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xingy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xingye

博文

学术造假学术不端案例,太太太多了

已有 9606 次阅读 2021-3-24 10: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些年在期刊工作,难免遇到学术不端举报,在这里想把遇到的学术造假学术不端的一些案例在这里分享,希望能够以此减少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吧。

第一种:文字重复率很高,甚至超过50%,应是明显的抄袭,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前些年检测技术还没有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后来检测技术使用后,再对之前的文章进行检测,发现已发表的文章中有不少这种情况。各刊都逐步撤稿了。现在这种情况已很少了,因为期刊发表之前都会进行相似度检测。

第二种:文字重复率很高,但属于重复发表,比如,和自己在预印本库的重复,和自己的学位论文重复,或者和自己的会议论文重复。这种情况应该也是不允许的,但没有定论,尤其是和自己的学位论文重复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还存在争议,因为并不是所有学校的硕博士学位论文都上网公开,对于没有上网的,自然无法检测,如果认定是重复发表,则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看来这是个头疼的问题。解决方案就是所有学校的学位论文都要公开,至少211以上学校的应公开。但这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商业机构的盈利问题。实在是两难全。

第三种:文字重复率低,属于高级抄袭或者高级改写,比如,修改文字表述,修改语序等,虽然文字不重复,但通篇看下来,会发现思路相同,逻辑相同,结构雷同,图表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同学科的两篇文章,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两篇文章)。这种情况,是比较恶劣的、高级的抄袭。

第四种:被作者,被假网站窃取论文,参与论文买卖。被作者就是自己毫不知晓,被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某篇文章的作者(一般为第二作者,有的甚至名字和单位不统一)。这种可能是实施造假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最可能的情况是:骗子公司为了使得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相信,捏造的第二作者)为了让期刊编辑部相信采取的策略。这种情况下,一般第一作者的文章根本不是自己写的。这种文章来自哪里呢?经过举报人透漏和调查,这种文章一般是原始作者投稿时误投所致。什么叫误投,就是不清楚期刊的官方投稿网址,搜索软件一搜索,跳出来的”假网站“,这些假网站做得都挺好的,和期刊的真网站也很像,联系方式等,唯一不同的,你一投稿,稿件就石沉大海了,如果你写得相对较好,就同时被窃取了,或者直接卖给其他作者,或者经过上述第二种高级改写后卖给其他作者。哎,希望假网站越来越少。所以,虽然第四种情况我叫被作者,实际我更想说的是假网站窃取论文。

第五种:翻译改写国外文章。第五种情况是将国外的好文章(一篇或有限的几篇)的主要思想翻译过来,形成中文发表,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直接翻译的内容,但这种情况检测系统也很难检测,毕竟语言不同。这种情况还是有不少的。

第六种:数据造假。数据造假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调研了100人,说调研了300人;结果不是很满意,但还是让结果成为自己想要的。现在,数据造假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编辑部可以通过要求作者提供数据集,数据分析截屏等方式来杜绝这种情况发生。另外,更有不少机构建立了数据存储库,文章发表后,可以要求这些数据公开,接受公众质疑等。

第七种:没有实际贡献的作者,即作者挂名。这种情况也有很多,比如,第三作者、第四作者,有的甚至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虽然期刊编辑部目前都要求提交作者贡献声明,但作者贡献声明的可信度也是无法判断的。对于作者挂名的学术不端的举报很少见,但却是最多的。

第八种:人情稿件。虽然这可能在学术领域从来没有纳入学术不端的范畴,但个人觉得这可能也是一种学术不端。我们知道,学术期刊的排名是在其上所发表的所有文章影响力的集合,高影响力的期刊,并不能保证每一篇文章都有高质量和高影响力,另外,即使一篇很优秀、质量很高的文章,也有可能影响力并不高,也有可能成为”睡美人“,多年后才醒来或者永远未醒。所以如果偶而一篇两篇烂的文章发表在好期刊上,也不会影响期刊排名大局。这或许也是人情稿能一直存在的原因吧。对于人情稿,我的观点是,如果是为了缩短发表周期,为了让好的成果尽快发表等,期刊应当考虑,有的期刊都有快速通道;但如果质量不过关,个人则不赞成。


今天就说这些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577-1278317.html

上一篇:[转载]“图情档学科建设与实践创新”高端学术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
下一篇:BCI是个骗局?其他被我们所宣传的所谓的“标准”呢?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10 张学文 尤明庆 檀成龙 王安良 雷宏江 王启云 李学宽 孙颉 冯兆东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