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tree2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ttletree25

博文

学习性反思--2014 年10月26日-‘罗辑思维’

已有 3783 次阅读 2014-10-27 18: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了不然大家感觉我断章取义,我把原话搬过来了。如下:

   请看第一句,“任何糟糕的教育方法都有可能出人才啊,而任何优良的教育呢,也都可能出人渣。”我第一反应:还好他不是搞教育的,不然我肯定会说他是推卸责任”。回到他说的这句话,他说的是没错。但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教育体系培养人才和人渣的比例。理想的教育是“organizethe teaching/learning context so that all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thehigher order learning process which ‘academic’ students use spontaneously(Biggs,1999)。就是说,既然人才在什么样的教育条件下都能够成为人才,那他/她肯定有自己的秘诀在里面,而这个秘诀绝不只是出生之前就完全确定了。那么这种理想的教育,其任务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人才具备的那些秘诀。当然,现实是当前的教育体系还做不到这一点。但当前的教育体系有优劣之分,这优劣就体现在培养人才和培养人渣的比例上。请各位搞教育的人士仔细想想,面对国内如此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这个比例的任何一点微小波动会带来怎样大的波澜。

 

        接着他又提到了“人格特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个瞬间就决定了”。而且是,听到这个“就更绝望了”。我觉得这完全不至于。无可厚非,人是否成才确实跟“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个瞬间”决定的“人格特质”有关,但这不是全部。因为这还取决于所在的教育体系、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对“人才”的定义。

除了上述提到的教育体系外,学习动机也关乎你是否成才。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三种:认知需求(对认知的渴望)、个人能力提升需求(想满足一定条件,比如想找个好工作,想升职等)和附属需求(比如父母要求我们这样做)。显而易见,只有你的学习动力是对认知的需求时,你变成人才的几率才会变大。

另外,是否能够成才还取决于你采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有三种:深度学习、表层学习和计谋性学习。其中深度学习的方法是试图理解、应用所学,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表层学习方法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等。计谋性学习也很简单,学习的一切目的要么是升学,要么是毕业,要么是考证。可见,深层学习才能发现常说的学习的“兴趣”。

不得不承认,什么样的才算“人才”也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才。有人说你博士毕业就成才啦,有人说你考到世界名校就是成才啦,还有人说你成了某个级别的首富就成才啦,又有人说在某个环境中缺了你就运转不了时你就成才啦。实话说,我不知道啥样的算成才。但我知道,你是否成才受这些标准的影响。

可见,如果你“人格特质”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你所在的教育体系确实是上述提到相对优良的教育体系,并且你的学习动机纯正,再加上你的学习方法合适,如果再符合有些人有关“人才”的标准,那么恭喜你,你成才了。

                                                      小树

                                                201410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879-839067.html

上一篇:用语言表达出来: 真的很重要
收藏 IP: 219.217.246.*| 热度|

2 郑波尽 miracle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