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西伯利亚森林 精选

已有 9812 次阅读 2014-8-10 07: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西伯利亚

     从飞机上看,出北极圈向南不久,就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西伯利亚中南部山上的森林,尤其在有雪的时候,更加的清楚一些。我曾经怀疑在这个纬度上是否会有森林,也想过如果真有的话,俄罗斯人有多少的森林资源啊。到了西伯利亚,亲眼见到无边际的森林,才真是信了。这里满山遍野都是森林。任何地方村庄的房子,几乎都是全木头盖的。这些木头房子,不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那种木板房,而是用横切面边长20到40公分甚至更粗的木方子垒砌起来的。木方子间垫着点棉花之类的东西,保证两个木头方子间不会有任何空隙。所谓针大的眼,斗大的风,在寒冷地区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种木头房子,过西伯利亚冬天的保温应该没有问题。

     这里的木材真的是太多了,而且质量非常好。低谷地区,常见的是针叶、阔叶混交林,山上多是针叶林,尤其是笔直的雪松,上好的建筑材料。村庄里,人们烧茶做饭取暖,全是烧劈开的木墩子。我一路的旅行中,可以看见原野上跑着火车,一列车长长的几十个车皮,只拉两样东西:油罐和笔直的木材,向南不知去什么地方。

     以后的世界,基本上是几个有土地、有资源、有制造和消费能力大国的天下。欧洲的小国,日本等发达小国,都没有能左右世界进程的资本,那个资本不仅是技术,也必须包含资源。从资源这点来看,俄罗斯无疑是全世界最有潜力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签署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协议,4千多亿美元的买卖,只是面上的价码,搭在里面有说不出口的政治因素,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西伯利亚,最常见的阔叶树种是白桦。我去的季节,白桦树叶子已经在发黄,坐巴士路过山区,看见一些纯净的白桦林,极为漂亮,让坐在车上的我看得心痒痒,心想要是开车的师傅这会要尿急能停车上厕所就好了。但开车的司机,可能正在想着早点回家去吃黑面包、喝罗宋汤,对眼前的一切毫无感觉。

     一路看下来,我发现在针叶、阔叶混交林带,白桦树和松杉为了争得阳光,都拼着往上窜,长得比我想像的都要高。到了真正的纯松林中,是我最喜欢的环境。那么多笔直的雪松,几十公分直径、几十米高的树,密集地站在那里,有一种不怒自威,令人生畏的气氛。那个真的叫做森林。这种森林里,松针松果一地,铺得厚厚的,踩上去有些弹性。更不要说空气中那种气息,让人有点失落,好像从来没有来过,又好像回到了从前。

     看着那些森林,我问同行学植物的同事:为什么裸子植物的松杉,树干都长得笔直,而被子植物的各种树,枝枝桠桠很多,主干支干都长得曲里拐弯的?这个问题最后没有答案。因为要科学地来说,两者的差别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得清,加上我怀疑是否有能说得清的道理。于是我就班门弄斧,八卦解释了:没有子衣(果皮)的裸子植物,比较原始,缺点心眼,就直憨憨地长,不经意中居然成材了。而被子植物因为有了子衣,很先进,心眼也多一点,聪明得会在树林中曲里拐弯寻找阳光的馈赠,横行而不是向上,结果都长成了歪脖子树。不过,歪脖子树也不是坏事。长到极致,歪脖子树就成了园林中观赏的佳品。到世界各地的园林去看,人们栽种的最漂亮的树,都是歪脖子树,大概人比较喜欢。从审美的角度看,人们喜欢植物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笔直的松杉没人喜欢,全都长在荒野里。只有到要盖房子时,人们才会想起它们来。建房屋的栋梁或者是社会的栋梁,一般不会用歪脖子树,因为歪脖子树虽然好看,但也仅此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18424.html

上一篇:专业的野外午餐
下一篇:勇敢的师傅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73 曹聪 朱晓刚 王芳 刘立 张婷婷 周健 赵美娣 张海霞 王德华 李学宽 林中祥 李健民 陈楷翰 应行仁 陈小润 杨正瓴 张雪峰 任胜利 黄永义 王春艳 赵序茅 武夷山 庄世宇 黄彬彬 何士刚 刁空非 杨小林 陆俊茜 褚昭明 朱志敏 刘艳红 钟炳 孔梅 罗德海 杨顺楷 王晓文 李健 姜虹 郑永军 徐长庆 葛肖虹 水迎波 朱朝东 刘强 余昕 林涛 马骏强 唐凌峰 傅云义 李土荣 郭向云 刘光银 赵凤光 朱教君 韦玉程 吕乃基 杜振亭 陈敬朴 王海冰 李璐 苏力宏 李贤伟 熊李虎 王桂颖 tuner QDA2012 shenlu anran123 zhouguanghui crossludo zzjtcm chenhuansheng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