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普图书出版遭遇尴尬 精选

已有 6598 次阅读 2010-5-30 00:26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出版, 科普创作, 养生图书

距离5月3日俺写那篇“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普书”博文,提到《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仅仅20多天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悟本大师就遭遇了口诛笔伐。关于张悟本及其养生经,这两天的评论可谓铺天盖地,当然负面的多多,但为他打抱不平的也大有人在,在此俺就没必要多加评论了。

借悟本大人的光,有关养生图书热闹而又有些混乱的出版,以及市场现状问题,再一次被推到前台。刚刚看完中央台“东方时空”,提到养生图书热销,鱼龙混杂,内容自相矛盾,难辩真假,对于养生图书,出版准入门槛儿低,谁都可以出,等等,等等问题。言外之意,这个市场需要整顿了,可怎么整顿,由谁来整,以什么理由整?

其实,关于养生书出的太滥,太没质量,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被关注了,但随着“养生大师”一个个被“制造”出来,这种状况也是愈演愈烈。无疑,这些养生书的热销,还有养生图书类的经久不衰,背后有一双双叫黑手也好、白手也好,反正是一双双有力大手的推动。堪称图书运作成功的典范。说实在的,看到一本科普书能卖到几百万册(据说这本书现在已经销到了500万册),对于一个做梦都想着怎么给出版社挣利润的编辑,实在有些大大的眼搀,要是搁我们那儿,准有编辑为此不发大财也能发笔小财。谁不想啊。遗憾的是,这种成功的案例,对我们的借鉴价值并不大。为什么呢?

第一,出版行业是特殊行业,图书是特殊商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对这类一看就有问题(不是像电视上说的只有专业类的出版社才能看出问题!)的图书(其中存在的问题,才是图书真正的卖点,所以,作者是不会按我们的要求修改书稿的),我们是不敢接受出版的, 在这点上,多数出版社不太敢冒这个风险的。因为除了对读者负责,更重要的还要对上级单位负责,要是真出了事儿,头儿的乌纱帽首先受到威胁;

第二,别以为像《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样的书卖得这么火,出版社能发笔大财,其实,但凡这类可能热销、而且一定会热销的图书(前面已经有了各种铺垫),都是由公司换句话说是书商运作的,前期运作他们会投入,本着利润最大化原则,人家找上你,会提出各种各样苛刻的条件,比如在发行上对出版社加以限制,对出版社的利益让到能多少就多少,你要不同意,人家立即拿走。因为市场是人家营造的,你没有多少话语权,让你挣点就不错了,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状况,其实在当下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谁出钱,谁说了算。出版社与书商合作,肯定存在一定管理的风险,容易导致犯错误,所以,许多正规出版社不敢做,何况也不一定能挣到大钱呢。

那为什么这些不难判断有问题的养生书还是大量出版,流入市场呢?

第一,出这类书的出版社,相当一部分是经营不太好的,饥不择食,好不容易钓条还算大些的鱼,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何况能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和这类书的市场占有份额;第二,这类书是可能有些问题,但不是政治问题,相对风险小得多。要说养生书百分之百没问题的,恐怕难找,就是《吃回来》这本书,里面百分之八十的东东,也不算什么错,尽管没什么创新,都是老生常谈,但谁让作者是假的,又触犯关键利益集团了呢,还撞上了绿豆头,要不然也不会有什么事,出版社这笔钱也能挣踏实了。相信还有一些有问题的养生书会继续出版、热销。一本能发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图书,得给出版社带来多大的影响啊,所以,难怪少数出版社甘愿冒这个风险了。

还是回到“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普书”这个话题,上文谈到需求才是科普创新的源泉,但作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样一本书,不把它归入科普书吧,实在也说不过去。但这类书绝对是科普书中的另类,是养生文化的附产品,也的确是应市场需求而生出来的科普读物。那么,它算不算一种创新?

无疑,我们所指的需求是一种健康的、无风险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有善良的有贪婪的,有对自己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所以说,说什么书都有需求,这一点没错,但新闻出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无疑要杜绝不健康的东西流入市场,要对百姓的健康负责,”言论有自由,出版有纪律”,这是中国大陆出版区别于港台以及国外出版的最大特色。所以,需求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导向上,判断需求一定是建立在责任心上。

《吃回去》之类养生书的成功运作,的确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却是不好借鉴的创新。如果说现在市场上养生书问题多多,那正像有人说的“养生保健类图书目前的症结也在于此,遵循科学的图书,让普通读者感到难以“消化”,而通俗易懂的,往往走上了“玄学”的极端,让喝绿豆汤、吃生茄子、吞生泥鳅这样的荒谬”。

另一方面,中国的出版行业,也是一个垄断性非常强的企业,行业内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大,一方面是版号的垄断,另一方面是资源的垄断。这使得没有资源优势、管理体制落后、“胆子”又小的综合型中小出版社,盈利水平乃至生存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趋利现象难以避免。对出版社如此,对其他文化有关的行业也是如此,不来点胆大的“创新”,何以生存,何以发达?所以,养生明星的一个个出世,由此托生出的鱼龙混杂的养生图书的热销,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了。

大家都知道,出版社正在转企改制,这就意味着要被彻底推入市场。因此,一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以科普冠名的出版单位,不出科普图书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但我们仍然跳不出从社会效益来讲,所谓无风险科普读物的束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书的市场需求,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读者的需求,也就是到底有多少人会去看这类书,似乎却成了大问题。

看看可怜的数字,我们一般科普图书的印数只有区区几千册,其他出版社出的书,包括院士等大人物的牵头的科普书,情况也好不到哪里。首次印刷能卖到1万册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我们区区几千册的科普书靠什么渠道发行,拿面向中小学生的少儿科普图书举例,指望与升学无关的书,学生能买多少,不太现实。中小学图书馆配书,因为上边有硬指标,是个主要的走货途径,这个市场看起来还不算小,但刨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参与竞标书商的利益,出版社即使慢慢能消化几千册的库存,要想盈利也是很难的。(现在发书的折扣已经降到40或以下,而一般几千册印数的书,成本也差不多这个样子)。

至于新华书店主渠道去发科普书,这个现状就不用多说了,书店的热销排行榜上,难见知识性科普图书的踪影。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科普书的定价不能高,高了更没人要,图配不仅对定价有要求,折扣也压得非常低,卖掉5000册,也只能落个持平就不错了。好卖的卖的贵、不好卖的到便宜,对于图书定价就是这样。恶性循环。怪不得有人说,搞科普书出版就是死路一条。

不知道科学网博友中有多少是俺的同行,但对于多数业外人士,对这个行业的内幕了解可能并不是太多,但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冲击,纸质出版需求成萎缩态,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光是图书,也包括杂志,报纸。现在办公室订的北青报都很少有人看了,大多直接卖废品,因为网上的新闻无疑要丰富得多。

前两天和同事谈到低碳经济,有人开玩笑说,现在最不环保、最不低碳的就是每年生产大量没有人看的图书。其中也包括科普图书吧。因为现在出的许多科普图书,不是作者自费出版,自我欣赏,不一定那么合读者口味,印数很少,要么就是出于国家大的形势宣传需求,比如,今天宣传环保了,出版社就赶紧赶制低碳环保的书,今天地震了,就赶紧赶制地震的书,是适应形势,有没人看,不管。出精品就不用说了,反正这类项目国家买单,定向送配,出版社出服务,挣点小钱而已。真正经过充分调研、符合大众读者需求,精雕细刻的所谓精品科普图书,对于许多出版社来说,难有操作的条件。在日本有漫画卡通为主的科普书,很受欢迎,不管大人孩子,都喜欢看。但找人画漫画,一方面投入很大,另一方面好的角本作者特别是插图作者,也不那么容易找。

有了钱,就可以做公益,有些大牌经营好的出版社,也出科普书,那是锦上添花,装门面,不会靠它赚钱。所以,也不一定会花大力气去策划、去营造市场,到是注重大人物挂名什么的,因为要评奖,这是必不可少的。反正有挣大钱的图书,像教材什么的,养着呢。尽管如此,这类书还是引进的多,原创的少。国为搞引进的,要省掉很多力气,很多环节,烧钱就是了。

如此看来,种种原因导致科普图书的市场出了问题,科普图书的出版遭受尴尬局面,也难免让搞图书创作的有些无的放矢,创作者积极性受到影响。需求决定创作什么,低俗的我们不能搞,高雅的不是说没有市场,那市场目前看来也只有萎缩、没有变大的迹象。

对于一般科普图书,现在卖5000册都难保本。那么,让出版社投资,为了小量需求去赔本印书,除非是这书将来能获大奖,给出版社带来后续的好处。这还是得有实力、能投得起的出版社,才能经常慧眼识珠,对于生存都很困难的小出版社来说,这个要求未免太高了。

至于现在科普图书也能申报项目经费问题,那有幸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再说,像申报科研项目一样,这里面水深着呢,要会运作,关键要跟上面、跟国家的想法合上拍。

有人说,科普图的市场也需要营造,要加大宣传,要营造市场也是需要大量银子的,而且要遵纪守法,不能夸大宣传,要诚实,不能造假。要花钱包装图书还不够,最好要先包装作者。图书的宣传在时间上要超前,滞后是很被动的,这一切的一切,尤其对于体制落后又没有实力的出版社,如何作到?靠公司,靠书商?又难免造出《吃回来》这样的科普书。

国民素质要提高,科普这块阵地肯定不能放弃,科普图书肯定还要出下去,可如何才能营造健康的市场,恐怕不是仅靠出版社就能办到的。需要政府的支持,舆论的导向,国民素质的提高,等等,现状难以改变。

哎,想想科普出版面对的尴尬,面对这个行业的困境,作为其中的一员,开句玩笑,跳楼的心思都有了。出版社改制,重新洗牌,重新划分市场,势必强的更强,弱的更弱,难免出现恶性循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谈何容易?我们国家这个现状,看样子500多家出版社,的确是太多了。据某报报导,2009年人才流动最严重的行业,出版行业属老二,51%流失流动,看似正常,实则反映出这个行业的严重不景气。

好在,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在网上做科普,哪怕有几个人看,也算一种需求,不用担心出书的成本,不用担心买书人的付出。

探索网络科普的新思路,也许是我们这些网络科普人应该更多考虑的。也许,弄好了也能给科普出版带来一点点机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30053.html

上一篇:有一种和谐叫互利共生:线粒体的启示
下一篇:科学角度谈生死:控制生死有基因
收藏 IP: .*| 热度|

19 张诗忠 武夷山 孟津 梁进 孙学军 王号 梁建华 曾纪晴 戴小华 刘立 金小伟 陈永金 王启云 张天翼 李学宽 郭桅 陈静 焦宏远 andrewsun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