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kpum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kpumc

博文

测量——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已有 5741 次阅读 2010-8-28 17:04 |个人分类:数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测量, 调查表, 血压, PWV, 量表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论是人们认识自然还是人类自身,均离不开测量。
 以心血管领域为例,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脉象与疾病的关系,“望、闻、问、切”中的切就是进行脉象诊断的描述,中医诊断学中,“切”也是最复杂、最难掌握的技术,需要师傅手把手传授和大量的临床诊断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据说,通过脉象可以判断怀孕妇女的胚胎是男是女,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古代还有“悬丝诊病”的传说,即把一根细线的一端系在患者腕部,另一端系在卧室的木质梁柱上,医生用手指搭在细线上,通过细线的细微震动,判断患者的病情性质。在《西游记》有充满文学色调的描述,虽然不乏夸张,但也说明这种诊断方法却曾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过,至于是什么时候失传的,就不得而知了。
     无独有偶,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也很早就认识到血流压力与疾病的关系,并最终发明了血压计。目前血压测量已经成为临床诊疗、日常保健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之一。和血压测量相比,血流波形测量直到80年代才有商品化的检测仪器上市。并不是血流形态的测量不重要,而是测量比较困难,分析更困难。曾经有位著名的生理学家说过,人体脏器需要的最终是血流而不是血压。测量血流形态时,一般选择位于表浅部位的动脉作为测量对象,把一束红外光线垂直射入被测量的部位,血流每涌动一次,血管的管腔直径就跟着舒缩一次,根据红外光线发射和发射的时间差,就可以描记出被测量部位的血管波动特点。使用这个原理测量的不是血液的流动速度,而是血液压力波的传到速度,获得的血流图非常接近于中医学中使用寸、关、尺脉诊技术感觉到的脉象特点,所不同的是,中医脉诊技术在间隔近三公分的挠动脉处,同时放置了三个探测器,这三个探测器不但能探测到血流形态在3公分内的变化,还能够判断出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血压的变化。目前可以分别使用压力和形态测量技术对测量点的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在寸关尺三个部位同时采集血管压力和血液压力波传到特点的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分析比较困难。
     在社会学领域,测量仍然是核心问题。社会学方法问题之所以长期被学术界诟病,就是因为测量者同时是被测量对象中的一员,不论使用什么测量工具,都不可能排除工具本身的问题,即人类能否认识自身的问题。社会学测量问题如果深究下去,最终会是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调查表和量表。调查表的特点是调查内容来源于已经获得的认识,比如通过复习文献、深入现场实地预试验等,获得需要调查的核心条目,验证这些条目在目标人群中的可行性,并最终实施调查(即社会学测量);量表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复杂,往往基于一定的概念和定义或理论,设计出能够反映这些概念或理论的条目,通过反复试验,首先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把设计的条目归并成构成概念的几大类,其次使用因子分析技术检验每一类中每个条目上的因子载荷,确定下最佳的条目组合后,再验证量表的有效性。量表最能反映社会学测量中的认识论问题,因为量表设计人不是被测量人,量表设计人的所思所想和被测量人的所思所想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这个差距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个量表就可以接收,否则就不能被接收。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我们可以使用国外生产的检测设备开展人体测量,只要经费充足,我们不会落后于别人;而在社会测量领域,情况就比较复杂。如前所述,社会学测量是对人的测量,文化适应性问题就特别突出,如一个同性恋倾向的量表中有这样一个条目:我儿时经常拥抱我的父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认为这个行为反映了男孩的同性恋情结,而在中国文化中,这是很正常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在参考国外的调查表和量表时,很多情况下,使用翻译版本的效果还不如自己设计全新的工具效果更好。科研团队的先进性水平。
     回顾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测量技术从模拟电路发展到了数字电路,数字电路的价格已经完全达到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价位,花费千元就可以组装出具有非常高灵敏度的无创检测仪器,开展快速医学评价;检测结果的传输、分析自动化程度一越来越高,为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也为开展个体水平的长期动态、系统监测,开展全新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可能。而在社会学测量领域,尽管开发了电话调查、互联网调查等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测量的核心工具并没有根本的改进;虽然社会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研究项目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但是研究内容的创新程度远远不够,充其量只不过是在更大范围内验证已经被小规模研究证实或证伪了的假设,缺乏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假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1257-357082.html


下一篇:献给科学狂人的喝棒——费尔巴哈的思想火花
收藏 IP: .*| 热度|

1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