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科技评价专著完工日志

已有 2387 次阅读 2017-6-17 17:1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07-2009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我主要从事科技评价领域的研究,出站后,申请到一个相关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结题,当时出版了一本专著,期间费尽辛苦,专著出版后,我的最大感觉是,以后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期间太艰苦了,当时面临着评正高、博士后、单位教学科研工作、工作调动、孩子上学、经济压力等等一堆事情,这些事情忙好后,人相对轻松一些,感觉可能再也做不出什么了。

   大概两个月前,朦朦胧胧想着应该将2011年以后做的科技评价工作做个总结,其实除了这个方向外,重点在技术创新领域,另外还做了一些科技金融、海洋经济的研究,总体比较杂。科技评价做得并不系统,只是感觉到应该在这个领域继续做下去,所以并没有设计一个好的宏观框架,而是不断在该领域做一些微观创新。决定做这个事情以后,花了几天时间将这几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忽然发现其实也是有很好的框架的,所以这段时间进行整理,总体上相当于一本论文集,大概40多万字。

   在编辑整理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真理是不断逼近的。因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早期的一些成果,难免存在瑕疵甚至错误,后来慢慢认识到就进行了优化,作为一种客观的真实记录,我想保留在书中,适当加以说明,可能更好。

   第二,由于侧重学术评价方法领域的研究,所以研究对象案例以学术期刊评价为主,这样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一些论文参考文献的相似度较高,我想这也是正常的。现在投稿时进行相似度检查,要求严的杂志甚至要控制在5%以下,我想,真正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参考文献相似度肯定会大于5%。

   第三,框架本天成。最近6年做的科技评价,真的没有设计一个宏观框架,但现在看看,框架本来就在,不知不觉地在架构而已,这和文章本天成的道理一样,大概做了评价指标优化、新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法优化、新评价方法创新、评价方法选择、绩效评价方法等等。

   第四,论文集还是有意义的。其实,现在论文电子版都可以下载,为什么还要做论文集?因为单篇论文之间的关系不够系统,缺少宏观框架,看起来会比较乱。其次是论文集能够体现一种系统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当初我做科技评价时,就是看着SWH老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博士论文开始的,这篇论文299页,全部是干货,时间是2000年,这篇博士论文我少说翻了30遍。因为系统,所以方便批评指正。

   第五,貌似水平没有降低。与博士后出站后出版的《科技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一书相比,感觉水平没有降低,还在进步,多少有一丝安慰。

   下面是设法申请一点经费出版,权当是第一稿完工后的日志。



                                           2017.6.17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061370.html

上一篇:从事基础研究的好处与坏处
下一篇:科技评价领域研究空间广阔
收藏 IP: 39.188.121.*| 热度|

3 黄仁勇 武夷山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