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重要消息与个人反馈: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

已有 7518 次阅读 2010-9-5 23:28 |个人分类:大学数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丘成桐, 大学数学, 数学竞赛, 博士生资格考试, 水平考试体系


最近得知,Fields奖得主丘成桐先生有一个大手笔,举办"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捧场的数学家们很多,级别也很高,自然是认识到这件事情,对于中国数学、中国教育的重要性。其网页上的公开信

http://www.cms.zju.edu.cn//conference/YCMC/rules-c.html

讲了做这件事的原因,阐明这个大学数学竞赛的基点知识,是看齐于西方大学的博士生资格考试。

很明显,考试内容将不同于奥数竞赛的那种偏题、怪题,而将会是数学主流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另一件事情是,考试分科目进行,分为:

1 分析与微分方程 
2
几何与拓扑
 
3
代数、数论与组合
 
4
应用、计算和概率统计

这种分法,也只有丘先生这样具有数学魄力的资深数学家方能置办,一般的数学竞赛,都不太敢分科进行,分科之中暗藏着数学的洞察、见识和展望。也许,从数学的深入理解上,可能存在比当前更好的分法,但是,如果联系到现实可行性,目前的分法已经很是不容易了。

所以,从知识内容上来说,丘先生首创的这个大学数学竞赛,已经非常不同于“奥数竞赛”了,学生为准备这个考试,并不需要往“竞赛型知识”的方向上跑。所以,我极力鼓励各位本科生们,参与这个竞赛。

这对于名气小的大学的学生,尤其重要,实际上丘先生也把这点写到了公开信里。中国的各家数学系,千改革,万改革,你把你们的学生放到丘先生的这个平台上去称一称,其义自现。

不过,粗浅地阅读了一下其中的机制,感觉从这个角度,丘先生举办的,确实还是(停留在)竞赛机制,不知是有意否,还是在这方面没有太在意,采用了奥数那种类型竞赛的已有现成办法。

A1.  竞赛优秀的学生(暂定前15名),奥数也是这样,不管优秀数学人才有多少,只奖励前面得分高的那几位,其他人本质上都是失败者。15个人的名额,对于中国的庞大人才储备来讲,太少了。对照一下美国大学生Putnam数学竞赛,各高校的团体分,是以进入前500名的本校学生人数来定的,这一点就已经跟传统的奥数竞赛机制有所不同了,也就是说,只要你进入前500名,该校就会对这个学生青睐有加,千恩万谢了(国外名校一样重视这些声誉,并会专门为此开设常规型课程班级)。(此次丘赛采用了另外一种团体分算法)

       实际上,既然考试知识上,去掉了“奥数型竞赛化知识”,而已经接近于“水平考试体系”,那么考试机制上,何不更靠近于“水平考试体系”呢,即给学生们一个客观成绩分,学生有多优秀,就给多少分(或等级),而不用管名额限制。至于学生拿这个成绩去干什么事,比如考研、申请出国之类,那就是另外一个程序,靠这个考试做出来的声誉去保证了。

      实际上,作为丘先生这么高级别的科学家,其举措都是从民族乃至人类的进步角度而定的。他的公开信里,明言了这个考试,对数学系学生出国的推动作用。不过,若能从机制上更加深入的考虑,考虑到中国当前面临的“人才失血”现象,其考试,若能形成双赢,既能帮助一部分学生出国,又能够形成大批量的人才,让高阶人才制造的足够多,多到美国都吸收不了,即使吸收的那些,也搞不清一定是否比最终留在国内的更好。在我看来,若想达此目的,必须采用水平考试机制,做到这种大批量的程度,其民族意义就更凸显出来了。

A2. 考试分为4个科目,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还是跟奥数机制有点像的是,这4个科目必须在2天内全部考完,综合成绩取前3门最好成绩之和。如果将机制改为“水平考试”机制,则可以隔开一定时间考试,比如每年第一季度考第1,4两门(可选只考一门),第2季度考第2,3两门(可选只考一门),第3季度考1,2两门(可选只考一门),第4季度考3,4两门。

        当然,这里只是举例,可能有更好的分时考试方法。这种考虑也是非常现实的,这4门功课,量是很大的,一次考下,耗能过大,得分最高的人未必是理解最深的人。

 

       万事开头难,只要事情开始做起来,知识基点正确,而又能形成良性的机制,一切改变皆有可能。比如,是否能够随着这个考试的成熟:

B1. 把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在已有的“去奥数型竞赛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奥数型竞赛化机制”,更多地采纳水平考试体系中的优点,比如借鉴国外的AP课程考试,IBA-Level之类。似可以把一个国家范围的数学水平考试,做成3层:高中级,大学级,研究生级(本次比赛实际上更偏向于此级,虽然参赛学生规定为本科生)。而参考人员,则随着这个考试的成熟,可考虑适当放宽人员范围,比如,中小学数学老师,若能参加这些考试,使得他们能够在教学生涯中,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利莫大焉。

B2. 学科分类细化与深化。比如,计算和概率统计内容相关度似乎并不大,是否能够分开。另外,在我看来,计算和物理,都是综合性学科,对于数学系学生来说,应该是学完很多基本学科之后,再接触会更好(若以高中数学基础就涉及过多高深物理范畴,在我看来实在是糊涂之至)。所以若我的理解是对的话,在将来若有的分级考试中,计算和物理,不一定在每一级都要有,其实可以放到最后再综合性考察。

B3. 评委或出题委员的顶级学术结构应该加大开放性,应该引进更多的高阶自然科学家。目前评委,都是级别非常高的数学家。如果能引入更多的跟数学相关度大的其他各行业高阶科学家,这个考试将会使传统的中国数学教育,走向开放性结构。

       是否可以说,中国的整体科学水平,跟这些科学专业的顶级人才的数学水平息息相关呢。在我看来,中国的大学数学教育问题很大,最大的一个弊端是将大学数学课程,分割为数学系和非数学系的,使得各自为政、互相封闭(非数学系的人学不到数学的思辩精神,数学系的学不到具体的应用背景)。最近,某些中学数学教育专家,甚至要进一步扩张这种分割精神,要分出教育家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数学,这种划地盘的言外之意,昭昭可见。

       这种分割,往往能冠冕堂皇地讲出貌似正确的理由,却在实践中已经或将要(以前是大学现在是中学)产生巨大的危害。在这种理念和政策下,我们的自然科学专业的年青学生们,是否接受到了足够的数学训练呢?如果没受到,若干年后,他们成为国内顶级专家之后,其数学修养的欠缺,是否会给这些专业的发展,乃至中国科学政策的发展,带来负作用呢?

 

 

1 本人去年的博文,

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2009-1-17 17:28:35

2086

11

呼吁建立“数学水平考试体系”,从而产生“水涨船高”的效应,应付中国的人才失血危机。很高兴看到丘先生做的这个数学竞赛,在知识内容上更接近于“水平考试体系”,而非竞赛型知识。那篇博文言明了做这件事对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对一切考试都深恶痛绝的人士,可以闲时读一下,看看能否改变一下自己的看法。

2:全国大学数学生竞赛,去年中国数学会已经开始筹办出它们的第一届,希望这两大竞赛,互相竞争,争师资,争机制,争学生,为民族共创数学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359719.html

上一篇:走向制度化的本科生研讲班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院第一届(2009-2010第二学期)实践感言
下一篇:笔记摘注:爱因斯坦,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收藏 IP: .*| 热度|

2 王春艳 蒋迅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