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人生识字忧患始 精选

已有 9984 次阅读 2010-8-16 06:07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生识字忧患始,出自东坡居士的《石苍舒醉墨堂》一诗。洋洋二十四句诗,就这第一句被人记住了,可见其真。相对而言,不识字,就不会心生字带来的忧患。77年的春夏,我在地质队当学工,到黔东南紫云罗甸一带跑野外,填水文地质图。那些地方因为是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也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一直都比较落后。过去我写过一些事,说有的地方的农民,在文革以后,还把我们地质队员当国民党特务看。更有些村民,知道周总理,但不知道周恩来;还会问:毛主席死了,那谁来当毛主席?这些村民多不识字,所以也不闻不问天下事。大家都很悲痛的事情,他们好像无动于衷,不患忧。我当时觉得他们很可怜,过得贫穷,还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回过头去看看,人家在自己的山里出生长大,没误吃没误喝,直到老没了去,是一种省心的活法。也许在这样的人群中还可以说,人生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这样一种似乎已过时的教条。

      说到山里的人,想起孔子曾经提到的一种隐居放言者。后人对这个隐居放言有不同的解读。一说“放言”为放置不说,不谈世事。另一说为放纵其言,躲到安静的山沟里,但却没有闲着,大话评说世界。同一个词,相反的含义,也是文字的妙处所在了。隐居不谈世事的人,仍然会思会想,为世事煎熬,晚上也许睡不着觉。隐居而放纵其言的人,将心中块垒,一吐为快,砸着谁也不关他事。现代社会的互联网上,也有类似的隐居放言者。两种放言虽截然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自我的自由。愿说就说,不愿说就不说。谁都晓得自由是个好东西,却不容易得到。卢梭有一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到处都在锁链之中。他转头又说:人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后一句,常被人们引为座右铭,多少有点被理解歪了。那一句是在一个特有的意境中出现的,这个可以去看《忏悔录》就明白了。

      我对卢梭的前一句话更感兴趣,尽管它几乎是一个悖论。过去人们常常会觉得获取知识很难,这也不行那也不准,被禁锢,不自由。比如我中学时,同学间传阅《少年怀特之烦恼》的手抄本,很神秘,和那时的环境格格不入。且不说手抄一本书,一支笔都得写秃,要是谁被发现在看那书,还会被定罪。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互联网,人们有了资讯的自由,张家长李家短,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让人足不出户便知古今中外天下事。但互联网带来了自由,也提供了一条锁链,让人都知成了一个样,好像蚂蚱串成串,再也不能在野草堆中各自活蹦乱跳了。知,还是无知,成了一个问题,也是识了字的麻烦。人生识字忧患始,古今识字的人,听了这话多少都会有点心有戚戚。

      昨晚睡得不好,梦得也不好。梦见一人,面目须垢不详,号称西山行者, 路过门口时吟一南乡子,挺逗的。我醒来后怎么也记不全原句了,只好勉强凑了下面几句,不知是谁托的梦。胡乱涂一气,将来再收拾。

诸事证新愁,遍地鸡毛巨忽悠。赌把青春谁更牛,咻咻,侃落秋阳无厘头。

世道任人游,曲直炎凉眼底收。空向诛心寻梦九,休求,残月弯弓去箭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353446.html

上一篇:世博荟萃——中国馆印象
下一篇:黄鹤一去不复返
收藏 IP: .*| 热度|

30 刘用生 武夷山 杨学祥 鲍得海 吴小丁 卫军英 马昌凤 曹广福 朱志敏 王春艳 王号 曹聪 钟炳 张焱 陈国文 徐建良 刘立 杨正瓴 吕喆 迟菲 魏东平 余昕 赵宇 张天翼 陈湘明 高建国 刘晓瑭 武京治 郭利萍 黄锦芳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