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再说国际科学史、科学哲学类期刊的排名 精选

已有 11272 次阅读 2017-6-29 16:35 |个人分类:科技史教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哲学, 国际期刊, 科学史, 排名

几天前看到清华大学刘立教授写的博文:中国科学史科学哲学走向国际投稿指南:SSCI影响因子排名,该文被圈内几个微信群转载。笔者觉得有必要再说几点,权作补充见解,是为记。

一、刘教授一上来就谈影响因子(IF)。IF说神秘也不神秘,无非就是前两年该刊论文在报告当年总被引用数除以前两年该刊总论文数。比如知网可查到的《中国科技史杂志》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为0.198就是这个意思。刘教授认识到了不同学科的IF不具可比性,然后利用JCR的“学科”排名给出了44种国际科学史、科学哲学的期刊排名。但该排名仍是基于IF的,有点“换汤不换药”的味道。按照这个排名,结果是: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排名第一,影响因子2.552(按:刘立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该杂志过论文的学者)。

二、JCR的排名有些年头了,但这种排名是一种较落后的排名(或许更恰当的说法是客观性差的排名)。笔者更建议参考SJR的排名。至于这两种排名哪个更靠谱,大家可以参考网络看看其各自的优劣。总体看,SJR的排名更客观,因为它兼顾了被引数量和被引质量。SJR默认的排名就是第一栏,并列出了期刊的等级以Q1、Q2等分类。


剔除相关度差的期刊后(下文解释),排名前五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类期刊如下:

 1-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Science Education

 3-Philosophy of Science

 4-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5-Biology and Philosophy

(此种排名最靠前的正宗科学史刊物是:ISIS)

笔者推荐使用SJR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其界面人性化,三大指标(JCR、H指数、影响因子;分别对应1-2-8栏)一目了然,鼠标一点随便排。这样的话,SJR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JCR,因为其界面上的cites doc.(2 years)就是IF——只是这个排名结果与JCR并不相同。以下截图就是以cites doc排名的结果,笔者剔除了相关度差的期刊,得出排名5的期刊如下

 1-Science Education

 2-Philosophy, Ethics, and Humanities in Medicine

 3-Biology and Philosophy

 4-Science as Culture

 5-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此种排名最靠前的正宗科学史刊物仍是ISIS)

巧合的是,无论是SJR排名还是JCR排名,在“科学史、科学哲学”这个广义大类中,科学教育或者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期刊受关注最大,因此排名也靠前。刘教授利用JCR排名第一的是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只是在SJR中,后者不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大类中,而是在social sciences下的communication等分类中。

SJR也有专门的学科排名,在arts and humanities大类下有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s小学科,只是列出的133种期刊中有一些明显不是该类期刊,这点SJR较JCR更宽泛。不过,这一问题在JCR目录中也存在,以刘教授举的排名第二的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为例,该期刊在SJR中所属类别为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ces下的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边界不清晰,有点乱”应该是这个小学科的共同特征。就收录的广泛性而言,SJR也胜过JCR,比如日本科学史学会的会刊在SJR中就有(部分截图),后者无收录。


三、笔者从未发表过英文论文,就刘教授所言的投稿策略不多置喙。认同他说的publish or perish观点,但绝大多数科学史、科学哲学类的论文发表远没自然科学类论文争取优先权的紧迫性。国内此学科的许多论文不需要、也没必要用英文发表。如今不可能存在“述而不作”的神仙,有想法了就早发表,别发在垃圾期刊就好。从这两个排行榜也可看,国际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关注程度和国内类似,前者均高于后者,一方面可能是学术共同体人数众,一方面可能是学科发展较成熟。

又及:30日早晨,刘立教授新发博文对SJR收录科学史、科学哲学期刊进行了标识整理,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10637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63672.html

上一篇:警惕新时期的伪科学
下一篇:不要被伪科学蒙蔽了双眼(外一则)
收藏 IP: 219.143.155.*| 热度|

19 武夷山 刘全慧 尤明庆 李伟钢 杨正瓴 黄旭 朱晓刚 宁利中 王毅翔 刘立 王满喜 魏焱明 苏德辰 徐令予 杨辉 汪波 占晓芳 xlsd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