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写在科学网五岁生日之际

已有 4409 次阅读 2012-1-16 22:42 |个人分类:关于博客|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网五周年

科学网五岁了,算起来,俺充其量也就是与她一起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因此,对于科学网来说,俺只算个半新不旧的博友。说起来有点惭愧,直到上周未,一直以为本月8日是科网的生日,还匆匆给编辑发个祝贺的WMV,然后等着8日晚看晚会,结果发现“这里的黎明有点静悄悄”,再睁大眼睛一看,原来十天后科网才过五岁生日呢。看到许多陪伴科学网一起走过差不多五年岁月的资深博友写的纪念文章,加深了对她的了解。不管怎么说,科学网多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维。

一看到科学网“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的字眼,就有一种亲切感。在科学面前,在科学网面前,多少有些自卑,因为这里的科学“牛人”人太多,这里讨论科学大事的“牛博”太多。有了“牛人”的参与,有了“牛博”的渗透,科学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多少也有些值得炫耀。

说到科学,说到中国科学的崛起,想到35年前,当“科学的春天”重回中国大地的时候,先是看到叶剑英元帅“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诗句;后又看到张爱萍将军“合金钢不坚,中子弹何难。群英钻科技,敢破世上关”的奉合,于是有些心潮澎湃,也曾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在那个年代,人们似乎还生活在充满革命干劲的亢奋精神的惯性中,以为只要大干快上,就能把落后于世界的科技水平都能赶回来。当时自己也想成为科技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天资不够,也缺乏一颗执着心,没能成为科学家。但最起码是一名科学热爱者和思考者。有幸与科学网的“牛人”们一起思考,多少有些感到荣幸。

35年后的今天,我们正在享受世界科技发展的种种最新成果,却发现我们几乎仍处于“追新”的尴尬境地。据说离开了别人,我们连一台完全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都造不出来。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创新的时钟步伐就是这样不容易被拨快,一切的发明创造不是靠口号,靠攻关就能全部解决的。到现在,我们又独自破了多少世上关呢?今天高喊“创新”口号的同时,也许更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科学网的网友们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试图担此重任。

在科学网的一年多,总的来讲,还是感觉到比较浓厚的科学气息,探求真理的气息。当然,俺也以为,科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为一个“全球华人的科学社区”,或者也可以成为“全球科学工作者的文化社区”。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大家都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要建立一种科学文化氛围。宣传科学、质疑科学,即使争论甚至对抗也没什么了不起,没有对抗哪有和谐?

所以,俺觉得科学网就是一个博友在适当的话题范围内畅所欲言的地方,是科学工作者(当然也包括俺这样的科学爱好者)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交流人生的地方。当然现在已经不错了。

最近博文发得不像开始时那么勤了,工作繁忙是一个方面,主要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很多,当然其中有很多好玩的,时间有点不够用。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博文的质量,比如过去写过一些科普,以为还是比较传统,总想探索新的形式,主要还是一些理性的思考,现在来看,驾驭能力不够。

五年能持续能关注科学网,坚持写博客的博友都很了不起。这里还是多了一些真诚,少了一些功利,这是科学网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动力吧。

“玉免有情暂惜别,金龙无畏乘风来”,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和科学网开办五周年之际,祝科学网越办越好。也祝广大博友龙年吉祥,万事顺意。
 
冬日并不寂寞,温暖无处不在,美景并未远去,生活快乐继续。顺便发几张京城冬景照片。
 
陶然亭以“名亭”著名
 
人造的雪上世界
 
 
喜欢冰上黄黄的落叶
 


科学网5周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529513.html

上一篇:科学与宗教都很“神”
下一篇:业内杂感之五:“选题”与“碰题”
收藏 IP: 221.223.135.*| 热度|

14 张玉秀 齐伟 刘立 曹聪 吕喆 武京治 刘用生 曹小晶 唐常杰 鲍永利 余昕 迟菲 赵斌 梁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