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读薛定谔的启发
2011-1-22 10:35
科学的行进是个脉冲过程,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 ,而在量子力学这一波中,薛方程所揭示的微观世界运动的法则,震撼了人的意识,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方程建立过程是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集体协同的结果 ,是基于科学分工且持续不断凸显的过程,是一个多元想法相互触发进而碰撞的过程,是哲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0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研究的风格
热度 3 2011-1-21 08:12
有人说: “研究风格就像人的性格一样,通过其就可识别人或者群”,事实上当拜读某人或者某群体的作品时,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或者治学态度深深植入其作品的方方面面, 阿基米德是个穷竭法大师,亚里士多德喜欢分类,欧拉擅长归纳;十七八世纪的科学家们好像脑中个个装把刀子,碰见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16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物理学的几何情结
热度 1 2011-1-10 10:09
昨读 庞玮 翻译的一篇文章万物几何论,看到古希腊文化在今自然科学人士身上已深入骨髓,并且在其他领域开始蔓延: 譬如世界内蕴于几何之中,万物皆数以及哲学和美学驱动的行为机制,近代每一次的创新好像都源于对这种同一、 ...
个人分类: 科学史|454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读热学中的启发
2011-1-9 09:32
1.发现也许更多是凭直觉 : 以前看热学的第三定律的发现历程,其中这样评价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论证过程是错误,当时一憾,在咱们数学思维里,你的结论正确则论证方法和计算步骤一般不会错误的;前天看傅立叶的热的解析理论时,其把求解热力学方程归结为求一种级数的系数问题,同时其对这种级数的现实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1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由光本质争论的启发
热度 1 2010-12-31 13:22
今看量子力学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光本质的争论,在20世纪初光的本质是波是确凿无疑的,一些物理学家急需为光波正位,米利肯就是其中一位, 其抱着要证明光粒子是错误的预设,并且坚信光波能解释一切有光参与的自然活动,经过由其亲自参与的实验特别是光电实验,结果却又清晰的陈述光是粒子 。 同样的情况发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46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像丢番图一样绕道---有感科学史上回避矛盾
2010-9-28 12:49
以古希腊萨摩斯岛的毕达哥拉斯代表的学派在处理可度量比过程中,发现了无理数,否认了其万物皆数的哲学信仰,随后学者转向几何, 把数与量俨然的分来,因几何的量避免了与无理数的直接交锋, 模糊了后人的视界,最终影响了数学的进程。 亚历山大时的 丢蕃图在求不定方程中,对于解中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2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学科的假设和基础无法用学科内原理判断真伪--感连续统和几何公设
2010-9-12 12:52
正如几何原本中的平行公设,随后数学家绞尽脑汁试图从其他公设演绎出这一公设,但结果就像仅用圆规和直尺化圆为方一样,永不可达到;平行公设完确独立于其他几何原理, 数学家无法用欧式几何系统里的知识证明其是对或者是错,这种疑难的,A非A的问题 ,2000年后数学家面对着康托的连续统假设,好像这种系统法则又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2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分享下科学网知识:.“无痕截获”量子通信方法问世
2010-9-1 17:49
在科学网看几篇文章,想大家分享下里面的内容,望大家体会里面的哲学思想 1. 无痕截获 量子通信方法问世 作者:Lars Lydersen 来源:《自然光子学》 通常 现象 : 量子通信遭人窃听,通信接收方的探测器会很快发现 原理: 量子纠缠 即 在微观世界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5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上帝自相矛盾,还是酩酊大醉
2010-8-27 21:56
科学证明了磁单极子存在,其又验证了正电子空穴存在 有时真纳闷:上帝真的和它表现的一样的不可思议 真的如老爱说: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上帝是可以理解的? 其一会演绎对称与协调,一会演绎孤独与同一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有时候是凭直觉的----读李泳《纯粹理性引领科学》有感
2010-8-10 08:05
1. 科学有时候是凭直觉的,带着目的和准备去 观察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结论是正确的,但论证的方法有误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热力学第三定理的能斯特证明,黑洞的拉普拉斯证明 科学发现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和有目的的人,不是青睐伴随着实验随机游走的人 2.波义尔说 :现在的 ...
个人分类: 科学史|358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