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揭秘灰色地带——Amend学术论文预警
热度 1 2022-6-2 15:53
最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了的学术论文预警系统——Amend,这是学术诚信治理中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是继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之后的重要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Amend视图逐步建立一个数据库,内容为期刊官网发布的关注、勘误和撤稿声明等信息,并关联 ...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7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永葆童心是做科研的重要素质之一
热度 6 2022-6-1 10:47
今天是儿童节,祝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儿童们节日快乐! 第一,科研本来就是有趣的,这和儿童爱玩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根本感觉不到乐趣,完全是一种应付或者痛苦,那其实没有必要做科研工作,干干教学或者其他挺好。现在中等水平以上高校对所有老师几乎都有科研考核要求,这其实是 ...
867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关于研究方向的建议——适当的背道而驰
热度 4 2022-5-31 11:23
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其有不同的概念表述,比如研究领域,研究兴趣等等,选到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而且对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进步都是有益的。今天我想说的是,如何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适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如何远离一些研究热点,如何保持科研的孤独。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总归有主流, ...
94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转载]智技术重塑经济学研究范式
2022-5-25 22:33
按:这是中国社科网的一篇稿子,内有记者对我的采访。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760017064067869wfr=spiderfor=pc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为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发展新契机。大数据强 ...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17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我硕士弟子胡LY的博士论文致谢
热度 1 2022-5-23 20:25
求学四载,如白驹过隙。回首四年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老师、同学和家人的惊叹下,闯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我似乎高不可攀的高校。从不敢相信拟录取名单上的我的名字,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以为是梦境,再到背着行囊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东门,我终于确信了我要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的事实。 ...
个人分类: 教师生涯|4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作者与期刊:如何形成良性反馈
2022-5-12 17:01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说法,作者是上帝,期刊必须好好服务好作者,吸引优秀来稿。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宏观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期刊来稿往往供大于求,核心期刊来稿录用率平均低于10%已经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如果一本期刊每年发表200篇论文,肯定至少有200篇同样质量的论文因为版面原因不得不退稿。期刊与作者的关系十分重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3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写论文
2022-5-3 19:15
前段时间,有幸遇到前辈Z教授,他告诉我一件趣事,一位好友带他参观新居书房,他开玩笑说道,这么大书房有何用,还不是几乎不写东西,两人相视会心大笑。更久一点之前,跟L教授聊天,他说当年发的好几篇好文章,都是家住筒子楼时挤在小房间里用笔写出来的,早期八、九十年代高校的筒子楼现在许多已经不在了,基本 ...
62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谈做科研的几种心态
热度 5 2022-5-1 22:07
武夷山老师写了篇博客,“五种创新心态”,受其启发,我也跟在后面写一篇。 第一,急不得。 如果基础工作不够,如果数据还没有充分准备,如果思路还没有充分想好,如果硬件条件差距很大,如果积累不够等等,总之有很多理由会挡住你前进的脚步,有些东西是难以克服的,所以急不得,该循序渐进的还是要慢慢来。 &n ...
个人分类: 教师生涯|92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如何挤时间做科研
热度 6 2022-4-20 11:24
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更受到疫情的影响,还有内心深处本能的懒惰,所以做科研的时间真要靠挤。 我的教学工作差不多平均周四左右,应该还好,工作以科研为主,主要工作如下: 项目评审、论文审稿、校对、查重等相关工作; 偶尔出差开会、做学术报告,由于疫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121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我修改的论文、本子的类型
热度 2 2022-4-14 09:34
每年修改的论文、审稿的论文,包括各类基金申请书真的很多,少说200篇应该有了,基本上呈现以下特征: 从质量角度,质量较好的差不多20%,这也很正常,好的东东人家一般心中有数,不需要请太多的专家看了。 从类型看,基金申请书和论文各占一半,其实论文数量更多,之所以看得较少,是因为基金申请的直接 ...
个人分类: 教师生涯|95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