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拜谒丁文江先生墓地记 精选

已有 10432 次阅读 2016-4-3 15:13 |个人分类:琐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丁文江, 地质学史

  这是一篇旧文,写于2009年5月。当时笔者去长沙一趟,五四青年节那天到岳麓山拜谒丁文江墓,回到北京后,写了一篇小文,承蒙《科学新闻》几位编辑的厚爱(贺涛、邸利会、王丽等),刊发在了该杂志当年第12期。国内4月4日是清明节,也算是应景之博文吧。下文是原稿,当年发表时编辑有删减。

   在科学家人物当中,国外的我最欣赏爱因斯坦,国内的就是丁文江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做纯粹的书斋里那种知识分子,而是关心天下事、敢于发声。丁文江,是公认的我国地质学界的开山人物之一,不但学问做得好,他也曾“下海经商”办过煤矿,还有一段从政经历,也卓有建树。胡适就很佩服丁文江,说是能办大事。建国后,丁文江被埋没了许久,近些年随着社科院宋广波(《丁文江图传》、《丁文江年谱》等作者)等先生的努力,让公众重新认识了本不该遗忘的丁文江。另,樊洪业先生有一篇文章谈丁文江和李四光,值得一读;李学通先生有一篇谈李四光和翁文灏,对了解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群体很有帮助,链接在后。

   科学网几位博主也写过丁文江方面的博文,特别是刘强研究员,挖掘了我国近代地质史的不少资料,附后也列出链接。

   

今年<注:2009年>的五月三日,我在长沙的会务结束,正好可以满足多年的夙愿——到岳麓山拜谒丁文江先生的墓地。

我住的湘雅路,从历史记载看,距离丁先生当年去世的湘雅医院很近。五月二日晚,天下起小雨。我一个人行走在湘雅路上,蓦然看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大门。据附近报摊的一位妇女说,当年的湘雅医院原址即在此地,那也就是丁先生去世之地。(我回北京后核实,目前的湘雅医院确是在当年旧址上扩建而成)。

丁先生是我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之一(另两位是章鸿钊、翁文灏),1913年曾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他不但精研学术,而且担任过煤矿公司的总经理、淞沪督办公署总办,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胡适曾评价他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但天妒英才,1936年,49岁的他便殒命长沙。

先生为何突然客死异乡?这还需要交代。1935年底,铁道部打算请他(时任中研院总干事)派人到湖南调查粤汉铁路沿线的煤矿情况,为将来抗战铁路所需燃料做准备。先生感到此事关系重大,遂决定亲自从南京赴湖南。而且此行有另一秘密任务,就是受当时教育部长王世杰之托,为清华大学将来避难后方勘查新的校址。

谁曾料到,127考察完谭家山煤矿,8日抵达衡阳后,当晚气温骤降。先生疲惫不堪,将装有壁炉的房间门窗紧闭,沉沉睡去。结果当夜风雨交加,煤气倒灌入室,9日早晨发现他因中煤气而不省人事,随即实施人工呼吸,未见起色。此过程中折断了先生的一根肋骨,且28日才被发觉。9日午后,他被送往衡阳的仁济医院治疗,之后病情稍有好转。15日下午,他被转到了长沙的湘雅医院。却不料,病情转而恶化,于193615停止了呼吸。

五月四日早晨,天气晴朗。我从湘雅路乘车赶往岳麓山,先生的埋葬地。五月的岳麓山涧水潺潺,古木参天。这里葬有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黄兴,还有著名的护国战争的领导人蔡锷等。五四来此地凭吊,意味深长。

按照岳麓山游览地图的标示,我在鸟语林对面的路旁,看到了丁文江墓的指示牌。在曲折的山间小道上走了好远,才看到丛林中一座墓地的穹顶。下去后,发现正是丁文江先生的墓地。

有关此墓地的选择,还有故事。先生生前在19352月曾立下遗嘱:

于余身故时即以所故地之地方区域以内为余葬地,所占坟地不得过半亩,所殓之棺,其值不得逾银一百元,今并指令余之亲属,不得为余开吊,发讣闻,诵经,或徇其他糜费无益之习尚;遇所故地有火葬设备时,余切托遗嘱执行人务必嘱余亲属将余遗体火化。

先生去世后,丁夫人史久元女士和胡适等友人想把先生葬回南京,等到1936年3月遗嘱执行人丁文渊从德国回来后,主张就地安葬。后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建议葬在清华大学的新校址内,即岳麓山的左家垅。朱认为,葬于那里可以勉励后学。如今,左家垅成了中南大学的校址所在。

此时,就在先生墓旁的石阶上,坐着一位看书的学生,一打听知道他是广东人,现在是中南大学的大三学生,专业是采矿。他说从学校到这里不用二十分钟,经常到这里读书。看来,朱先生眼光的确不凡。

先生的墓地,占地不大,就是山腰上整理出的一小块平地;四周没有黄兴墓地那么多的碑文,只有一块长沙市人民政府2005年立的石碑,碑文部分文字已经剥落。先生的墓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在1986年曾斥资重修,但疏于管理后又遭破坏。这次我看的丁墓,是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通过提案,由湖南省政府责令有关部门再次重修的。墓冢的前面有一块方碑,上面铭刻着“丁文江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冢前方的麻石牌坊还可以看到新旧连接的痕迹。

九十年前的五四,作为梁启超组织的民间欧洲考察团的成员,其时,他在法国考察。到了1923年,先生担当起了一个继续启蒙者的角色,由他发起的“科玄论战”,进一步传播了五四时期倡导的“赛先生”。在谈到科学的人生观胜于玄学的空谈时,他说道:

“这种‘活泼泼地’心境,只有拿望远镜仰察过天空的虚漠,用显微镜俯视过生物的幽微的人方能参领得透彻,——又岂是枯坐谈禅,妄言玄理的人所能梦见?”

先生的话,即便是说在当下,也是适宜的,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普通人都不知科学为何物的时代。 

这次前往岳麓山,主要想拜谒丁文江先生的墓地。在我查看岳麓山的旅游图时,发现就在先生墓的东边不远处,标示的是胡子靖先生的墓地。胡子靖1903年创办的明德学堂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学校。1902年丁文江赴日本留学便是胡子靖带他去的。可是胡在湖南,丁在江苏,为何两人得以同行呢?原来,丁文江是江苏泰兴人,1901年欲报考上海的南洋公学,当时需要地方官推荐,于是拜访泰兴知县龙璋。龙璋以“汉武帝通西南夷论”命题试之,先生挥就,龙璋大加赞赏,视为人才,因此劝丁勿去上海,继而前往日本。

龙璋是胡子靖的表兄,因此次年由胡转道江苏带丁一起东渡日本。丁对龙璋和胡子靖的恩情念念不忘。1935年到湖南考察时就表示一定要看两个人,一位是胡子靖,另一位便是龙璋先生的夫人(当时龙璋已经去世)。结果是年123到明德中学拜访胡,不巧胡不在;龙璋夫人的住处也因一时查不到地址而未果。5日,先生和张子高、朱经农一起到衡山拜谒了龙璋的纪念碑并作诗以怀念。如今,先生和胡子靖共眠于岳麓山,而且相隔不远,若先生有灵,也可告慰了。

因行程关系,我未能拜谒胡子靖的墓地,而从丁墓处返回鸟语林沿大路匆匆下山了。

淘尽黄沙始见金。如丁文江这样,被傅斯年视为“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人之代表;他是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的菁华”,是绝不能够被遗忘的。最后,以先生生前欣赏的两句英文韵文结束,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Be ready to dietomorrow;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胡适先生翻译作: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丁墓(博主拍摄)

长沙市政府就丁墓的简介(博主拍摄)

在格拉斯哥大学求学时的丁文江(取自链接1)


丁文江(取自链接3)

相关链接:

1、江苏省地质学会:刘强博士向南京地质博物馆捐赠丁文江珍贵史料  http://www.jsdzxh.com/news_content.asp?id=284

2、刘强:真实的丁文江先生 “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刘东生评价丁文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79112-772017.html 

3、黄安年:推荐《丁文江图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2035.html 

4、樊洪业:李四光与丁文江的恩恩怨怨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874/ 

5、李学通:地质学家李四光与翁文灏的异和同 http://www.cssn.cn/zgs/zgs_pl/201501/t20150105_1467182.shtml

(补充)

6、孙启高:丁文江与中国古植物学的兴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252205.html 

7、《地质评论》纪念丁文江诞辰120周年专刊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106001&flag=1

8、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9、潘云唐:丁文江、葛利普如何奠定中国地质学的基础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12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67589.html

上一篇:奥本海默与赵忠尧
下一篇:丁文江小传(翻译并注)
收藏 IP: 98.207.62.*| 热度|

34 谢平 李颖业 朱晓刚 姬扬 李轻舟 彭渤 王启云 杨正瓴 张钫 刘全慧 尤明庆 蒋大和 陈儒军 徐晓 黄岚 张江敏 章雨旭 木士春 孙启高 徐令予 张晓良 武夷山 李竞 汪晓军 孟津 刘钢 韩永和 苏德辰 王福涛 ghzhou5676 xlianggg shenlu bridgeneer sch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