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奋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yan 漫漫科研路上,没有平坦大道,不管将来走到哪里,只求问心无愧。

博文

中国哺乳动物分类研究任重道远,白腹鼠属、姬鼠属喜添新成员

已有 4581 次阅读 2020-6-16 10: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现生哺乳动物中,白腹鼠属(Niviventer J. T. Marshall, 1976)和姬鼠属(Apodemus Kaup, 1829)是从东南亚到中国西南地区,再到中国东北地区森林环境中分布最广、物种最丰富的两个类群。群落水平上,这两个属的个体数量也远远超过其它物种。相反,小家鼠属大鼠属的个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较为少见。此外,白腹鼠属和姬鼠属中的很多种类动物源疾病和寄生物的重要野外宿主及传播媒介。然而因为缺乏系统的分类学研究,这两个属中国分布究竟有多少种尚无定论,怎样准确地鉴定这些物种也是当前检疫部门和哺乳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难题。

在近期的工作中,研究者们检视了国内、外主要动物博物馆的大量标本,核对了馆藏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模式标本,并结合近10年的野外积累和采集工作,综合分子、形态和现生种与化石的地理分布数据对白腹鼠属和姬鼠属进行研究,以阐明其起源与扩散路径,并从分类学上对这两个类群中国分布种类的分类历史地位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厘定

研究发现白腹鼠属社鼠种团(Niviventer niviventer species complex)中国分布有8种 (图1),包括:布奇社鼠(N. bukit, 北社鼠N. confucianus, 台湾刺毛社鼠N. coninga, 台湾软毛社鼠(N. culturatus, 海南社鼠(N. lotipes, 喜马拉雅社鼠(N. niviventer, 1 新种—剑纹小社鼠N. gladiusmaculus sp. nov. 和一个新组合—片马社鼠(N. pianmaensis comb. nov.)。剑纹小社鼠与其它已知物种明显不同, 除了胸部具有明显的剑状斑纹,其体型显著小于社种团的其它物种,模式产地为西藏米林。

 Niviventer.jpg

 

 

1. 社鼠种团中国分布种类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

 

姬鼠属中国分布有9种(图2):乌拉尔姬鼠(A. uralensis)、黑线姬鼠(A. agrarius)、高山姬鼠(A. chevrieri)、大耳姬鼠(A. latronum)、大林姬鼠(A. peninsulae)、中华姬鼠(A. draco)、澜沧江姬鼠(A. ilex)、台湾姬鼠(A. semotus)和一新种黑姬鼠(A. nigrus sp. nov.)。其中新种黑姬鼠目前仅现于贵州梵净山和重庆金佛山,与中华姬鼠、台湾姬鼠和澜沧江姬鼠在大约4.15百万年左右产生分化。值得关注的是黑姬鼠目前已知的两个分布点为武陵山地区高山环境中靠近山顶的森林和灌木丛(>1834 m)。这一新种的发现进一步凸显了武陵山地区作为中国东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留地的重要作用。

 

Apodemus.jpg 

 

2. 姬鼠属和已灭绝的近缘属姬鼠属Parapodemus Schaub, 1938全球化石分布,现生种分化时间推测,以及新黑姬鼠的形态特征。

 

 这些研究主要受到科技部基础专项《藏东南动物资源综合考察和重要类群资源评估》《武陵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的资助,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动物志.鼠亚科编研支撑内容。两个新种主要研究材料均为团队近年野外采集工作获得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中心兽类研究组(杨奇森研究员团队中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鲁亮研究员团队)、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省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在野外工作中受到贵州省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详细内容请见:

1. Ge, D. Y., Lu, L., Xia, L., Du, Y. B., Wen, Z. X., Cheng, J. L., Abramov, A. V., Yang, Q. S*. (2018) Molecular phylogeny,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and systematic revision of a species complex of common wild rat species in China (Rodentia, Murinae). Journal of Mammalogy, 99(6): 1350–1374.

2. Ge, D. Y., Feijó, A., Cheng, J. L., Lu, L., Liu, R. R., Abramov, A. V., Xia, L., Wen, Z. X., Zhang, W. Y., Shi, L., Yang, Q. S.*. 2019.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field mice (Murinae: Apodemus), with emphasis on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mong species in China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Doi:10.1093/zoolinnean/zlz03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2774-1238087.html

上一篇:整合化石与分子数据揭示鼹形鼠科(Spalacidae)起源、扩散与演化进程
下一篇:资源利用型特征的适应性演化诠释鼠兔如何在世界屋脊上发展繁荣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