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xy3737

博文

对“两会”期间有关基础科研领域改进意见的一点思考 精选

已有 7806 次阅读 2018-3-15 11:0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博士后, 生命科学

       这是我第一次写博文,写作的灵感源于最近读了一些“两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对于我国新时期基础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本来想把“改进”说成“改革”,但想想“改革”一词谈何容易,涉及各方利益,并非一时半会能够促成。于是想来“改进”一词可能更为适合。我虽然身在海外,但也出去没多久,时刻关注国内科研发展的动向。在这里基于各位专家以及科学网上各位学者提出的一些意见,以及自身的研究经历,结合美国与中国的科研比较,表达一些自己很粗浅的想法。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够一起讨论和指正。

       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则消息,一个则是关于有专家提到希望要更关注国内培养的博士生的发展问题,不可盲目地优待具有海归背景的研究人员而忽视了本国培养的高水平人才;第二个是有报道称施一公先生提到目前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虽然论文总量上去了但是“垃圾”很多;第三个则是关于某校一长江学者的文章涉嫌的造假风波。我在这里希望把这三个问题综合起来做一下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可能能够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

       我博士学位是16年在国内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某研究所拿到的。当时毕业生中大家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如果要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出国再从事短则3年,长则5、6年,甚至7-8年的博士后研究;留在国内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同学很少,几乎是由于在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没有完成,而留在了原来的课题组接着进行研究;其余的学生较多的去了生物公司,少数留在了高校从讲师做起,甚至彻底转行。我印象中当时我那一届毕业生中出国做博后的,大多数都改变了研究方向,转而投身到不同的领域甚至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包括我本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博士阶段的专业在国外较难找到相关的博后位置。特别是在博后人数最多的美国,几乎无法找到博后职位。但由于国家的政策优待于具有海外背景的科研人员,特别喜欢无国内单位挂靠的海归人员,所以大家迫于无奈,改变研究方向。这显然是对博士阶段研究经历的一个极大的浪费。甚至身边有朋友提到,国内的中药学专业现在也需要海外经历。想来真是非常荒唐。私以为,海外经历绝对不能一刀切,对于某些我们国家已经高水平的领域,绝对不能再那么崇洋媚外地看所谓的海外经历。这一方面会误导青年学者,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显然,这对于我们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政策的指定必须根据具体学科和研究方向,需要有弹性。

      有关学术界“垃圾”文章较多的问题。我听到的一些声音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几点:首先,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毕竟少数;第二,大部分科研人员目前还处在“生存”阶段,还没有办法达到享受做科研的高尚情怀,因此发些水平低的文章维系生计;第三,有一种声音是“垃圾”文章还不算最坏,最怕的是“有毒”文章。我以我本人在美国大学的一些见闻谈谈我的想法。的确,大部分研究均无法比拟个别高水平的研究,这点即使是在美国也是一样的。在科学的发展中,私以为,研究经费的投入,如果能换来其中10%的得到真正有回报的效果,那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我们必须接受大量的研究是“无用”的这一事实。当然,这并不是应该成为那些“垃圾”文章发表的借口,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个学术界无法去否认客观均存在的现象。我更关注一个“有毒”文章的概念。我和一些朋友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有毒”文章给科研界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垃圾”文章。“垃圾”文章最多是无用,而“有毒”文章则会误导学者,误导一个领域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由于实验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判断真伪的标准,的确充斥了一些“有毒”文章,甚至极个别领域出现整个领域都受到影响的地步。造成这个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一些并不是真正热爱科研的人进入科研领域,他们的功利心促使他们去造假一牟取利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相关政策和标准的缺失和不健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去甄别并惩治“恶徒”?此外,科研界的造假是否中国特有,或者中国尤其多?如何尽可能的让真正适合科研,喜欢科研的年轻人来做科研?

      对于上面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也暂时无法去回答,希望随着中国科研的发展,有关部门能够更公平,公正和透明地处理这些问题。重点谈谈后两个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的感觉是造假绝非中国特有。但中国学者的造假给我的感觉是造假水平太低。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照样充斥着各种造假事件,甚至出现集团造假。但是老外的造假水平非常之高,如果不是相关领域的个别高水平研究人员,如果你没有亲自动手做过相关实验,你是很难发现里面的猫腻的。他们大多编造了一个完美的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合乎情理实则犹如皇帝的新衣。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想到的是,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我们国家目前参考的基本是美国的PI制度。我以为,中国要慎重使用这种制度,不可完全照搬照抄美国的经验。美国的生命科学发展至今,早已经暴露出来研究人员大量过剩,年轻助教压力过大,无止境的朝不保夕的博后生涯,和大量研究人员中途退出学术圈以及恶性竞争甚至学术造假等情况。为此,大量的相关报道在nature上发表并指出博后制度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The future of the postdoc 2015

Wanted: staff-scientist positions for postdocs 2015

Bigger is not better when it comes to lab sizes 2015

harsh reality 2014

Education: the PhD factory  2011

Life outside the lab: The ones who got away 2014


...也难怪,川普上台后削减了NIH近20%的经费,大量的年轻学者岌岌可危。相关的解决方法包括:增加博后的工资水平(当然是由课题组长即PI的经费里支出);限制博后的年限最高为5年;减少博后的数量;以及将更多博后转为职位稳定的正式科研人员并适当待遇。有趣的是,最后一项得到了差不多3/4的支持。在the future of the postdoc一文中提出了superdoc和senior staff scientist的概念,希望能够为那些在一个领域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当上PI或者不想当PI,但依然具备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掌握重要研究技能,并热爱科研的研究人员给予长期的稳定的科研支持。并把这些研究人员称为superdoc或者senior staff scientists。基于的理论是一个具备这种素质的科研人员,虽然他们不是PI,但是他们在科研创新和效率上完全抵得过几个学生。不想当PI的博后不是好博后,但是如果人人争相当PI的科研界将会非常可怕,势必会造成浮躁,恶性竞争,急功近利的功利心理,甚至造假。很多不愿在国内从事博后的人均有一个共同的声音,那就是国内做博后,发表的优秀成果被当做是老板的;而国外做博后,发表优秀成果之后,回国就被热捧。即使目前不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后待遇明显大幅提高后,博后们还是更喜欢到海外从事博后研究。为啥?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待遇问题。中国的明天就是美国的今天,本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关乎这个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认为良性的科研圈以后更应该呈现趋近于橄榄型,而非现在的金字塔形。首先,减少学生的数量,提高入学的门槛水准,严进;第二,提高博导的门槛减少博导的数量,保留真正具备高水平,自己有精力去指导那些热爱从事科研并且基础好的学生,同时还能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少数高水平博导的职位。这样既能保障导师队伍的高水平,也能保障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队伍的高水平;第三,给其余科研人员提供类似superdoc或者senior staff scientists的职位,这部分研究人员必须由学生时代就从事科研,进过多年的培训,掌握重要技能,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论文。应该减少部分大项目大经费,拆散之后分给这些高水平的非PI科研工作者,让他们真正热爱科研,有保障长期从事一个领域。因为我们都知道,重要的研究成果必须由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长期坚持才能完成。这部分人虽然无法成为独立PI,但是他们却应该是学术界最容易出成果的群体。他们的收入更多能够从自己申请的经费中来。因为我之前提到了我们可以考虑拆散一些大项目分给更多较小的经费项目。学生的任务在于学习和积累,而不在于发表成果。高水平PI博导的任务则包括培养学生,指挥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发表重要成果。这样的模式更可能地整体提高导师队伍水平,整体科研水平,净化科研浮躁的风气,以及让更有天资,真正喜欢科学的学生未来进入superdoc或者senior staff scientists的高水平科研人才,甚至成为像他们导师一样具有极高水平的顶级科研人员。

      以简单的数字为例(具体数字可以优化)。基础研究领域,1个导师一生就只指导7-8个学生,7-8个学生中5个今后从事科研(剩下2-3个没有做科研则是因为个人兴趣转变或者进入应用领域),5个中4个成为superdoc或者senior staff scientists,职位长期稳定,待遇较好,具备科研自主性和独立性。剩下1个最优秀的成为导师,去指导下一代学生。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很粗浅的想法,可能有些不切实际,或者把问题看得太过于简单。但是的确是看到了科研界,特别是本人从事的生命科学领域的诸多发展问题,希望我们国家在今后几十年的关键发展阶段,真正落实良好的科研政策,不光要吸取欧美的长处,更要避开他们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真正让我们国家的科研环境得以改善,良性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7492-1104029.html


收藏 IP: 184.153.70.*| 热度|

20 李文靖 刘立 彭渤 赵杰 贺玖成 诸平 季丹 张义国 黄仁勇 陈志飞 王毅翔 段法兵 徐耀 黄永义 王彤彤 周锋 史晓雷 王安良 江克柱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