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友意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学网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博文

美大学教授撰文:学术造假谁之过 精选

已有 7705 次阅读 2010-5-4 10:09 |个人分类:国际视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称学术不端行为将是科研界一个持续性的威胁
 
近期,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对两个内分泌学科研造假事件责任人进行了惩处,一个是印第安纳大学的博士研究生Emily Horvath,另一个则是惠氏制药公司前研究员Boris Cheskis。在这两起事件中,责任人分别在其研究基金申请书、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的论文以及博士论文中造了假。针对这两起事件,网上出现了不少评论文章认为,学生、主要研究人员、杂志评审员以及编辑都有错,但有些评论则认为学生是替罪羊。
 
对此马萨诸塞大学神经内分泌研究中心教授,《内分泌》主编Jeffrey D. Blaustein撰文认为,在特定的造假案例中,包括学生、主要研究人员、杂志评审员以及编辑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该因为疏忽而对造假事件负责,如主要研究人员对实验者原始数据的监管不够严,杂志评审员或者编辑没有充分地审核图或者表格中的数据。但是现代的科研手段和数据分析模式都给科研造假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虽然有不少的检测软件能够检测到一些修饰得比较粗劣的造假数据图,但如果是较为精明的造假者,这些软件则很难检测到其数据的真实与否。对于一些表类数据的造假,实验者稍稍改动一些数字,主要研究员,评审员以及杂志编辑都是很难发现的。比较幸运的是,这种造假方法在论文后的实验方法项是有迹可循的,如可以根据其方法重复出他的实验,看数据是否存在问题,但当发现数据造假时,这篇论文也已经发表多时,有关的基金申请也已经批准,论文也可能被大量引用了。剽窃这种造假方式是最容易被查获的,只要在网上输入相关段落或字句,就能发现是否存在造假的行为。
 
在谈及科学家造假的可能原因时,Jeffrey D. Blaustein指出,科学家造假的心理和许多骗子和小偷类似,都认为自己会侥幸过关,但是很不幸,这种侥幸行为只可能短期得逞。然而科研界的造假行为并不可能被消除,即使是每个人都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职能,一些科学家也仍然将造假,因为科学家行为不端的原因,就犹如人们偷盗的原因一般,各不相同。
 
在文章最后,Jeffrey D. Blaustein指出,承认科研造假存在的客观性,这并不代表应该接受造假的行为。他建议,各级科学家,从合作者,主要研究人员到杂志的评审员和编辑都务必对科研造假保持警惕,只要维护科研秩序的系统运转起来,科学事实将最终得到纠正和维护,虽然这一过程在现在还很缓慢。(科学网 谢文兵/编译)
 
更多阅读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19504.html

上一篇:美国计划提高博士后待遇
下一篇:英国皇家学会新会长提倡精英化科研
收藏 IP: .*| 热度|

2 唐常杰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