志,当然仍没有逃脱被拒的命运。

4. 论文的中心是收集的数据,全篇围绕数据展开,解释数据不必过于谦卑,也不能言过其实,夸大数据的意义,赋予其不支持的信息,或得出不相宜的结论。同样一组数据,在这位老兄眼里就是不一样,另有一套见解,这也不足为奇,学术本来就是自圆其说,百家争鸣么。本人也经历过,一次投稿,审稿人的意见完全与我的思路相反,建议是将结果180度颠倒反着顺序写,我二话没说,另投了。回到主题,这位老兄在写作上特有思想,不中规中矩,标新立异。关键是他的用词有时太“大气”、夸张,缺乏学术语言应有的严谨求实,容易产生异议。好的一面是观点新颖,有创新;坏的一面是缺乏依据,空洞。对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评审人怎么理解了。若碰到消极的或严谨的评审人,问题来了。由于老兄写作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也很难改变自己。与评审人步调不一致,结果可想而知了。

5. 收到同行评议意见后,最佳的也是最实用的办法是老老实实、逐字逐句地认真对待,该补充数据的补充数据,有疑惑的耐心详细释疑,有问题的评论委婉的反驳。由于这位老兄常常投给高一层次的杂志,加上语言用词时常不得体,相比投给低一层次的杂志,免不了收到的评审意见多一些,严厉一些,过分的要求补充数据或用复杂的技术去验证已收集的数据。这自然产生一个棘手问题,在技术、能力或时间上可能一时无法完成的困境。由此,这位老兄有时为对付评议意见,不得不反驳,强词夺理,强调新的数据对论点没有实质的帮助、建议的技术方法自身有某方面缺陷,满足不了要回答的问题、或者什么什么原因不支持做建议的实验等。总之,说一通评审人的不是,加之语气强硬,盛气凌人,拒稿是自然的事。

6. 许多杂志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提供35个审稿人。我想多数人提供的审稿人为熟悉的同行、说话公平的学者或从引用文献中找研究内容最相近的论文作者等。这位老兄可不这么想,他推荐的人选总是那几个领域里数一数二的学术权威。尽管作者推荐的人选被杂志编辑采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从另一角度看,他推荐的审稿人名单虽然没有错,可以说很漂亮,若改在投稿前这样做,由认识的权威把把关,提提意见,对提高文章质量和可读性肯定很有帮助,但在真正投稿时,我认为还是避开锋芒为好(假设推荐人被杂志采纳的话)。毕竟投稿的目的是尽早接受发表,不应该主次不清,为了别人的意见而投稿。另外,杂志看重的是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而不是漂亮的推荐审稿人名单,该名单不会丝毫改变杂志主编对文章的评价和决定。

7.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是,他有一篇文章在几个杂志间转悠一圈后,估计自己也转糊涂了,莫名其妙的投寄给先前据稿的杂志,相同的稿件,相同的审稿人,相同的命运。

本文讲述的是真人真事。主人公是一大学的教授,聪明、博学、勤奋,人脉广,成果颇丰。难以相信所知道的几篇论文都发表的异常艰辛。究其原因,好像部分归因于没有查看杂志的研究领域要求、对自己的论文学术水平误判、投稿缺乏严肃性,随意性强等,这些都是看到的表象。深层原因与其说是出于写作与投稿常识上,不如说是长期养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改掉它很难,一篇文章即使被据稿十次,仍然不足以撼动其习惯性思维,因为根本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此,我也仅能提出浅薄的建议,主要是调整一个平和的心态。发表文章贵在速战速决,一篇文章拖沓三年五载,教授耗得起,学生耗不起;时间耗得起,精力耗不起。为此,一是发表文章要有颗平常心,一篇文章不必弄得像要老命似的,患得患失,纠结于文章外的事情;二是清楚自己文章的优势和缺点,适当的放低身段与期望; 三是预想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前做好准备;四是尊重杂志和审稿人,适当的时候知道变通。

本文作者:Zili Zhai,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Aurora


邀请函|第二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ISMRP)暨首届国际医学前沿研讨会


2018JCR(期刊引用报告)宏观分析  ------从指标到情报的综合评估


2018JCR不可不知新亮点------增强版期刊影响因子页面


华易研|您身边的医药专家库


扫描二维码关注“美捷登”

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1130538.html

上一篇:有一本SCI期刊虽然 IF 一直在2~3分徘徊,却只需2天就接受
下一篇:周报 | 聚焦生物医学前沿 201808-1
收藏 IP: 219.140.1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