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红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中红

博文

人生第二步曲:跳出泥潭

已有 3697 次阅读 2009-5-1 22: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生

   所谓泥潭,指的是一点红人生一个阶段所处的环境,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它制约和束缚着一点红的成长。

  

   按一点红悲观的说法,每个人一旦生下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的一半人生就已经决定了。因为,一个方面,他的先天基因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他后来的造化,另一方面,他的环境又影响了他的发展,当然有积极的环境,也有非常糟糕的环境。

 

    如过你是优良的基因品种,那么祝贺你,你的人生可能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生长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那么也祝贺你,你比别人具有成功的外部条件。

 

    很不幸,一点红自认为他的天赋很一般, 一点红的成长的环境也是比较糟糕的,它就如一个泥潭,使他深陷其中,没有外力,一点红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跳出来。

  

    一点红出生一个环境比较闭塞的小山村,三面环山,按现在话说,交通不畅,信息闭塞。

   在上大学之前,一点红仅去过20多里外的小县城,那是因为家庭生计需要,凌晨两三点钟起床,陪父母拉着板车上20多里外的县城卖柴,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一板车柴当时就值不到59元钱,而一点红从小是一个比较体贴父母的孩子,他还记得那时去县城的最大奢求就是买几个麻花吃。所以一点红从小是一个见不了多少世面的人。

   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好人,虽然老实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是贬义的,暗指没有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但这并不是一点红当时糟糕的生活环境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一开始,一点红的家庭条件与其他邻居家庭相比,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瓦匠,有一门手艺,比起那些仅靠几亩地的庄稼收入强多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他的父亲得了胃病,而且每年都要发作几次,让家庭顿时陷入困境之中,一点红现在还清晰记得在那年新春之际,拉着父亲去医院治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悲伤和沉重。

 

   更不幸的是,当时一点红的家庭深陷外部压力之下,这个压力是无形的,压得他一家人透不过气来,他的父母精神承受压力更大,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这个压力是对比造成的,有了对比就有了差距,有了差距就有了嘲笑,嘲笑之下就形成了压力。原因是,一点红父亲的哥哥家两个孩子都非常聪明,当时在他们村里和镇上中学里是出了名的,老大高二时就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老二也非常聪明,很顺利地在我们普通中学考上了重点大学。一点红的两个兄长却一直令人失望。当时就有人说“一个祖坟,两个屋顶,他家的屋顶高,我家的屋顶矮”。

 

一个国家有一个的希望,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梦想。对于那个年代的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其梦想和希望就是让孩子考上大学,这也是摆脱家庭困境的唯一方法。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才能光宗耀祖,给家庭带来吉祥和幸福。

 

一点红的父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对他没有多少教育和指导,也没有多少环境的引导,完全需要他自己去努力,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一切。一点红没有选择。而一点红的天赋很一般,他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一点红很庆幸,他完成了上天给他的这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他最终跳出了泥潭,也摆脱了重重思想压力的包围,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努力随带来的成果:母亲现在脸上挂着的舒展的笑容和父亲胃病的好转。

 

跳出泥潭,这是一点红人生中一个关键的阶段。

 爱因斯坦说,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一点红认为,有些希望曾为我们引过道路,战胜困难,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The ideals and hopes have lighted my way and cleared away obstacles , and time after time have given me new courage to face life cheerfully  
 

    巴金说,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点红不是战士,但他仍要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照亮道路,走向光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337-229363.html

上一篇:美景收藏
下一篇:人生第三部曲:拾级而上
收藏 IP: .*| 热度|

1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