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 Wu Bolg Quantum Hermene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lwu philosophy of physics、philsophy of technology、quantum hermeneutics

博文

成功举行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

已有 3553 次阅读 2018-1-1 10:58 |个人分类:学术会议与讨论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科技, 量子, 学术论坛, 诠释学

成功举行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下称“高研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7年12月1—3日在广州召开。

开幕式结束后便进入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学术研讨阶段。

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共收到论文稿件50 余篇,收录 40 余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广西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科学、人文与诠释”做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会场论争激烈。

 会议主题:“科学、人文与诠释”。

   分议题如下:(1)科学、人文与确定性;(2)科学诠释与人文诠释的关系;(3)诠释的本质、标准和目标;(4)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科技与本质;(5)历史、本质与诠释;(6)当代科学前沿、超验与诠释;(7)物质、信息与诠释。

因为是高层学术论坛,并不是每位提交论文的作者都要发言,而是经过组委会讨论之后的部分学者做报告,代表一种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现将相关研讨的主要观点如下,详细论述见有关会议综述。

  大会报告分五个阶段。

   大会报告(一):《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孙麾担任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张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分别做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张江教授做了题为《论公共阐释学》主旨报告。文本阐释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忠实于文本,一种是借助文本表达阐释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他提出三个问题:量子尺度下的各种现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科学阐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它的性质本身是说明还是阐释?科学阐释是确定性的阐释还是非确定性的阐释?这三个问题应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院应该集中研究和突破的问题,是我们举起——比如像哥本哈根学派——举起华南理工大学学派、广州学派、广东学派、中国学派的要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做了《马克思科技诠释的方法和思想》的报告,报告指出,马克思审视技术,并非着重于它的构成,而是着眼于从人类活动方式角度,更多地强调技术的形成和意义。全面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是梳理马克思科技诠释的基础性工作。在审度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文献发掘、研究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且着眼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大会报告第二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哲学部主任赵培杰担任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做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做了《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的报告。报告主要对明末清初格物穷理之学的历史形成过程做了梳理和解读。在尚教授看来,明末清初格物穷理之学包含三个分期,即形成时期;发展期是1623到1663年之间,该时期以阐述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体系为主;分化时期就是1664到1687年,内容包括理推学、形性学、审形学和超性学。

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做了题为《“悟空”新发现与当代物理学的 “两朵乌云”》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新发现“两朵乌云”,即暗物质和暗能量具有重大的的物理意义和哲学意义。“悟空”发现意味着物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正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物理哲学将与科学哲学走向合作,并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突破口。

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做了题为《量子、超验和诠释》的报告,量子世界不同于经典世界,它本身不具有直接的经典感知性,量子事物本身具有超验性,它离开/高于原有经典经验,又创造了新的量子经验,还使新的经典经验成为可能。而正因为量子科学具有超验性,因而量子科学需要有诠释,这里的诠释不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探讨量子世界本身。量子诠释是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


大会报告第三阶段,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担任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做了题为《认知科学中的机制解释与结构因果性问题》的报告。认知科学说明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人们是怎样进行认知活动,产生智力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它寻求的是产生语言、概念、信念等意识的起源和机制。认知科学中的说明需要回答表征-机制-还原的关系;功能-计算-实现的关系;说明-因果结构-自然定律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区分都依赖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哲学家的视角看还是从认知科学的科学视角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朱葆伟教授做了题为《论艺术对技术理性的“救赎”》的报告。工程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各有各自的性质、内在价值和社会功能,以及活动规范、目标和方法,也都有各自的界限和局限。他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与科学和其它形式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的全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肖显静教授做了题为《科学、技术之于人文——从基因还原论到基因整体论的启示》的报告。转基因技术以一种“挑战”的方式对相关生物及其基因进行预置、限定、摆置、促逼,从而剥夺了自然的自主进化,扰乱了生物的整体性。在目前贸然进行生物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是会影响到生物作为一个物种基因序列的稳定性的。

   大会报告第四阶段:中南大学蒋美仕教授担任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做了题为《别一种科学实践》的报告,对科学实践进行了新的阐释。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做了题为《科学解释语境的构成及其功能》的报告。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科学家对“解释”这个术语的频繁使用是量子力学产生之后的事情。量子力学的概率性与测量事实的确定性,当代科学现象的复杂性与科学事实的非重复性等因素,突出了以理解为基础的解释的作用。

广州行政学院李三虎教授则做了《技术符号学:人工物的意义解释》的报告。对人工物进行符号学阐释,是要弄清人工物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从话语构置、文本、语义化三个层面对技术人工物做了符号学的阐释和解读。

大会报告第五阶段: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解丽霞教授担任主持人: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吴彤教授做了《科学实践哲学新进展》的报告。以实践为解释性基础概念的科学哲学,关注三个重大主题:反对理论优位,提倡实践为基;反对普遍性知识观,提倡地方性知识观;反对知识与权力的外在关系观,认为知识与权力相互内在蕴含。国际科学实践哲学近年来研究主题呈现出研究更加具体化,研究偏向于各门科学中的实践与过程,整合性正在加强等。

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做了《人文视野中的文学解释学》的报告,中国当代人文视野中的阐释学研究,需要在当代理论发展态势下,努力将文本阐释的问题从西方文论的理论依赖下有效剥离开来,努力从文本批评的知识论论域重返批评立场,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文本阐释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肖锋教授做了题为《算法与诠释》的报告。诠释与算法存在密切关联。诠释的一般模型为:“文本输入——(算法)——语义输出”,算法从专用算法到通用算法的过渡,可延展为诠释从局域性诠释到公共诠释的过渡。

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闭幕式由吴国林教授主持:

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刘大椿教授学术总结,对本次高层学术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对科学技术进行诠释学研究大有可为,将开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且马克思早有科学技术的诠释学思想。

在闭幕式上,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江教授对与会专家的报告作了高度评价并对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寄予了厚望。学术论坛讨论的主题一定要切入。重点问题一定要集中讨论。不仅要切近中国实践科学研究的地气、世界研究的地气,而且还要接近老百姓的地气,我们要以科普的形式广泛地宣传科学的精神。最后,张江教授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人文学科的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和重要的研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在世界上的这块研究领域举起自己的旗帜,我们能发出中国声音,作出中国方案,构建中国话语。

吴国林教授对出席高层学术论坛再次表示感谢,并对参加开幕式和高层学术论坛的服务的老师与同学的认真负责和周到服务,表示感谢!主持人宣布闭会,下次再会!

高层学术论坛之后,是学术委员、组织委员、兼职教授会议,并有两场科技与哲学学术工作坊。见下次报道。

下面是各位专家之间的联谊!








师生情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7363-1092498.html

上一篇:隆重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
下一篇:杨振宁科学思想论坛侧记
收藏 IP: 222.201.155.*|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