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z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lcomezp

博文

科学人专访:懂了猴子,才能更懂人 精选

已有 8690 次阅读 2016-2-20 12:55 |个人分类:张鹏的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tyle, Microsoft, color, border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西游记》

上面这段话,说的是在花果山上悠然自得的美猴王。而告别傲来国,来到海南岛,依然有一个人做着“与猕猿为亲”的事情。每年,中山大学的人类学学者张鹏都会来到海南陵水县的猕猴自然保护区,研究那里的猕猴(Macaca mulatta)海南亚种。

在热带季风气候的把控之下,南湾猴岛的雨季炎热而降水丰沛。这天,张鹏刚刚接受完科学人的采访,就被雨淋了一身。奇怪的是,这“雨”势头不小,却只淋张鹏一人;雨水非但不凉,反倒带着温热……

张鹏抬头一看,哪见得着半朵乌云,只有一只猕猴蹲在枝头畅快地撒尿。“我了个去!”张鹏哀叹一声,指着“雨师”无奈惨笑。


张鹏和尿了他一身的猴子。图片来源:Calo

不过,像被猴子尿一身这种事情,人称“猿猴博士”的张鹏早已见怪不怪:他在深山中追过金丝猴,在实验室里跟黑猩猩比过记忆;他在日本猴专用的温泉里泡起过一身猴粪,也曾反过来被猴子“泡”,成为母猴子春心萌动的对象——用术语说,他可是被猴子“邀配”过的男人。

走出人类的“房间”

当你仔细看一只猴子,观察它们的眼睛、它们的双手,一种奇特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它们到底与我们有多相似,又是什么让人类成为人类?张鹏试图从这些与人类最为相像的研究对象身上寻找答案。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与猿猴之间那些共同之处。”张鹏说。

人有不同的辈分、阶层,猴子也有自己的社会规则。在岛上,张鹏用几个花生向我展示了猕猴的社会等级:在一对猕猴母女面前,他扔了一个花生给猴妈妈,只见猴妈妈一手抄起花生,嘎嘣嘎嘣就给吃了。可当着猴妈妈的面朝猴女儿扔去一个花生,猴女儿却完全装作看不到,甚至躲开飞来的美食。“在它们的社会,妈妈的等级比女儿等级高。要是有俩女儿,那小女儿的等级会比大女儿高。”张鹏解释。

人类社会诞生了复杂的文化,猴子也有自己的文化现象。20世纪50年代,日本幸岛上的猴子们迎来了几个人类“土豪”,每天在海边给它们投喂红薯。虽然天降美食不吃白不吃,但红薯沾着尘土,吃起来不但费劲而且伤牙。怎么办?到了1953年,一只名叫一默(Imo)的雌性日本猴灵机一动——用海水把红薯洗洗再吃呗。这只当时才一岁半的小猴子后来将这种技巧教给了亲人和朋友,使它们吃红薯的效率大大提高。短短5年后,岛上80%的青少年猴子都学会了洗红薯。之后几十年,这种能力不断被推广和继承,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日本猴独特的一种“文化传统”。2001年,研究者甚至发现,那里的猴子学会了将红薯泡在海水里来增加咸味。而比洗红薯更出名的日本猴文化,莫过于雪猴泡温泉的文化了——那始于1965年冬天,日本地狱谷的一只年轻日本猕猴跳进温泉里取暖。

那么,感情呢?这种人类引以为豪的能力,在猴子中存不存在?面对这个问题,张鹏说了一个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猴里看到这种现象。一个小猴子刚出生大概一个月,死掉了。”张鹏说,“但它妈妈就抱着它的尸体抱着舍不得扔。”

“刚开始的时候,猴妈妈的姐姐、妹妹还帮它梳理毛发。但几天之后尸体就臭了,肚子胀开了。慢慢就只有妈妈带着它。”张鹏回忆说,“再后来,尸体腐烂掉了,就剩个皮连个脑袋。它还是每天就这样提着。我记得当时14天,每天都看到它。到第14天,手上才没东西了。”

对猴妈妈来说,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猴群是要上山的。带着尸体,猴妈妈只能用三条腿爬,跟着猴群移动时就很蹒跚,上树也不好上。而要是一直在地面上,捕食者会去吃它。”张鹏说。

“我当时觉得好惊讶。后来我跟其他灵长类学者讨论,发现其实很多物种都有这样的行为:黑猩猩有,金丝猴有,白头叶猴有,海南这儿的猕猴也有。”张鹏说,“这不是某个个体的特点,而是整个灵长类都有的。”

怎么解释猴妈妈的行为?张鹏说:“用它们存在‘感情’可能可以更好地去解释这个现象。”他表示,尽管这种“缅怀”行为的适应意义可能不如用海水洗红薯吃那么明显。但是一样具有增强群内凝聚力的意义。


猴岛上一只名为“老红”的母猴和她刚出生一天的女儿。图片来源:Calo

“我一直在考虑灵长类研究对人类的意义,现在终于摸索出来,那就是要回避人类中心主义。”张鹏对科学人说,人类和人类的社会不是凭空而降的,它有自己的基础,跟之前灵长类的社会进化有所关联。

“我们常说‘人是唯一使用工具的’,‘人是唯一具有文化的’,‘人是唯一具有感情的’,诸如此类,却从来不看看动物。这就好比住在一个叫‘人类’的房间里头,隔壁是其他灵长类的房间、鸟类的房间等等,而我们从来不出人类这间房。”张鹏说,“我们一看自己的房间,哇,有桌子有灯啊!就觉得人类太特殊了,其他地方一定不会有这些东西。但作为一个灵长类学者,我得说,你要是想说什么是人类特有的,那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走出‘人类’这个房间,到隔壁的房间去,看看它们有没有‘桌子’,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你才可以说人类的房间是怎样怎样的。”

“我觉得,做灵长类研究对人类学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他者’。”他说。

热爱的“冷门”,也值得做下去

在了解这些灵长类“他者”的路上,张鹏一走就走了15年。他原本是学生化制药出身——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专业“好找工作”。可后来,因为偶然机会到野外,张鹏对猿猴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于是,他研究生考到了西北大学动物学系,跟着导师李保国研究金丝猴。


张鹏的学生在统计猴群中的猴子数目。图片来源:Calo

“我研究生的时候,一半时间在山里头呆着。从山里出来,土土的,人家还以为我是修抽油烟机的。”张鹏说。好在,即便是改学这种“冷门”学科,张鹏的父亲也一直支持他。

然而,张鹏的研究生才读到二年级,他父亲就去世了。“2002年,我爸突发心脏病,很快就不在了。那时我在秦岭山区一个叫玉皇庙村的地方,跟着金丝猴满山跑。”张鹏回忆说,“因为我是独子,父亲去世以后,家里先得找到我。那时,我三个舅舅开着车满山找我。一个找到四川去,一个找到甘肃去,还一个舅舅走国道四处问,终于才问到了双庙乡政府,得知山里头有西北大学的人在做研究。”

“乡到村大概13公里的土路,车进不去,我舅舅就让村民走进去找我们。当时李保国老师在村里头,而因为猴群跑得比较远,我和另一个老师还在山上。上山的路还得4个小时。李老师就让另一个村民上山找我。”张鹏说,那天他们跟了一天猴子,当时正在煮方便面呢。村民上来找他,他才急忙下山去。

“下了山,李老师问我吃饭了没。我说没来得及吃呢。李老师说,那给你加个馍。”

徒步下到乡里,张鹏终于在凌晨一点见到了舅舅。“我舅说没事,就是家里让我回去一下。我问他啥事,他说你回去就知道了。到了家,见到人们的表情和祭奠的东西,他们才跟我说我爸去世的事情。”张鹏回忆说。

后来,张鹏考到北京大学读博,家人所在的厂张起红榜,庆祝他将成为建厂以来第一个北大博士。张鹏却开心不起来:“当时我考到北大,厂里人说‘张鹏考到博士了,可他爸爸看不见了’。这是我最痛心的地方。”

“有时候做野外,就是这个样子。有些遗憾的地方吧。但我觉得,喜欢这个吧,也就只能做这个。”说到这件往事,爱笑的张鹏少见地神色黯然,但随即又哈哈一笑,说,“哎,这个,课堂上一般讲的都是比较开心的东西哈。”

最终,众人对“北大博士”的厚望还是落了空——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伸来的橄榄枝,让年轻的张鹏决定出国留学。“大家也不知道京都大学是干啥的,但觉得北大嘛,肯定是最好的。”张鹏说,“那时候家里组织了五次家庭会议,不让我去。”

他在北大的导师却明白这个机会难能可贵:“苏老师说,在北大研究猴子的就他一个,但在京都大学,研究猴子的学者有一百多个,能给我提供北大提供不了的条件,让我去。”最终,张鹏下定决心,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了回去,几个月后,远赴日本,一留就留了八年。


2007年的张鹏。图片来源:张鹏

回顾这段历程,如今已是生态学和社会学双向博导的张鹏不无感慨。“我研究做出成绩,对周围人影响最大的一点,便是证明冷门学科也值得坚持做下去。”张鹏说,“多数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金融学、管理学等热门行业,一味实用主义,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潜质。其实,坚持自己喜欢的专业做下去就好。” 

灵长类学的好东西,得带回国内来

学成归来,等着张鹏的却是一道鸿沟——2009年,他带着对灵长类学的新认识回了国,却迎来了人们的不解: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有老师专门端个凳子跑到我办公室来问:张老师,您是研究猴儿的吧?您看我们谁是猴儿了?为什么您到人类学系来?”张鹏说,中国的人类学接近民族学,而他大概是国内唯一一个研究生物人类学的人类学者。

“和个体老师交流的时候,一半以上的文科老师是不认进化论的,觉得那就是假说而已——但那却是我学科尊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啊。人类学也有自己的尊严,但文理之间却不一定彼此认同。”张鹏说,“人文学科毫无疑问是要站在人的立场上去说事儿的,自然学科是站在自然的立场。”学科尊严之间的摩擦,让在猿猴江湖打滚多年的张鹏,在人的世界里感觉到了迷惘。

“刚回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孤独的猴子。”张鹏说。他意识到,要让人们走出“人类”的房间去了解人类,他就需要在人类学的鸿沟里,将割裂的“文”和“理”拉回一起来。

但正如会有第一只洗红薯、泡温泉的猴子来促进一种文化的诞生,也总得有这么一只“猴子”,试着在人类学领域做文理跨学科。

“最初我给人类学系的学生上课,讲到猴子有社会、有等级、有文化,同学们就使劲笑。但我不停说,把‘人类的生物性也很重要’这个含义根植到学生当中去。现在来说,大家慢慢能认可了,已经不是那么惊讶了。”张鹏说。


猴岛上,张鹏的学生在收集猕猴的数据。图片来源:Calo

现在,张鹏成立了自己的“灵长类与人类进化实验室”,“我在生科院教社会生物学,在人类学系教进化论,互补不足嘛。”张鹏说,“猴儿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载体。在生物学这边,我可以讲保护动物学,引起理科人的共鸣;给文科人讲的时候,我又可以讲人性。所以,猴子实际上是可以贯穿学科,让文理两边都认同的一个东西。”每年到海南研究猴子时,张鹏也都会带上文科和理科两边的学生。

“这样跨学科跨得比较劈叉。有时挺折磨的,但我想坚持下去。”张鹏笑说,“毕竟我觉得,只有跨文理,视野才会宽。”

嘴不停讲课,腿不停跑研究,张鹏手中的笔也没闲着。平均每三年,他就会写出一本科学传播类书籍。“日本是世界上研究灵长类最发达的地区,一个物种有500多人研究,光是关于灵长类的书就有600多本。这种科普的力量下,我随便问一个日本的中学生,猴跟猿有啥区别?他们能简短而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有尾无尾。”张鹏说,“想要赶超他们,首先要学习他们。”

在张鹏看来,中国人对猴子是有深厚感情的,愿意去了解它们。“但这样的感情又常常是朴素的、想当然的,包含着太多误解。”他说,拿猕猴景区做例子,每当游客看到猴子,第一件事就是问:“猴王是哪个?”然后导游就会说:“是那只,你看,多威武的雄性。”

“可这的猕猴是母系社会啊!即便有王也一定是女王。母系社会里,女儿留下来,儿子离开。”张鹏笑说,“那些看着挺强壮的雄性,在群里最多能呆三四年就要离开,只有女儿才可以继承妈妈的领地和等级。”他认为,学者有责任让人了解正确的科学知识。每年来海南调研后,他都会把学生们的调查结果分享给猴岛,让他们将知识传达给游客。

“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在日本拿灵长类学位的人,我想把日本灵长类学里先进的东西介绍进来。”张鹏说,“这条路,应该还会很长。”


张鹏和他的学生们在猴岛。图片来源:Calo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506-957443.html

上一篇:教师节快乐! 兄弟快乐!
下一篇:猴年说猴: 爱旅游的金丝猴
收藏 IP: 120.236.174.*| 热度|

23 王德华 谢平 杨正瓴 黄育和 文克玲 黄永义 王俞 梁洪泽 张叔勇 牛丕业 秦耿 唐华 张骥 金拓 张能立 吕洪波 信忠保 韦玉程 田云川 陈敬朴 zjzhaokeqin decipherer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