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能否可控性人工诱导发震?

已有 5052 次阅读 2011-3-15 10:28 |个人分类:胡思乱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人工诱导, 可控性

   
    日本这次巨震,猝不及防,生灵涂炭,人类蒙难。居安思危,目睹地震惨状,我们不禁要问:下一次巨震会  在哪里?地震能否预报?地震能否可控?
    本人不懂地震学,读了科学网上的地震科普文章,学到一些地震方面知识,很是受益。刚才读了李小文院士的一篇博文《沙堆模型与人工诱导发震》,李老提出设想:“我们可不可以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人工诱导发震?”感觉李老的想法可行。沙堆模型理论证明地震不可能预报,并不等于地震不可控。以前看新闻报道,因采煤、采矿等活动诱发的小型地震,时有发生。与其坐以待毙等待地震来袭击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诱“敌”出动。我们不妨异想天开,设想一下能否采取深层钻探和定点引爆的方法,可控性地人工诱导地震发生,减轻自然灾害。
    经过全世界地震专家多年研究,地球的主要地震带基本搞清楚了。譬如“郯庐断裂带”,自从康熙年间(1668年)那次大地震,340多年没震了(同一地区发生巨震的周期一般是多少年?)。据地震专家说,这一地区地层深处是高强度的硬质岩,长时间不震积累了很多能量,说不定哪天撑不住了震一下,震级肯定小不了。我设想,不妨在郯城地震带应力最集中的地方钻个孔,放进几枚小型核弹啥的,引爆一下,诱导震源区附近岩石圈应力点的地震发生,让地震带定时释放能量,实现地震的可控性发生,相当于给地球高压危险区安装“减压阀”。只要我们实现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精准地控制地震发生,就能避免震区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用多次的人工诱导的可控性小地震,换取灾难性的巨震,是否可行?
    目前,人们以现有的技术,对地下的地质构造已经基本弄清楚,特别是在小范围小尺度微观勘探,应该没问题的。俄罗斯的深层钻探技术已经钻到十几公里。地震断层探测成像技术方面,随着超大规模计算机的发展,大尺度高分辨的地球物理成像,研究地球物理的专家应该都突破了吧。这些从技术层面来讲,应该没什么大的难题吧。建议搞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先弄个国家自然基金研究一下,基金项目名称不妨就叫《基于人工诱导的可控性地震发生机理研究》啥的,很有意义的,呵呵。
 
 
相关阅读:
 
    
     

    [广州日报]报道: 2004年6月,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开始实施,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是该项目首席专家。

    项目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沈阳等内地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探测研究。该项目于2008年4月顺利完成,已基本查明了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特别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银川、青岛等城市的其中80条断层的活动性。

    徐锡伟透露,重庆作为最后一个未进行活动断层探测的直辖市,目前也正在开展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河北省也自费在11个地市开展了同样的探测工作。

    据徐锡伟介绍,在探测中,一旦确定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其危险性,比如要分析该断层以前是否有过大地震发生。“比如某一活动断层上,鉴别出3000年内发生过2次大地震:一次在距今3000年左右,另一次在距今500年前后。那么,大地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大概为2500年。”徐锡伟介绍了发生地震可能性的推算方法。

    徐锡伟说,按照这样的推算方法,可以分析断层活动的可能性,从而为排除没有危险的断层提供理论依据。

    徐锡伟还介绍,中国地震局于2000年提出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试图通过对部分大中城市进行活动断层鉴定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徐锡伟举例说,该项目针对天津的天津断裂和沧东断裂进行了探测,经过科学探测并确定天津无活动断层后,为天津生态城规划项目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陈辉科学网博客上转载一篇博文,怀疑这次311巨震是日本秘密进行核试验诱发形成的,连接如下:

    [转载]咎由自取 —— 日本大地震的真正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422547.html

上一篇:小青岛
下一篇:青岛八大峡夕照
收藏 IP: 222.173.109.*| 热度|

1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