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父母和孩子的交情

已有 2074 次阅读 2019-6-20 16:02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a0bc1df7-4d4d-4e8c-81de-ad30105a046c.jpg

 

这个话题从何说起?在中国,父母和孩子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最原始的是生育与被生育,后来成了“父父子子”,现在却有些模糊了。

谁都没有意识到:因为这种模糊,我们总在彷徨。

在东西方两个文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想法正在发生变化,孩子与父母的距离渐行渐远。

尽管孩子幼小的时候还不能独立,可是他(她)在生命个体上是“独立”的。尊重生命就应从尊重孩子开始,他们是人类生命的“起点”——从“起点”到“终点”,一般而言也就七八十年,一晃而过。

而在这七八十年里,我们能陪伴孩子成长的,可能不到二十年——孩子上大学后,基本就跟父母分开了;我们能守望孩子的,可能不到五十年——父母三十岁左右结婚生子,等孩子四五十岁差不多“离开”。所以,这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情并不久长。

说到“交情”,或许不少父母不太赞同这一说法。而实际上,有的父母同孩子之间最后连“交情”都没有。

这些年,父母发生矛盾,杀子或带孩子跳楼;孩子同父母纠葛,弑父杀母,等等,违背人伦道德的案件时有见诸报端网媒,似乎这类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是一种错觉,其实,绝大多数父母同孩子的关系是良性的——也就是说,保持着良好的交情。

可是,为什么这种“交情”不能像铁一样牢固呢?

我在前面说过了,孩子同父母一样,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可以这么说,凡是具体生命体特征的,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习惯打骂孩子的父母,不能寄希望于孩子理解你的行为——没有谁愿意被暴力对待;喜欢宠爱孩子的父母,同样不能寄希望于孩子理解你的行为——没有谁愿意自觉与“襁褓”分离。所以,两种极端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父母和孩子的交情断裂。

父母和孩子的交情必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个互相交融的关系。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当父母的,他或她必须通过实践和学习,逐渐适应和担当起“为人父母”的角色,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多付出、多辛苦——这既是作父母的责任,也是父爱母爱的体现。

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可能用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的孩子——鹦鹉学舌的结果是弄得父母不知所措,教养孩子找不着北。

父母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秉性,不要厌恶或嫌弃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这些缺点,或许便带有“遗传因子”。要想挣脱这股“引力”的影响,必须淡化它们的存在,找到孩子身上优质的部分,尽量帮助孩子发育壮大起来,让孩子逐步自觉地去实现“自我重塑”。

正因为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他们可塑性都很强——这其间关键在于父母的有效引导——其实,没有人是不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

说到学习,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说到成长,父母和孩子也都一样,总有一个过程——不能只要结果,而不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是耐心和时间赛跑的问题:当耐心跑过了时间,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双赢”的;反之,就如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样,父母和孩子都会处于“焦灼”状态——二者之间的交情如果没有后期较好的引导,便会从“淡”到“无”,甚至形同陌路。

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和现实中,父子成仇,母女成冤,这样的情况不为鲜见——当然,这其中是有“介质”的,但本质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情太薄。

孩子是很“市侩”的,你给他糖吃,他就说你对他好;孩子又是很“敏感”的,你对他到底好不好,他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父母对孩子释放的爱,一定要弥而久之,这可以保持“交情”的恒久与牢固。那种大起大落式的爱,不仅会引发矛盾冲突,最终可能葬送“交情”。

只要父母和孩子的交情在,二者的人生幸福就不是问题——可以这么说,不枉彼此在“生命”这个舞台上相遇,留有余香于人间。

 

 

2019年6月2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1185992.html

上一篇:趣事:“儿子”同学的爸妈来找我
下一篇:麻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