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关于针灸疗法:今天“偷听”来的一个故事

已有 7386 次阅读 2010-11-30 23:39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针灸疗法

这两年的确很少跑医院,一则身体应无大恙,能不进那地方就不进吧,二则对医院医生多少有点不信任感。这两天倒是跑了两家北京非常著名的医院,一则陪别人就诊,二则顺便“考察”一下大医院的就诊环境。今天在医院这一坐,听来了一个关于针灸的故事,真让俺为刚刚申遗成功的中医针灸疗法捏了一把汗。

大医院人满为患自不必说了,发现到医院看病,要想逃避拥挤,最好挂个中医科什么的,其实一般的检查应该也可以做的。

LG腰不太好,受了某小辈的忽悠,到某某医院中医理疗中心做按摩治疗,俺的态度反正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大医院正规医生,想必应该安全的多吧。再说,价格还算合理。

诊室外等待,不能闲着,一边漫不经心地翻看着《读者》,一边观赛周围的动静。这医院的中医治疗中心,条件真不错,宽敞明亮的环境,干干净净,关键是人少,安静。走廊的一边是针灸诊室,大概有四五个,一边是按摩治疗室,有两三间。看了一下墙上贴的宣传文字,针灸能治的病还真不少,几乎涵盖了各科的主要疾病。

临近中午,楼道里几乎空无一人。这时突然发现不远处坐着的一个衣着十分普通,看起来四十几岁的女士在打电话,这电话打得好长啊,足足有半个多小时。开始并未引起俺的注意,不一会儿发现她一刻不停地在说,反复讲着同一个故事,几乎没有听电话那头说话的间隙。

不一会儿,俺大致听清了她的“故事”梗概。原来,她在等她的主治医,不是为扎针治病,而是继续讨说法,或者说继续为她所谓的医疗事故“闹事”。原来,这可怜的女人本来是治腿疾的,开始针扎的还算顺利,后来就出事了,腿没治好,又添了“脑鸣”的新疾。而且她的主治医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好,一味推脱责任,还想把她打发到其她医院继续治疗,那她哪肯就此罢休啊。你不是非但没治好我的病,还治出新毛病了吗,我得昭告天下,臭你一下,于是没事就到诊室门口坐着,见到熟悉不熟悉的都讲一遍她的“医疗事故”,这下惹恼了医生和院方。好像为了封她的嘴,还报过警,至少是扬言报过警。医患矛盾在这里激化了。

从她的电话讲述中可以听出,还有一个大夫,也给人扎出过“脑鸣”,看来扎针弄不好出的副作用就包括这毛病。这女言语中表现的那个恨啊,恨那大夫给她造成的痛苦,恨那大夫不再给她继续治疗,选择甩手不管了。方这大夫态度不好,本人极其家人都要遭报应,云云,听的我头皮有点发麻。

不过想必那大夫也有苦衷,说不定他不给她扎针,她也一样会患“脑鸣”,为什么一定要赖上他,还非得让他给“扎回去”呢?有时,连怎么扎出来的都搞不清,何谈“扎回去”。

从这女的电话叙述中可以分析出,其实她本就是个中医疗法的崇拜者,尤其对正规医院正规中医大夫的中医治疗,还是充满信任的。无论是扎针还是按摩,只要有大夫愿意给她继续治,还还是很高兴接受的,起码心态上感觉少吃些亏吧。可现在出了意外,原来的大夫肯定不敢给她治了,再说治腿扎出了“脑鸣”世界难题,也实在不太好办。听她说一个年轻大夫到有些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接受给她进行“拔火罐”之类的治疗,对此,她倒赞扬有加。

一个因腿疾出不了门,在家又深受“脑鸣”之困扰的弱女子,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可她应该知道,任何治疗都有风险,都会副作用,中医如此,西医也是如此。这种官司难打啊。中医针灸非绝对安全,治疗前大夫是否应该将可预见的后果告知病人,可这种预知是否同许多中医治疗本身一样科学?能不能做到预知?即使能,如果如实告知病人,势必会影响病人的来源,中医科创点收也不容易啊。

从小胆小,害怕打针。即便如此,在“文革期间”,毛主席派来的解决军医疗队进住东四医院后,还是被妈妈带去扎针,为了治不明原因的腹痛,看到穿着绿军装的解放军叔叔,拿着至少有两寸长的银针往俺肚其周围扎,那个怕啊,不过确实忘记扎上去是什么感觉了。长大后,几乎再没扎过针。

俺对中医了解不多,对针灸了解更少。更没有本事去评判此类事。但确听说过不少关于中医针灸的神奇,也听说过“文革”前后很长一段时间流行的“针刺麻醉”法,以及有关它的众说纷云。后来不知道这神法为什么“失传”了,要真是好东东,不应该失传呀。

最近听说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应是好事。不过最好的事,还是促进深入研究,特别是这种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它的危险性,总结失败的教训,也许比吹嘘成功更为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89062.html

上一篇:为什么全国的病人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呢
下一篇:求真最重要
收藏 IP: .*| 热度|

7 刘进平 吕喆 李学宽 唐常杰 丛远新 王丙杰 水迎波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