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幼小教育:3-10岁混龄班的设想

已有 5990 次阅读 2012-6-5 10:10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小升初, 幼儿园, 小学, 幼小教育, 7年制

幼小教育:3-10岁混龄班的设想

王永晖

我在文档中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9.2    7年制教育的理由:幼小教育一以贯之)

设想将幼儿园跟小学低年级打通,让童心真正能够贯彻于3-10岁。

我注意到,我们社会中存在着好些“思想幼稚”的成年人,永远长不大的心理状态。我通过有限的人际接触,还是有理由怀疑,这些成年人恰恰是,过早地失去了童心环境,表面上被训练地跟个小大人一样,但成年之后,反而心理并不成熟。

这似乎是个悖论,越早脱离童心的人,反而在成年之后越不容易真正成熟。我没有统计数据支持,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感悟和猜想。

这篇文章,是接着7年制教育的话题,进一步设想,我们可以把3-10岁的孩子编成混龄班。一些幼儿园其实已经是这么做的了,编成混龄班对幼儿园的入学(等等)有诸多好处,以前的文档曾经论述过,这里要谈的是,当我们把幼小教育贯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合为一体之后,其实也可以继续采取混龄班的做法。哪个小朋友该上中学了(也是7年制,或者是现阶段的小学5、6年级),就在那年毕业就行。

当然,本篇文章不谈现实中的具体执行方法,我们首先要把这样做的道理想清楚,道理都没弄清楚,就去执行,岂不谬哉,可惜的,中国的好多事情都这样,拍拍脑瓜就去做,毫无思辩与推理精神。这么重要的事情,总得酝酿酝酿再试验,才对吧。

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更看齐的是幼儿园状态,可惜在现实中,却往往向小学高年级看齐。那么,如果让我们回归原初,设想3-10岁的孩童,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在同一个班,那会有什么好处呢?

童心教育的一个理论基础是,孩子的发育,应该是“身--心--脑”和谐发展的,身体锻炼和户外活动,是幼小教育的核心一环,或者说,是最基础的。我们不仅仅要让孩子们脑子聪明,我们也要让孩子们身体“聪明”。

拿一个例子,我儿子其实挺聪明的,自己发现了分拆数,抽屉原理...。但是我一直没有主动教儿子“奥数”题,就是因为儿子的身体不够“聪明”,如果再多教数学,能量都跑到大脑去了,身--脑就会趋于分离,这样是走不长的,那还不如先不急着走。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如果孩子身体发育很好,学有余力,那么多学点奥数也是挺好的(当然,得是在懂行的老师指导下)。

混龄班里,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并不会对孩子们的身体锻炼和户外活动造成反面影响。其原因是,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讲,不仅仅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灵交往,培养人际关系的社交活动。

幼小教育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复合的,是“身--心--脑”三位一体的。混龄班就有这个好处,使得同学们的人际关系,是立体的,有师生关系,家长关系,有同龄关系,也有兄弟姐妹似的异龄关系。

这样的人际关系结构,对他们的大脑塑造会不会产生巨大作用。

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长远,应该具有前瞻性,一个3-10岁的孩子,生长在混龄班里,对他成年之后会不会有很大的好处,如果真得证明好处足够大,我们就应该去考虑这种机制。

我发现,现在好些大学生,只习惯于跟同龄人交往,找异性朋友,也好多是找同年级的,即使只差一两个年级,同学们也交往不多。

我儿子虽然上小学了,但现在周末聚在一起的最好的朋友,还是他原来那个混龄班幼儿园的。试想,如果能够让这种混龄班机制延伸得再长一些,孩子们长大之后,拥有的人际关系结构会有更丰富的层次,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不仅仅会跟自己的朋友交往,也会跟朋友的朋友交往,年龄一错开,朋友接触面的变化程度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考虑教育,可能应该想着怎么去“抓两端”,一端是大学(也是7年制=3+4结构),一端就是幼小教育了,把这两端想清楚,定位清楚,中学教育也自然就被定位清楚了。可惜目前的情况是,中学教育的地位过重,反向地、决定性地影响两端,出现了架构问题,自然很多教育问题是不改变架构,就无法解决的。

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中学(高考),应该拉两端,幼小教育往“回”拉,回归童心,大学教育往“外”拉,冲向前沿。

混龄班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如果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又怎样去应对这些具体问题呢。

首先,我们假定了3-10岁的孩子们,有共同的童心基础,我们教育他们,并不是要让他们过早地脱离童心,那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这样,教学的时候,那些符合童心的教育材料,就具有普适性,可以宽谱地适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

我们在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9.3 教学结构的一种理解模式与课程时间表)

将课程分为三大类: 

I . 语文和绘画

II. 数学和科学

III. 英语和音乐

其中I. II.类课程,对于混龄班的教学不会出太大问题,小点的孩子光听、光画就行,大点的孩子就加点写字和写作的内容,只要采取了复合式教学方法,混龄班在教授人类自然语言课程的时候,是可以执行且完成教学任务的,甚至因为有年龄上的不同,而产生更新异的教学效果。

第II类课程,数学语言的教学,跟年龄进度是有很大关系的,传统教学方法肯定是无法使用的。这里的问题突出在教材上,语文和英语课程,当然也有教材问题,原封不动地使用传统教材肯定是不行的,但对于语文和英语课本来说,还是有可以挑拣直接照搬的内容。

数学则需要更大范围地重新构思,其实我们家长最开始教孩子数学时,也没有按年龄分班,孩子到了什么程度就去学什么呗。相比于家长做的亲子教育,班级教学确实有巨大的威力,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家长角度,也要从混龄班级的角度构思数学课。

其前提是,混龄班的这些孩子们都是10岁以下,我们对他们的终极要求,也不过就是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最高程度就是分数而已,有了这个前提,混龄班数学课的教学就还是有可能的。

学习是要重复的,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很多东西的重复,是靠老师来进行的,所以,混龄班上的教学,不怕重复,对低龄同学的教学,是对高龄同学的重复,甚至可以把一些教学任务就直接分给高龄同学。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班级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其心灵成熟的程度会有多好,同学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做弟弟妹妹,高年级的时候,做哥哥姐姐,这种“好”,会让我们这些教师和家长愿意进行多大的付出。

因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让孩子们更聪明了呢,还是更笨了呢? 我们的这种机制性的设想,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有更多层次的人际社交活动,最终目的肯定还是,让孩子们变得更聪明,“身--心--脑”的全方面聪明。


相关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578765.html

上一篇: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首页
下一篇:2012-6-22 Oláh Vera 匈牙利中学数学教育杂志“KöMaL”的作用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5 刘洋 张伟 蒋迅 李宇斌 wuhuik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