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大快事也(2)

已有 6517 次阅读 2007-3-23 22:02 |个人分类:教书育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大快事也(2)
蒋高明

        新生写出来的论文,在送给我看之前,往往会送到老生那里先修改一些常识性错误,“哥哥带弟弟,姐姐带妹妹”或者“姐姐带弟弟,哥哥带妹妹”。这个工作就使我修改文章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留学生Dilip Biswas的英文表达能力很强,研究组将要外投的稿子他修改了近十篇,增加了命中率;2004年新生入学时,由于设备没有到位,2001级的崔洪霞和牛书丽主动帮2004级的Dilip Biswas和许宏协调仪器,保证了实验正常进行。
        我们努力创造了一种相互团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那些具体的论文写作就容易得多的。我的理念是将多年积累的知识“毫不保留地教给大家”;而同学之间也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理解的知识互相交流,这样,每个人的知识都突飞猛进地增长了。这好比你出版了一本书,尽管你拥有1000本,但是书只是一本,知识面并没有增加;如果你送999本给同行甚至非同行,你又得到999本回报,你拥有的书就是实实在在的1000本了。
        由于这种友好互补的机制建立起来了,大家的奉献精神培养起来了,这样我们工作的效率就非常高了。我所主编《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靠大家的这种热情和无私奉献,才出色地完成了书的编写。该书由于作者来的稿子格式很不统一,甚至有的只有框架,许多内容没有写,这样我们就组织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对其加工,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在十遍左右。如此下工夫,怎么能写不出好书来呢。至于SCI论文,我手头上经常有学生们的作品,一般学生的文章到我手里,最快三天,最迟一周,就修改完返回学生手里再修改。
        由于我在社会上兼职多,了解的信息多,尤其是本人的性格是能够讲一些真话,在社会宣传了不少生态上知识,对于一些做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问题涉及怒江水电、圆明园工程、北京水源、火炬树、北京绿色奥运、三北防护林等等。尽管有些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毕竟代表了一种社会责任。我的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如2003级的李刚同学就曾在《新京报》上撰文“塑料袋谁来为你埋单”;王光美同学在2005北京生态学会主办的生态论坛上大声疾呼火炬树可能是北京潜在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种,用他实测的数据向专家和媒体记者们展示了他的发现。最近,就火炬树问题《北京日报》专门发了内参。博士生刘美珍、彭羽、王光美、李刚、博士后姜闯道还带了景山学校、清华附中的中学生参与野外生态实验,指导的两名中学生分别获得“北京市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二等奖,清华附中的候荀同学获特等奖并被授予“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全国获此殊荣者只有三人。

        社会责任心是永恒的,一个科学家如果不能讲真话,那么他写再多的文章也是无效的。这里,不妨在抄录一段研究生院一位不知名的同学在网上对我们这一做法的评价。
“书本永远是死的,而如果能将书上的东西讲活,并赋予新的内涵,使学者能够感到心与心的相通,并悟出人生的道理,则此人必为当之无愧的贤师。所以,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可见,师者则当自强不息,诲人不倦,不仅教知识,还要教做人。而如果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不懂教学之本,无有真诚之心,则必会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学做人,这关乎万物苍生,关乎人类命运,不可不思,不可不察,不可不做! 慎之,慎之!!”

既为人师,更为人友
       

        研究生到了研究所,任务相对明确简单,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发表几篇文章。这个任务看似不难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师生之间都感觉到有压力。究其原因,是师生交流得不充分,没有交好朋友,建立起健康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怕见老师,或者老师怕见学生,都是不正常的。当然,由于工作忙,学生可能找不到老师,问题会累积下来。我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一是定期的召开研究组会议,只要不出差,每周一次学习会;二是学生给我发电子邮件,不论我出差到那里,有问题及时回复。我找他(她)们亦然。
        “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以前的导师都是这样教我们的,意思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这句话有道理,也无道理。有道理就是如果学生天资聪颖,领悟力强,就能够“修行”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无道理就是如果教育失败了,身为人师者也能够寻找逃脱的借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是,与学生们交朋友,我们互相学习、相互补充、相互进步。我认为老师的水平不见得一定高于学生,只是我们比他们多活几年,提前进入了状态(甚至还没有进入状态),这样就有东西传授给他们;而学生那里,也有很多东西值得导师学习。比如对于计算机的知识,学生们可能掌握得更好;一些新潮的东西,作为导师的可能就落伍了。有些时候,同学们也会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要及早发现,予以鼓舞完善,最终形成文章。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自己也得到不断充实提高,还永远年轻。
        人最可贵的是年轻,是青春。年轻意味着富有,意味着发现,意味着创造。作为导师,如果保持了这种“年轻”的心态,既为人师,又为人友;既能为人授业解惑,又能为人出谋划策,何等快事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813.html

上一篇: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大快事也(1)
下一篇:锁沙龙还须草当家
收藏 IP: .*| 热度|

1 虞左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