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羊肚菌大生产关键技术之“外援营养袋”
热度 1 刘伟 2015-5-12 21:52
题注:本来想自己写一篇关于羊肚菌生产中的一项关键革新技术——外援营养袋,可惜张兄文笔太好,将能说的都说了,还说的比咱有水准,补两张照片,全部拷贝过来,权当推动羊肚菌产业发展了,张兄见到的时候,莫笑话我,O(∩_∩)O哈哈~ 另:早些年国内外的羊肚菌栽培研究中都未有“外援营养袋”或“补营养”的说法(这与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523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蘑菇与人类生活
热度 7 刘伟 2015-5-8 21:05
蘑菇是地球上不同于动植物的菌类生物,它们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或生于森林,或长在草地。蘑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既有人类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有名贵菌类药材,还有毒蘑菇。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边银丙教授讲授的《蘑菇与人类生活》入选第七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上线的课程在爱课程网、中国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868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羊肚菌之有性孢子
热度 3 刘伟 2015-5-4 23:34
我们通常以大型真菌的成熟有性孢子开始到下一次有性孢子形成成熟为止为一个完整的生活史,羊肚菌也是如此,我们对羊肚菌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认识和研究是比较多的,而依旧也是不充分的: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子囊菌的特点是子囊孢子(区别于担子菌的担孢子),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类特征。羊肚菌子囊孢子通常是八个,椭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177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人类对菇菌的起始认识和利用
热度 1 刘伟 2015-3-22 22:23
菇菌是人类的重要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菇菌栽培业的诞生和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充实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发展了人类文明。西方人对菇菌的认识和利用,最早可追溯到 3500 年前,而中国远比西方要早。 1977 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稻谷、菇类和酸枣的化石,为我们的祖先曾以菇菌类为食粮提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4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羊肚菌的纯人工栽培试验成功
热度 23 刘伟 2015-2-27 12:01
正月初六的早晨,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接到基地打来的电话: “刘博士,地里那种浅黄色的,像碗一样,木耳一样的是不是咱的蘑菇?” “不是,那是粪碗,多不多?”我还以为是说羊肚菌出了呢,瞎欢喜一场,顺便给杨叔解释这是杂菌。 “不多。” “不多的话不用管它,看到了也可以随手摘了,丢掉即可,这玩意也不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1372 次阅读|45 个评论 热度 23
美食之王——松露的“性别”研究
热度 2 刘伟 2015-1-12 20:49
美食之王——松露“性”基因的研究 刘伟 对美食有过了解的人应该会听过世界三大美食之王的——松露,松露一种真菌,属于子囊菌门,与植物可以产生菌根关系,互利互惠,完成营养生殖。也因为菌根互做关系,导致目前的块菌基本上还全部靠野生获得,纯人工栽培极少,价格昂亏。 近些年,在中国云南片区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867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羊肚菌栽培——无性孢子(2)
热度 2 刘伟 2015-1-8 13:24
羊肚菌栽培——无性孢子 ——大田生产之无性孢子阶段 (版权所有 禁转载私用) 气温合适的情况下,环境温度 10~16 ℃,下种 5~7 天左右,菌丝即可爬上土层表面,细细嫩嫩的浅白色菌丝稀疏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菌丝量逐渐增大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673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显微操作挑取单个孢子(孢子四分体的制备)
热度 3 刘伟 2014-9-21 14:22
食用菌育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单孢菌株的获取。传统的单孢菌株获取通过稀释涂布法得到单菌落,通过对单菌落的验证得到单孢菌丝。但对一些没有明显标记的物种,这种稀释涂布就有一些盲目性。如没有锁状联合的物种(双孢蘑菇、以及大部分的子囊菌等)如何获得绝对的单孢材料却是一大难题。目前国内的食用菌领域还未见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004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残波盘菌
热度 1 刘伟 2014-4-11 20:28
残波盘菌( Peziza repanda Wahlenb. , Fl.Upsal.: 466 (1820) ) 隶属于: Pezizaceae 盘菌科, Pezizales 盘菌目, Pezizomycetidae 盘菌亚纲, Pezizomycetes 盘菌刚, Pezizomycotina 盘菌亚门, Ascomycota 子囊菌门, Fungi 真菌界 采集地:五峰县山下的羊肚菌栽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1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