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我给你们讲道德经第一章

已有 5312 次阅读 2017-1-29 21:44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给你们讲道德经第一章


王永晖


这个题目貌似很不谦虚啊!但是没办法,就我所能构思的,这却是最适合的博文题目,既醒目,又确实能够一定地表达出我的意思,这里的“讲”,不是置高临下的意思,而是汇报研讲的意思。


我从高中就开始看老子,庄子,看了几年到大学一二年级结束,看不懂就把两本书都烧了,烧了之后,反而慢慢有懂的感觉了,之所以懂,也是因为后来练了太极拳,之所以今天敢说这个第一章,也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感悟,包括数学的求学过程,这么多年下来,反反复复,才可以反过来更好地明白老子想说的是什么。


第一章,自然是最重要的。年轻的时候,喜欢老庄,不喜欢儒家之文,现在进入四十岁以后,对孔子的话也开始有一些共鸣。我还是很钦佩南怀瑾的,因为他是从体悟上来解经,他对《论语》第一章的解释,我认为是非常对的。


这里对论语第一章略过不表,要说的是,不过,南怀瑾对于老子第一章的解释,我觉得还是力有未逮之处,没有说的够深入,这跟他缺少道家的法脉可能有关,南怀瑾对道家的认识,往往有隔靴搔痒之感,论伍柳丹法,论参同契,实证肯定是有,但恐怕还是不够。


当然,很多书其实解释的比他还差,很多中文系的名宿们看不上南怀瑾,认为他错误太多,其实教授们只是文字功夫,缺少南怀瑾先生那种体认,如果没有那种很深入的体认,南老先生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所以这是很多人会钦佩他的原因。


今天坐航班,夫人拿着本著名大学著名教授的《道德经》专著在看,说是这方面的当代专家,非常知名。我一看,啥么,水平太差,就跟夫人讲了我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用体悟得来的,不是光文字。


其实那位文科教授,即使从文字上来说,逻辑都没有搞通。当然,南怀瑾在文字中其实也有未到之处,但毕竟比较圆滑,不是说错,而是没有说透,那位文科教授,在逻辑上犯错了,就更别说义理。


这里,当然不能点名了,我这样讲,就必须拿出证明来,很简单,就说一下我的理解,给予后面年青人一个启发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道”,通常的书上都是解释为“道理”,但是,从中国道家的角度来讲,这样解释是不对的,至少说是有未达之处。


中国道家,讲究“道”、“法”、“术”,法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术”,即是方法,那么,“法”,其实指的是原理、原则,也就是道理的意思了。


法,是天地运行之法,所以是原则、道理,而不是方法。也就是说,中国道家里面这两个字的说法,其实是比常义要高一层的。


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最早的意思,当然是道路的意思,但是,有路这个字,为什么又有道这个字呢?中国的文字,可能藏着很多的密码,我们这里强作解之,文字都是指月,会心即可。


道,是首加一个走车旁,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驾车的时候,要用脑袋去想,不能傻乎乎。


所以说,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个字的“道”,指的其实不完全是原则、道理,而更加指的是,感悟原则、道理的那个能力,在中文语境中,我们称作“悟性”。


也就是说,法,是原则、原理,而道,就不能再是原则、原理的意思了,而是认识原则、原理的那个意识与能力,如果通观道德经全篇的话,我们这种解释是合理的。


这样的出发点,就跟传统的解释意思不一样了,传统的解释,其实有很大的弊病,把老子给矮化了。传统解释说,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么,老子为什么还要写下道德五千言,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么,老子有那么幽默么。


而且,通观道德经,老子绝对不是不可知论者,那是西方哲学学派后来有的,不能套在我们中国文化上,中国文化,不屑于玩虚的,一定要言之有物,老子绝对不会这么无聊。


道可道,非常道。亦作,道可道,非恒道。


第一个“道”,和第二个“道”,其实都是认识原则、原理的能力,即“悟性”,不过,第二个“道”,是我们个人的“悟性”,而第一个“道”,说起来有点玄,玄之又玄,指的是天地宇宙的本身的“悟性”。


这种理解怎么来的,让我们再看一下第二句。


名可名,非常名。


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语言体系,这个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沉淀出三大语言体系,第一种是自然语言,汉语英语之类,第二种是数学语言,第三种是音乐语言。如果学习了后两种语言的话,尤其容易让我们理解老子所说的这两句话。


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认为那些定理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这是绝大多数数学家所具有的观点。既然是发现,那么,第一个“名”,就是宇宙中本身就有的数学,本身就有的音乐,只不过是我们来发现它,所以,我们发现、写成的文章,或乐谱,就是这第二个“名”。


那么,非常道/非恒道,非常名/非恒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个人的这种“悟性”,个人所发现的语言,乃至定理/乐谱,总是会继续往下发展、变化的,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作为个人修养,人类修养来说,不能把它弄死了。


所以,这里的“常”字,非常,不是现代汉语中的那个意思,而是指的“变化”的意思,我们通观道德经全书,乃至中国道家的传统文化,包括孔子所解释的周易,其实都具有这种看待事物需要“变化”的观点。


这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意识到其重要性,放在第一章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我们步这些先哲们后尘,就是要把他们的这种意识继承下来,这样,人类才会进步。


大一本科生们,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或者数学分析,其实就是在数学上去学习“变化”的观点,之前的中学数学,是缺乏这种观点的,这对于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同学们来讲,是个难关,很可能绝大多数大学生,四年了也没有过去这一关。


当然,老子的想法,真正要能贯彻下去是很难的,所以说,它只是哲学,是抽象的,是心灵的,需要从实践中去体会,练太极拳可以体会老子,学数学可以体会老子,而且,这种体会,不再是虚的,它真的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一点上,中国的哲学,跟西方哲学是有很大差别的,更倾向于一种心法,修炼方法。


现在,理解了第一个名和第二个名的不同之后,就方便我们回头来理解老子的第一个道,跟第二个道的不同之处,第二个道,就是我们个人的悟性,就像第二个名,是我们个人、人类所发现的语言、数学、音乐。


与第一个名相对应的是,既然数学、音乐、乃至于人类语言,都只不过是一种“发现”而已,也就是说,宇宙中本有,那么,第一个道,意思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是,宇宙本有的智慧,或曰“悟性”。


这个观点,跟前面的不同,前面的容易被数学家/科学家们所认同,但是,科学家们一般都认为,这个宇宙是熵递增的,也就是趋于无序的,所以,这个宇宙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智慧的只是我们人类自己。


如果我们相信宇宙本身有智慧的话,那么,这种相信,是宗教,还是哲学。


不管是宗教,还是哲学,其实对我们都是有现实意义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思路,当我们思考数学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发明它们,而是发现,这两个词,有多大的区别么?区别其实是很大的,对于我们的心理意识来说,也就是说,从心理学上来说,后者更为谦逊,也更为开放,相当于把天线打开了,向宇宙接收信号。


如果仅是这样的话,还恐怕未达致道家的层次,就老子道德经来看,就是我们的“悟性”本身,也不过是模仿宇宙而已,也只不过是宇宙智慧/悟性的一小滴。


我们的智慧,也只是整个宇宙智慧的投影,既然是投影,那就有的人投影的多一些,有的人投影的少一些,这就形成了人的命运,所以从这个角度称作“道”,是非常贴切的,更能体现命运的含义,所以,道,是智慧,是命运,宇宙有命运,人类有命运,个人有命运,一般我们认为那些领袖级人物,是承载了天命,这种认识,无法用科学来验证,但确实会让我们理解人事时,心有戚戚焉,不是智商可以解释的,是天命,是道可道,落在了那个人,那些人身上。


所以,它要变化,我们个人的修养,人类的修养,不要停留在个人已有的悟性上,不要仅仅从个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这点来说,认为个人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永恒的智慧,也对,但是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还是用变化的观点,用变化这个说法,更符合老子的原意。


注意,老子用的是“可”这个字,所以,老子不是不可知论者,他是承认个人智慧/人类智慧的作用的,只不过强调不要固化,别忘了发展变化。


人类这两千多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宇宙有智慧,我们人类智慧,只不过是反映它的一滴,这种心理建设,其实对于我们数学家/科学家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即使将来有了机器人,有了另外一种载体上的智能,其实,我们也能内心坦然,没什么关系么,都是宇宙智慧的一种反映而已,宇宙智慧,反映在我们身上是这样,喜怒哀乐,种种皆是,将来反映到机器人身上,肯定是有变化的,但是这个变化,也仍然是跟我们人类会有共性的。作为智慧体,就必然对语言、数学、音乐,有所追求。


这里跟佛学对应的是,佛家讲究,人人本性具足,也就是说,个人的智慧潜力,跟宇宙智慧是一样大的,这跟道家老子的观点,还是有很细微的不同的,大家品品吧,所以,后世中国人引进佛学、欣赏佛学,仅仅从思想哲学上来说,并不是进步。


真正的好东西,不见得是像佛教那样,风行大地,华丽时尚。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此处的名,可以理解的更广义一些,当作形式、形象来解释。无名,无可名状,宇宙产生之初,是这样,我们思考数学的时候,刚做一道题,完全不会的时候,也是这样,就像看见一层雾,完全雾茫茫的,只有继续努力,慢慢的,这层雾,才像宇宙生成的时候一样,星云开始凝聚,开始核聚变,开始产生了稳定状态,我们把这种稳定状态,就叫做形式、形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跟万物之母的相关句,不可过于僵硬地理解这句话,这是哲学,阴阳哲学的思维,本文略去不多讲。


另外一处的相关句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一句,其实讲的就是,怎样从“无名”,发展到“有名”的过程,这里“信”,跟我们后世所用的“信息”一词的意义,可以理解是一样的,信息非常重要。


既然前句已经有“真”字了,那么后句的“信”字就不光有真的意思了,而更有后世科学界所理解的那种信息的意思。


我们理解事物,一种是能量的观点,一种是信息的观点,光有能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信息。但,这个信息的得来,是非常辛苦的,这种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感觉,相信我们每个数学家/科学家,都深深地体会过。


反倒是那些文科学者们,搞不懂老子语言的意思了,可不笑乎,很简单,因为他们只练文字,没有体认了。


这种,从恍兮惚兮、窈兮冥兮中,提炼出“精”,提炼出“信”的过程,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作为数学家/科学家,其实就是一种静心的过程,修行到了,能力也就到了。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竅。


这两句的解释,是非练拳者(或者其他方式的身心修炼者)所不能明白。当然,很多数学家/科学家的工作习惯,暗中耦合了这种修行。


存在两种断句方式,第一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竅。第二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竅。


如果我们认为,老子是睿智的,绝不是后世中国文科学者那种不讲逻辑者(某些),那么,第一种断句方式一定是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都已经“无”了,什么都没有了,哪还谈得上“妙”呢,既然是常无,那自然连妙都没有,更何谈观,更别说欲了,欲总要有个人在吧,都常无了,那个人又在哪里。


所以,这只是简单的逻辑,文科学者们这么多年却一直想不清楚,需要我来写这篇文章,给大家汇报一下,尤其是给年青一代介绍一下。


第二种断句方式,不仅仅逻辑正确,而且是正统的中国修炼方法。


这里的“无欲”、“有欲”,其实可以当作现在的“无杂念”、“有杂念”来理解。


无杂念的时候,我们看数学,听音乐,就能够更好地感觉到其中的“妙”,那种感觉是真实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使是静坐的时候,完全没有杂念,没有形式、形象,即回归到“无名”的状态的时候,但是人本身还是有意识的(此处有一定的复杂性,略去不表),能够体会到静坐中感悟天地那种“妙”。所以说,第一种断句方式,完全是不对的,根本对中国传统修炼方式,没有任何认识,即使他是古人,也是那种没有传承,没有真正弄懂的。


所以,那样的文科学者,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是解释不了下一句,常有欲以观其竅。


有欲,就是有杂念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经常体察自身的话,具有一定的自我觉知能力,会发现,杂念生起的时候,那个杂念,总是有一定的空间位置的,这个空间位置,不妨就称作竅(窍)。


所以说,真正的中国修炼方法,有杂念的时候,杂念生成的时候,绝对不是逃避它,而是要找它的老窝,这才对吧,孰胜孰优,高下立判。


其实,后世真实修行者,是继承了老子的这种观点的。我不举例过多,这里只用拳法来说。


我们打拳的时候,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动作不熟,不太会出现杂念,但是,盘架子练习时间长了之后,熟练了之后,杂念就会出现,这是好事啊,绝对不是坏事。


这是心灵打开的契机,关键是在这个窗口期,我们怎么做。


所有的内家拳,其实都是心意拳:

以拳练心,

以心练意,

以意练拳。

杂念的产生,就是我们心灵打开的时候,它能够反映出我们的内心,内家拳,为什么不光是太极拳,都讲究慢练呢,为什么现在的专业音乐演奏者们,也讲究练习的时候要有慢练的训练呢,无它,以拳练心而已。


慢练的时候,才会有更细腻的体会,才会有杂念产生、心灵展现的契机,这个时候,以拳练心,是将注意力又回到拳上来,从而让拳和心慢慢地融合,统一。


中国人讲,魂飞魄散,所以,修炼是要让魂魄跟身体结合的更牢固,这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常年思考,四体不勤的话,那么灵魂很容易脱离肉体,那样也是成为不了大数学家/大科学家的,除非是天生异禀,据说大数学家陈省身是不怎么锻炼身体的,但另外要说的一句是,数学家群体,恐怕是最爱锻炼身体的人群之一。


我们现在通过练拳,要让灵魂回到肉体上来,也就是说,练拳的过程中,出现杂念的时候,不要跟着杂念走,练拳就是练拳,练拳的时候,不能想着自己的数学问题,哪怕它自主产生了也别追着它继续想,更别说其他杂七杂八的事了。但是,初学者做不到啊,所以说,这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关键是怎么做。


就是杂念产生之际,拳的慢动配合着心灵(有如一种按摩),是拳配合着心,而不是把“心”强扭过来,慢慢的,心灵就跟身体合一,因为,你敬我一尺,我还您一丈,心也是一样。这样,就能慢慢地练出功夫,体现为,杂念在练拳中出现的频率会变慢,即使出现的时候,也往往跟身体相关,跟正在练的拳相关。


以拳练心,拳心合一,下一步就可以再以心练意了,全凭心意用功夫,这就是所谓的专心,就我看那些乐器练习者的法要,也概莫如此。


太极拳以及所有的内家拳,都讲究放松,但初学者是放松不了的,再怎么用意念,效果都不行。因为初学者的意念不纯,尚没有经过以拳练心、以心练意的阶段。至于以心练意,已经都不是初学者阶段了,属于中级了。只有经过淬炼后的心意,再下命令放松的时候,才真的会起作用。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就是拳经所云。其实,就是相当于经历一个静心的过程。这种过程,为什么比单纯的打坐/静坐,在某种(初学者)意义上来说,效果更好呢,就是灵魂和肉体相结合,身心融合的过程中,阴阳相济,互相帮助。


“竅”字,在很多版本上,又写作“”,边际的意思,其实,不矛盾。杂念产生的时候,在空间上有位置,称作竅/窍,在时间上,有发生和逝去,称作边际也可以,杂念刚刚产生的那一微弱时刻,能不能体察得到。


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已,同出而异名。不过,从修炼的角度来讲,还是称作“竅”更好,第一章的最后,不是也说了,众妙之门么,门,通竅/窍字。


我们回过头来,要再解释一下“常”,不光是“无欲”,而是“常无欲”,不光是“有欲”,而是“常有欲”,这个“常”字,很重要。


我这篇文章,不想做考据,但是,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查众多版本的解释,很难像我这篇文章一样,把这么多细节解释透,从而对我们的人生,真的会起大作用,让我们真正认识到,道家的伟大。


这里的“常无欲”,自然比“无欲”要高得多,做到一秒钟、一分钟无杂念,跟做到一种经常可以“无欲”、“无杂念”的状态,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定要有这个常字,否则妙从何来,哪有这个能力。


“常有欲”,普通的杂念,其实我们就当作落叶飘下,无风自落,不管它,它就过去了。但是,人生在世,总是有所牵挂,老庄淡泊,但是,淡泊以明志,绝对是不同于佛教的。


佛教很有诱惑性,很容易迷倒一片,但是,佛教的麻痹作用太大,远过于同为宗教的基督教。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衰落,是跟佛教的引进,呈时间上的同步关系的,我是比较赞同这种说法的。虽然,人有来世这种说法,是很容易让人希翼从而内心接受的,六道轮回,听着似乎也容易用来维护社会安定,但是,我们要非常警惕这种观点的毒性,并且这种毒性似乎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其实,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这样的,我们敬奉祖先,是精神上的,祖先去世,就是魂归天堂,尘归大海,哪还有轮回之说,再怎样,又如何能把回到大海里的那滴水,分出来弄回来。


老庄是心法,是哲学,是道家,不是宗教,后世佛教入侵,古人不得已弄出个道教来对抗,邯郸学步,已落下乘。中国人的灵魂核心,是老庄孔孟这些内容,体现在的是学校,而不是(宗教)寺庙/教堂。


我们前面说过,有名,其实就是“无名”这个“混沌”在发展,发展成稳定状态的时候,我们给这个稳定状态进行符号体系的表达,三种符号体系,自然语言,数学语言,音乐语言。


“常有欲”,其实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内心的念头,慢慢形成稳定状态,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志向”,但这样解释,还是太狭窄了,因为,它不光能产生志向,也能产生智慧。即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治学办法。学习,不光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悟性的修炼,但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要把很多东西都忘掉,重要的东西,或者说,就是那个能力,那个天赋,数学天赋,音乐天赋,才能显现。


天赋,不光是爹妈给的,也是可以修炼的,只不过普通人等不到那个阶段就放弃了。命运,唯由心造,心是可以改变的,但只有上士可为。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上士勤而习之,会花相当多的时间于『返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这两句,跟普通道德经版本上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来源于《周易参同契》,我以为是对的。


返者道之验,对应的是,为道日损,我们为道为什么要日损呢,因为,求学的方法是往前走,知识积累逐渐增多,即,为学日益,而为道的方法,修炼自己悟性/天赋的方法,是往回走,回到“无名”、“无欲”的天地初生状态。


常有欲跟常无欲的关系,跟,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的关系,是一样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知白守黑,绝不是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一个的意思,该为学的时候,就专心为学,但是,不可能一直成天到晚那么学下去,还要有放松,有闲暇,现在很多成名数学家/科学家,很难再上一步,就是成名了之后,很难闲下来,很难回归元始,唉,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此处不提也罢。


如此,大家也就容易理解,弱者德之柄。我们为人处事,想成大事者,往往不是强的不够,而是心灵还不够柔软,柔软的还不够。


这一章在先后两段出现了“常”,第一次出现的注重于“非常”,非常道,非常名;第二次则注重于“常”,常无欲,常有欲,不管是无欲还是有欲,想做到“常”,也就是“恒”,是非常困难的,有了这个基础,再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天赋,“非常”,才是有可能的。


难啊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到任何一个真正的学科,像武术,像书法,真正的窍要,道家是不会轻易讲的,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路前送至人,这个“至人”是什么意思,至情至性的意思。


五势梅花桩拳派,韩其昌老先生传下的五字诀“正、顺、圆、满、够”,可以这么理解为:


骨正,筋顺,劲圆,气满,意够。


这个“够”,其实跟至情至性的意思类似,做人够不够交情,是一种,拳意,到了没到那种地步,其实是一个意思的。


武术门派,对技术的保密性很强,我跟武术家魏巍老师,有幸能每周见一次,彼此坦诚相见,他对我言无不尽,但有时候我问他,能不能把您跟我讲的,包括我有时候突然体悟到,跟您汇报后被确认的,进行公开,魏老师说,那些小的,我们随口谈谈的随便公开,但是我们有时候说到的那些关键之处,还是别公开说了吧,说了以后,网上那帮网友们,就是靠骂人长学问的,是其一,骂了之后,转个身,接着就把刚学到的东西说给别人,以为是他自创的,(假模假样,反而于道有损)。


这是“术”的问题,“法”可以公开,学问放在那儿,谁有心都可以学,但是,具体的窍妙,老师是不轻易跟学生讲的,这跟我们教育体系不一样,我们教育体系里面的老师,知无不言,唯恐学生没弄懂,唠哩唠叨跟个唐僧一样。但是,武术这种传统功夫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教育系统,更多的是继承儒家的传统,继承的孔子的精神。


其实,现实世界也是注重技术上的保密性的,原子弹/氢弹的原理,教科书上都写着,但是,真正把原子弹/氢弹做出来的技术,那还是要具有相当程度的保密性的。


所以说,哲学好懂,学问易求,但是,真正的技术,那个把学问真正做出来的技术,乃至那个“道”/悟性/天赋”,第一很难,自己有没有那么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第二,老师不见得愿意对学生说。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或者另外一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如果仅仅从文字上开说,我这篇文章其实算是把老子第一章破译了,但真正能不能做到呢,能不能通过那一道道门槛呢,玄之又玄,即,难啊难,你看,玄字的写法,多么曲折,就像曲折上山的道路一样,很难,很难。


共勉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1030443.html

上一篇:不耍流氓,也能干成百年大业么?
下一篇:算术与代数的“数觉”:怎样重视?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2 武夷山 fanteklv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