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但丁密码》:还是同样的配方和味道

已有 5781 次阅读 2016-10-30 15:35 |个人分类:胡说八道|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由于前两日感冒,因此拖到今日观影《但丁密码》,该片属于作家丹·布朗四部曲里的第四部Inferno-地狱,其书名分别是《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 、《地狱》 。其中名声最大的《达·芬奇密码》已于2006年以电影的形式呈献给观众,《天使与魔鬼》也已在2009年上映。


本片与前两部的风格是相一致的:一波三折的解密路线,丰富的宗教想像,欧洲历史名城的优美风光、发人深省的宗教隐喻。已上映的三部曲当中均围绕着几个重要的关键物品或是名词展开,例如“圣杯”《达·芬奇密码》、“光明会”《天使与魔鬼》、“地狱”《但丁密码》。


其中“圣杯”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特别之多,据说亚瑟王和希特勒都曾经寻觅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圣杯”只是一个宗教隐喻,其象征意义大于本身(况且本身也不知在何处)。而在《达·芬奇密码》中对于“圣杯”的解答却更加脑洞大开,相信每个观众看完后也会有自己的答案。


卢浮宫和法国的若干教堂、修道院在这部影片中可劲拽了一回,上图这屋里都是宝啊。


在《天使与魔鬼》电影中,更是将反物质这种高科技与光明会预言相结合,迸发出炫目的视听效果,电影梵蒂冈一幕画面很精彩,伊万·麦克格雷格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


物理学前沿领域“反物质”与保守的梵蒂冈教会,好鲜明的视觉反差,上图这小哥老帅了。


重点来了,在如今上映的《但丁密码》中,我们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这次是有关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部分内容拿出来发挥。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其最重要作品就是《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篇。其中《地狱》篇中但丁将欧洲历史上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各大名人进行了“三六九等”的划分,作恶之人一一在地狱对号入座,15世纪末弗洛伦撒画家波提切利将地狱描绘成这样。这也成了该影片的一个揭秘切入点,这点小说家的构思还是很巧妙的。

其实将人根据宗教、或是道德划分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既“普世”又“朴实”的想法,说它普世是因为东方的文化当中也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详见《地藏菩萨本愿经》),相信每一层也有着具体的分工和评判标准,而朴实就体现在任何一个受到文化影响的人的潜意识中,都会存有简单的因果审判,这可能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经过熏陶形成的,文化和宗教强化并引导了这个过程。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自己为例,虽然不相信神,但我相信神圣(没有任何宗教体验色彩),这种“向性神圣”的信念成为我执行道德境界标准行为的基石。



画家眼中的地狱结构图,最下面的是撒旦,里面有许多详细的分类,详见《神曲-地狱篇》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提出的人口膨胀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连我身边的文盲(就不说谁了,嘿嘿)都看出地球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气候、环境会一直恶劣下去等等。人口膨胀+过度消费就是人类发展的癌症。


顺便说一句,我之前一直想要二胎的,后来决定不要了,对外都说是让老婆多休息休息,经济压力大种种;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那都是狗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自私(不愿意再为一个多付出)+计划生育深入人心。人自不自私有时是先天决定的,但计划生育深入人心则完全是政策导向的,可见计划生育这几十年的工作国家做的多到位,我估计要二胎的人很多,和我差不多想法的人也不少。


怎么扯到计划生育了,打住吧,祝观影愉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718-1011780.html

上一篇:学生的反馈是教师宝贵的财富
下一篇:教师证国考见闻
收藏 IP: 118.228.183.*| 热度|

1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