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从“2011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拟入选课题”再看“科学素养”

已有 3205 次阅读 2011-6-14 10:0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王如松, 课题, 蒲宇飞, 李富强,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近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2011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拟入选课题公告”。

从申报截止到评审并确定入选名单,用了仅仅10天时间,还包括节假日,课题管理效率可谓甚高。
 
http://www.chinapop.gov.cn/tzgg/201106/t20110611_359400.html
 
其他领域暂不评述,只看本人稍微熟悉一点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专题。该专题要求如下:

“ 七、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以县级为单位,更新全国人口发展基础数据库和基础图库。分析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规律,基于主体功能区和人口发展功能区框架,构建人口空间分布变动预测模型,描绘2050年前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人口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

 
公布的拟入选课题如下:
 

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20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国家信息中心

蒲宇飞

21

未来人口空间分布情景与对策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

李富强

22

我国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如松


 

在知网搜索作者为三人名称和主题词为“人口”,发现近5年的相关研究论文如下:

蒲宇飞,.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J]. 国际金融,2009,(6).

李富强----未检索到

[1]张小飞,王如松,李锋,李正国,宋治清,. 海峡两岸16个沿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比较[J]. 生态学报,2010,(21).

[2]王如松,陈亮,. 中国人口生态态势的系统分析和空间发展格局探讨[J]. 人口研究,2007,(2).

[3]王如松,欧阳志云,. 对我国生态安全的若干科学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3).

[4]翟宝辉,王如松,李博,. 基于非建设用地的城市用地规模及布局[J]. 城市规划学刊,2008,(4).

[5]王如松,周传斌,. 中国生态卫生建设的潜力、挑战与对策[J]. 生态学杂志,2008,(7).

[6]桑国卫,汪纪戎,温铁军,王如松,管竹伟,. 中国山区生态经济与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J]. 前进论坛,2008,(8).

 

推测某些专家虽然没有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基础,但仍然入选的可能原因如下:
 
1、三位牛人为挂名的大老板,旗下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2、三位大专家有把握在短短数月的研究期限内,迅速进入人口空间分布研究领域,并取得国家级研究成果。
3、有大量英文相关成果发表

4、承担过大量相关“政府内部研究课题”,并提交过大量“内部研究报告” 
其他...,欢迎三位专家及团队补充。

 

不知课题主管部门能否公开该三个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和前期研究基础和成果?

更希望能提供未被支持申请书的专家评审意见,以便落选者在后期研究工作中予以学习、借鉴和完善!

我已经实名电话咨询课题管理单位,正等待其正式答复。
(已经得到答复,称没有具体的专家评审意见可以供参考。)
 

这里,我并不反对课题管理部门有自己倾向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但无论选择支持哪个研究团队,都要有长期的相关研究积累,才会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创新。

 

申请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题目是科学素养的体现之一,否则在科学网上很容易被人称为“外行、民科”。

 

审核不严和申请不熟悉领域的课题,无论对课题管理者还是项目申请者而言,都是不严肃的,长期下去将影响其学术声誉和人格尊严。


 

附本人研究生在读期间导师指导的部分论文(先利用一下百度吧,省的我去整理新的。),以作对比:

[1]Yue T.X., Wang Y.A., Chen S.P., Liu J.Y., Qiu D.S., Deng X.Z., Liu M.L., Tian Y.Z. 2003.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5(2): 141-163(SSCI)

[2]Yue T.X., Wang Y.A., Liu J.Y., Chen S.P., Qiu D.S., Deng X.Z., Liu M.L., Tian Y.Z., SU B. P. 2005. Surface Modelling of Hum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181(4): 461-478 (SCI)

[3]Yue T.X., Wang Y.A.,Tian Y.Z., Liu J.Y., Chen S.P., Su B.P. 2005. SMPD scenario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popul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6(3): 207-228 (S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455020.html

上一篇:从“地有多厚”谈谈“科学素养”
下一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PK 中国百姓的智慧
收藏 IP: 1.202.200.*| 热度|

1 宋敦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