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中国奥运选手的选拔是否公开、公正、公平?

已有 5234 次阅读 2008-7-10 04:51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新社报道,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奥运会竞技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大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时工作动员大会上公布,截至7月9日,中国共有613名运动员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是,崔大林没有公布那些运动员是如何获得参赛资格的。

  由此联想到,最近几个周末,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也就是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转播权的电视台,连续播出了美国参加奥运会体操、跳水、游泳、田径等项目比赛的运动员选拔赛。41岁的Dara Torres取得了第6次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她曾在1984、1988、1992年连续参加三次奥运会,2000年在退休8年后复出,2004年又一次参赛),并再次打破女子50米自由泳的美国纪录;而另两位老将Allen JohnsonDominique Arnold则无缘在挑战刘翔。

 

  选拔赛对所有选手一视同仁,临场发挥如何是唯一的选拔标准。在众目睽睽之下,2-3个奥运会参赛者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脱颖而出。这种机制使得41岁的妈妈有能够获得与其年龄一半的姑娘竞争并战胜他们的机会。上榜者高兴,落选者也心服口服。


  中国奥运选手的选拔是否同样通过如此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赛,笔者不得而知。为什么奥运选手不能通过一赛来选拔呢?

 

  这可能要归咎于中国体育制度。运动员从小被选入体校,每天超负荷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等待有朝一日到奥运会上拿金牌。美国《时代》(Time)周刊最新一期以相当篇幅报道中国体育“为金牌疯狂”(Crazy for Gold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813961,00.html。文章指出,中国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展示其体育强国的实力、满足人民的期待,从2001年取得奥运会主办权后,将国家体育总局的预算从前一年的4.28亿元增加到了7.14亿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的估计,每块金牌的成本将达到700万元。

  这种“毕全功于一役”的金牌战略,不但剥夺了运动员们除了运动之外的乐趣,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国家队员和地方队员乃至并从事业余训练、但很有潜力的运动员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田亮们无缘北京奥运会让人扼腕和感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体制造成的。

  由此,笔者联想到,中国科学家在申请和获得科研经费竞争、科学家晋升是否公开、公正、公平?是否一视同仁呢?



我看奥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31769.html

上一篇:哈佛仍有理想主义的毕业生
下一篇:(转贴) 龙芯电脑是怎么回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