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史上有名的合作
热度 3 刘建林 2010-10-18 22:22
似乎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大都不愿意跟别人合作,而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收获自己的那一份成绩。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莱布尼兹、笛卡儿、帕斯卡、巴斯德、法拉第、达尔文、欧拉、拉格朗日,这些人几乎都没有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的大部分贡献都是属于一个名字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72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3
Men of Mechanics (10): 生物力学之父冯元桢
热度 1 刘建林 2010-10-11 10:26
冯元桢( Yuan -Cheng.Fung ) 1919 年生于江苏,美籍华人,国际知名力学家,生物力学开创者及奠基人,有生物力学之父美誉。现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0 年获美国科学最高荣誉&ldquo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中国“三钱”的家世简介
刘建林 2010-9-20 17:26
前几天,应学校教务处邀请,我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们做了一场科普报告,名字是中国三钱。想不到平时我讲力学与工程应用的报告时,去的同学不是很多;但是这次却非常多,几乎教室里面都坐满了。 中国三钱:指的是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他们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小一岁,上学的年级也都相应低一级。 钱学森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2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热度 2 刘建林 2010-8-10 10:25
我来到高校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到目前为止指导过三届本科生做毕业设计了。我认为本科毕业设计应该是学生毕业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很多学生打听到在我这儿不好混着过关,所以都不想报我的题目。 我的题目都是与自己的科研相关的,大都与前沿领域相关,如微纳米力学、仿生力学等。我对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280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小孩孩十个月
热度 1 刘建林 2010-8-10 10:04
小孩孩十个月了!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一直不愿意爬,有时候给他前面老远放一个东西,他看着太远,直接就不往前爬了。他就一直想站着,想走。现在老是扶着床上的被子,扶着沙发站立着,有时候不用扶着也能站上一分钟。但是时间太久了,就一屁股坐下了。 他喜欢听音乐,喜欢看电视,尤其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Men of Mechanics (9): 有关钱伟长的补充
刘建林 2010-8-8 18:09
最近,力学界的领军人物、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钱伟长先生逝世了。看到了很多网上的文章对钱先生的评价,发现很多都不是力学相关专业的人的评论,对其学术评价可能有点偏颇,还有一部分人的评论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三钱通常指得是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
个人分类: 未分类|925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照澜院里钱伟长
刘建林 2010-8-7 20:40
http://www.shuku.net/novels/baogaowenxue/hepujgnyningj/sjyh05.html 我本科学习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攻读的是实验力学方向。直到读硕士的时候才从老师口中知道了钱伟长这个名字,也知道了钱学森是一位力学家,也知道了钱伟长的学生胡海昌、叶开源、陈至达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面对钱伟长先生的学术贡献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上海吊唁钱伟长先生
刘建林 2010-8-6 22:02
非常意外地得知钱先生去世的消息。因为就在此前几天的时间内,我给参加认识实习的09级工程力学新生和学习软件应用课程的07级工程力学本科生都播放了大家栏目的钱伟长先生采访节目。记得当时同学们看了这个访谈,都十分兴奋,同时也引起了部分老师的慷慨激昂的演讲。 我没有见过钱先生,离钱先生最接近的一次是07年在上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孩孩
热度 3 刘建林 2010-7-21 10:55
小孩孩已经十个月了! 三十多岁的人才有孩子,在北京也许是很常见的。但是在青岛这个地方,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以前的中小学同学的孩子大都上小学了!但是对于我,想生个孩子的条件却一直不成熟。上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一直到08年才毕业,这个时候,人已三十而立!而后涉及到工作的安顿、购买房 ...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7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