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学而优则不仕”-科学网征文结束后的一点建议 精选

已有 11200 次阅读 2011-8-27 04: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和很多博主一样,我也收到科学网邀请,参加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接到邀请后,我回了下面的一段给科学网:“多谢送邀请给我。院领导能以这种方式听取意见,很酷。不过我对征文的主题,有些不同看法,真要写出来,也许会给你们的专项任务添麻烦。我一直都在避免写意见性的文字,比较费功夫,等等。对命题作业,我总有一种抵触心情,和我在野地里游荡多了有关,养成了些陋习。此外,今年的野外季节也开始了,我大部分时间会在野外跑,常常没有网可上,写起来会更困难一点,我想这次我就不写了。现在科学网好手很多,一定会有很精彩的文章出来,让领导们‘吃不了兜着走’,满载而归。祝你们的征文活动圆满成功。”

      本来想合情合理地逃避一次,但科学网很执着,桃花园中摆鸿门宴的架势,继续邀请。在这里种了几年的自留地,还是写几个字算了,否则有点心情不安。不过,我等到征文截止日期过后再发,是希望不参加征文评选,算是一个圈外的声音。

       我首先对“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这个主题有些异议,是我不想写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因为这话有什么不对。恰恰相反,是因为它太对了。这样的主题,永远是政治正确的,正确得充满了腐朽的味道。中国科学院本来就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屋檐下的科学院里,有谁敢说自己不是公家人、人民的科学家?因为这样的主题导向,大家说点不痛不痒的东西,也在常理之中。如今网上人说话,慷慨激昂的很多,但没有几声会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理论上说,求真、求新是科学院的思想基础。但这样的征文主题,一开始就缺乏真情和新意。大夏天的,大家把大家再歌颂一遍,容易中暑。

      征文的实质内容,是建言未来发展、分析当前现实态势、再现优良传统这条主线。但这条主线读起来就不通,说得也不明不白。听上去好像科学院曾经有过优良传统,后来没了,现在要把它再现出来。可是,过去的优良传统是什么?谁把它弄没了?一头雾水,搞不清楚。我可以理解这个活动“征求意见”的期望,以及求变、听取草根意见、反长官意志的本意。为什么就不能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套话,把话简单说明白了,征文的目的就一个:大家来说说,科学院有什么问题,以后该咋办?以后能少说空话,多见实事,将会是科学院最大的创新。

      科学院的问题,是中国问题的一个缩影。在一个给定的政治体制下,你能干些什么?科学院好在搞的是自然科学技术,那是任何政治体制都需要的东西,让她有了自己天然的自由发展空间,甚至可以喊几句。看看民国初,能折腾的人,基本上都是搞社会科学的,而现在,喊得最响的声音,掌握权力的人,多半都是搞科学技术的人。为什么呢?我在回答游客的留言时说过:那时要改革社会,需要思想;现在要建设社会,需要技术。当然,即使科学界能有点变化,比一点变化都没有要强。对于科学院,可以说的东西很多。我本来想说几句麻辣点的话,后来想想天太热,算了,此处删去三千字。只想在下面提一个小建议,和这几天闹腾的院士议题有关。

      首先,我不认为停止增选院士是个好选择:不能因为存在某些问题,让那些该得到荣誉的科学家得不到。其次,我也不觉得饶毅放弃选院士是个好的选择,但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也赞同他的说法: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足够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来做第一次。饶毅的声音(不仅是不候选院士提名),是体制内呼唤改革的声音,尽管不一定做得那么完美,但值得支持。中国的近代史中,无数的例子表明,体制内的受益者要进行改良,以便使社会变得更合理、让更多的人受益,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体制内的人要抵制,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体制外的人要讽刺,说你得了好处还卖乖。两头都不讨好。

      辛亥革命100年,我们能学到的东西之一,就是革命不能根本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甚至会造成更多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地进行社会的改良。在这个改良的过程中,体制外的声音,一如既往,能占领道德的高地,有多辛辣就多辛辣,谁说起来都可以痛快淋漓。这样的声音是需要的,它可以给社会改革以压力。但这样的声音,通常是同情弱者有余,支持理性不足。大家似乎更在乎说话人的是非,而不是问题本身。但喊得再响批得再痛快,对问题的改变作用有限。真正的改变,来自于体制的内部。体制外的声音,最有效的着力点,不是一味追求批判,更要建设性地支持体制内寻求改革的声音,尽管那种声音可能有它的毛病,但人们很少能听到那种声音,因为体制内的受益者,通常选择不发出声音。可惜体制内的人发声的时候,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在众多挑毛病的喧闹中被淹没掉。这个世界,很难指望有“好人政府”,但不能不期待“有更多好人的政府”,否则就没有希望了。这是我觉得任何体制内放弃的可惜之处。

      饶毅对于回国的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的想法,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可以说,它正在发生。我认识的一个哈佛大学博士,去年找工作时,科学院只答应考虑给他副研究员,结果他到地方上去了。那里给他教授,并解决老婆的工作。在眼下,我觉得没有必要做硬性规定。当国家在鼓励人回来的时候,削弱名利上的吸引力,这多少有点矛盾。简单的办法,是给各个研究机构自主权,以它们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双向挑选人才,无论你是谁,你觉得合适就来试试,我觉得合适就收;说不拢咱们后会有期。势能比较高的机构,比如北大清华,也许可以按照国际惯例来招人,但很多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只能靠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包括职称,来招兵买马。这是体制问题,也是学术自由的问题,甚至是就业市场问题,没有必要一概而论。这和哈佛的助理教授们折腾几年通常拿不到终身教职,但到别的地方可以直接拿到有相似的地方。

      饶毅的提议,是科技改革中考虑问题的一个方向,它的基本点,是从基层做起。但基层涉及的面太广,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另外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是从顶层做起,把上梁先立正,下面很多事也许会好做一点。很多文化现象,比如文人相轻,嫉妒心理,人们心里的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做事情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从一些可以做的地方做起,慢慢建立风气。不要有革命的幻想,期待一夜之间把世界改变。

      我的一点建议,在2007114日的博文《评奖与评院士》就提到过,多少有点开玩笑,但是一个具体的、社会代价比较低的做法,就是在院士章程中明确规定:所有院士候选人提名,必须来自一线的科学家;凡是进入了行政领导职位的人(比如所长,副所长,等等),在任期中,自动失去被提名资格。这个提议,有下面几点内容:

      1) 首先,它是一个具体的规章制度,而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议题的是非选取。如果能白纸黑字写下,它比较容易实施和操作。不像学术标准,是一个不容易界定的东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科学的不同认识,等等,都会影响到对学术标准的判断。那些在基层搞科研,风风雨雨辛劳了一生,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人,一辈子心血积累的东西,不如一篇SCI文章。这样一种无言的结局,很难让社会养成一种风气,要去踏踏实实地好好做学问。

      2) 这样做,并非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涉及院士问题中的一个很小的局部,影响到很少一部分人。这里把“仕”限定在行政领导,或者是传统上说的做官,而没有扩展开来包括其它内容,比如院士本身。这样做的象征性意义是很大的。它从中国学术界的最高层次,给社会大众一个典范从制度上把官、学分隔开,体现社会对学术的尊重,让一个学术性的荣誉,落到一心做学问的人身上,而不是落在任何“仕”上。

      3) 人不能一心二用。要么好好搞科研,从实验室、图书馆到达院士的荣誉;要么安心搞政治,从管理的途径,得到自己的满足。不要让学者借道仕途,去得到那个学术的荣誉。这样做,真正能搞科研的优秀学者,能够被保护下来,心做学问,而不至于把心思花在别的事情上而毁掉学术生涯

      4)可以避免有了权力的学者,为了达到自己做院士的目标,或者是好事者帮他达到那个目的,对其他研究人员在资源等方面形成排挤作用。不可否认,能同时把科研和管理做好的人不是没有,有的学者在权力的位置上仍然能够照顾别人,把事情做得公平、合情合理,但那是人治而不是法制,那是需要提倡的精神,但不是能依靠的制度。

      5)当一个人已经具有获得院士荣誉的学术水平时,选择了去做了行政领导,或者是“鸭子被赶上了架”,那对不起,你得接受制度的规范,等到功成以后,再来考虑名就。当一个人还不具备那样的学术水平,想通过做领导的便利为自己争分,等从那个位置上退下来时,会发现其他从科研一线上来的院士,会很清楚你当官时的良苦用心、斑斑劣迹。

      6)对于已经获得院士荣誉的人,有些人想去或不得不去做领导,对社会来说,大概也是需要的,或许相对较好。一是他们学术上能做的可能已经做到头了,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社会没有失去一个优秀的研究人员和他峰值期的研究能力。二是当一个人把研究做到那个份上,会对科学、社会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全面,有助于对科研政策的判断和把握。最后,有了那样的头衔时,人也许可以超脱一点,把事情做得更公平。

      科学院的真正问题,不是科技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上面提到的看法,可以归结为 “学而优则不仕”。我在谷歌、百度上都搜索过,没有这样的说法,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原来这是个“创新”。可见人们的思维,被整体的导向到“学而优则仕”。现在的主流问题,不是“不学而仕”或“学优而不能仕”,而是上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院能不能来点真正的创新,倡导一点“学而优则不仕”的体制和文化氛围,与传统中国文化中阻碍科学发展、思想自由的东西来一次决裂?



科网博主建言中科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480024.html

上一篇:红色
下一篇:铁嘴沙鸻的家
收藏 IP: 68.36.2.*| 热度|

92 徐迎晓 吴飞鹏 刘用生 武夷山 水迎波 曹聪 蒋密 佟冬 丁甜 李学宽 马红孺 魏东平 刘艳红 钟炳 武京治 杨正瓴 何士刚 余昕 梁先庭 张亮生 傅云义 罗淼 王萌杰 夏志 刘晓瑭 朱志敏 许亮 沈妙根 张珑 肖重发 吴吉良 邹谋炎 吕乃基 孙广东 汤代明 雷栗 王芳 唐常杰 孙怀卫 吉宗祥 吕喆 苗元华 杨秀海 段庆伟 赵宇 周可真 王德华 任胜利 杨学祥 寸玉鹏 邢峥 汤治国 陈湘明 金小伟 苏盛 白图格吉扎布 王聪 陈学雷 梁进 李泳 徐兴华 葛德燕 高峡 曹广福 张楠 王琛柱 刘立 黄晓磊 李宇斌 王桂颖 李志俊 吴江 杨如意 齐伟 王勇 陈志刚 zzjtcm cj1968 Sweeper kexuegzz xqhuang lizifeng1962 a88663312 ggwwzk hushibin xiaobaobao888 neilchau dawnlight frost6 sunrujun qinzhong fqk6166

发表评论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