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岁末感悟,还是想谈点对科普的看法 精选

已有 4727 次阅读 2016-12-27 23:56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评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圈子,社交圈子,关注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

岁末,关于我所关注的科普圈子,“大事”似乎不少。

上周,全国唯一的中央级科普出版机构(科普出版社)迎来成立60年的日子,60年总计发行科普图书4.5亿册,看起来是不小的数字。我曾经在那里工作了近30年,可惜看到的是科普出版越来越艰难的历史和现实。如今,出版社已更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出版社成为副牌。有领导曾经说过:搞科普出版难免死路一条。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这两天正在开代表大会,颁奖、换届...加入这个组织快20年了,只是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科普是门学问,大道理咱讲不出多少,有院士已经以这个题目出了大作,期待拿过来学习。关于这个话题,作为当事人(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体会还是有一些的,就从具体的事情说些感受吧。

前些天,我党(九三学社)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讲座,请首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杨老师谈谈关于转基因与食品安全。其实我特别希望这样的小型讲座能以互动的论坛形式出现,尤其面对这样一个敏感话题,面对的受众又都是层次比较高的。可惜活动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一共两个小时的时间,最后供大家交流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尽管如此,还是听到了一些非常理智的声音。

我也简单谈了我的一些认识,包括,对于转基因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传播主题,我们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采用什么方式去做?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人们最需要了解什么?哪些人最需要听这样的知识讲解?通过传播相关的知识,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觉得解决这些问题,比单纯的传播一些知识,解读一些数据重要。讨论时,一个媒体人谈到他们准备针对公众担心的转基因食品对年轻人生育的影响拍个片子,问我们有没有科学家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个咋一听起来有些好笑,人类的生育问题是多么复杂的事情,受众多因素影响,相关的研究一箩筐,专门针对转基因食品对生育影响研究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还真是难题。不过,这也真正反映了民众的需求,靠转基因相关知识的传播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及其科学传播都属于小众,科普创作大多是满足小众的需求,满足学校教育之外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受众面一定是有限的。现有的资源也并不缺乏。至于突出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作品,涉及科学哲学的东西,这个其实更是小众。当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创作,但如何下手?谁能提供更多的技巧和方法?

面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的科学传播则有所不同,也是难度更大的事情,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转基因问题如此(据说是朋友聚会容易翻脸的三大话题之一),其他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等,也是如此。

我一直在想,如何做到最有效的传播。我们总是说科普做的不够,好的科普作品少,投入不够,其实事实并不如此,科普图书出的太多了,重复出版严重,许多针对性不强,可读性欠佳,最终沦为废纸的也不少。不少传统科普报刊逐渐消失,也是市场的选择。

尽管新的时代,催生科学传播的方式不断出新,也激发了一些人参与的热情,科学工作者参与的科学传播也并不缺乏,听说科学院的好多专业人士都热心参与科普讲座什么的,许多科普公众号也纷纷登台,科普领域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传播的内容难免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有效性受到影响。

向新媒体转型了又如何?公家背景的科普公众号不少,看点击量不很乐观,办得好的都是有兴趣有能力的个体。

科普是门学问,需要了解这门学问的专业人士来做。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非专业的科普只能走进死胡同》,虽然作者的观点我并非完全赞同,但他所提出的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受众调查、市场分析,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我是认同的。

很多人在研究科普这门学问,但感觉理论和实战总有脱节之处。搞传播理论研究的人往往缺少实践,忙于实践中的往往没看透这门学问,从而难免做无用功。

现在的许多科普项目,包括科普图书出版、展教,虽然受益于政府项目支撑,能顺利完成任务,参与者也能拿到报酬,但并没有得到读者、市场的认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并且还会继续下去。原因大家都知道的。

科普需要科学正确性,专业科技工作者参与不可或缺。但并不是所有科技工作者都适合做科普,科普的过程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把科学知道通俗化这么单纯。掌握科普的技巧需要磨练,也需要天才的表达能力,需要了解受众的心理,等等。

我还是认同,科学家除了搞好科研,不需要参与很多严肃科普作品的创作(其实参与的不算太多,挂名的还是不少的),让有科学背景,有能力有兴趣的专业(指在科普方面专业)人士去干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已经存在不少,有天分的人应该得到更多支持。

遇到社会影响面大的科学问题,科学家的确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站出来说话。现在是媒体记者代言的多,科学被歪曲的也多。科学家、科普专家、媒体记者,三者该如何很好结合?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前阵子看了《阿西莫夫逸闻趣事》。阿西莫夫科学背景出身,没有选择去搞科研,而是他擅长的科学写作。阿西莫夫有科普作品,更多的是科幻作品,前者影响力和数量不如后者。所以,阿西莫夫首先是科幻小说家,其次才是科普作家。依靠科幻写作,阿西莫夫很快成名,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

在中国,少儿科幻作家杨鹏,经过多年的勤奋写作,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获得的版税收入已超过韩寒,达到版税430万,被誉为作家中的一匹黑马。

在中国,与科学沾边的作家、作品并没有出现在传统科普中,而是摸透童心的科幻作家和作品。可见,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需求是多么重要。要作市场,迎合读者的需求很重要。当然,这种迎合,前提是不能丢掉原则。

有人说,做真正好的科普,要耐得住寂寞,就是说,靠做严肃科普这类小众产品,发财是不可能的,满足一点兴趣和成就感吧。然而这个领域的人,也想多刷存在感,多获得些利益。那就花点时间,多研究研究科普这门学问,提高营销自己知识的能力。说不能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呢。当然,科学传播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多元化的,提升作品的品味、坚持小众化,也没有什么错。只是“科普”这个词汇有点过于滥用了。科学被普及实在是很难的事情,何况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科学。

一坐在电脑旁就收不住手指,啰里啰嗦又写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23737.html

上一篇:圣诞闲扯,也说点严肃的
下一篇:岁末感悟:明年我们是否还能记得今年发生的事
收藏 IP: 221.219.238.*| 热度|

19 梅卫平 姬扬 武夷山 段云峰 张珑 李燕祥 黄永义 陈楷翰 吉宗祥 岳东晓 吕喆 梁进 李学宽 董焱章 htli loyalSciencefan xqhuang xlsd twhaot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