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天堂-Sara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raca 靠近植物,贴近大自然,心情故事,点滴记录!

博文

清明回乡:家乡巨变与乡愁 精选

已有 15107 次阅读 2016-4-6 00:06 |个人分类:抚仙湖|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湿地公园, 家乡, 抚仙湖, 乡愁, 变化

1、家乡巨变

     我的家乡巨变了。随着全国城镇化的推进,我的家乡也不可避免地被这股席卷中国每个角落的社会发展进程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小学时,会遇到一个命题作文,题曰“家乡巨变”。十余岁的孩童,眼里看到的只有好吃好玩的,甚至是好看的花衣服,哪里顾得到家乡变化呢?幸好有父母做陪,他们讲以前的家乡模样,让我写现在的状况。然而,当时除了三中全会政策给农民带来当家做主的喜悦之外,亲眼目睹的就是村里开始修路盖房,地里有了公司加农户的烤烟种植模式,越来愈多的塑料制品取代了原有的竹篮等生活生产用具。小小的我,从未出过远门,尚未树立“他乡”和“家乡”的概念,怎能说得清楚家乡有多少变化呢?幸好,父母一句话,说现在家里兄妹四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能如愿上学,也算家乡巨变了。回想父母年幼时,求学若渴的母亲就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哪怕小升初考了镇里的第一名,也没资格上中学。这成了她年少时的痛,也坚定了父母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们读书跳农门的信念。不过,在我印象里,那篇作文并不成功,也许作为范文被老师念了,但我依旧体会不到家乡巨变。

     话说人们看家乡巨变,总是需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离乡经历。上大学后的我,学习与工作皆离家不过百余里。由于经常回家,且家乡坐拥的高原湖泊——抚仙湖一直备受保护与开发难以平衡的瓶颈,故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感受家乡变化。然而,短短近五年,湖畔沿岸的村庄被拆迁了,城里高楼多起来了,高原坝子中央面积有限的良田沃土被各种建筑用地,经济植物种植用地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被蚕食,被零碎化,一直到被城镇化。小学时欣然写的命题作文《我的家乡》中所描述的鱼米之乡的宁静美丽不见了。那碧波荡漾的稻田和荷叶田田的藕塘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各地可见的高楼住宅、规划整齐的湿地公园,千篇一律地种上了池杉、水松、再力花、美人蕉以等等外来常用绿化植物。看上去,大江南北的湿地植被恢复景观设计似乎就来自同一蓝图。十余岁的小女看到新建的湿地公园,淡淡地说,怎么像版纳植物园的水生区呢?惊觉孩子敏锐而直观的判断力,然全国各地的湿地公园植被恢复的建设蓝图中,有哪些公司会考虑到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特点,花功夫认真设计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规划呢?

     不过,我的家乡的确发生变化了。她越来越美丽了,有了统一的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有了新农村建设后的村居环境。她,与其他旅游开发区一样,不仅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也有了水杉池松,还多了白鹭海鸥,添了鸟语花香。作为高原内陆湖泊,她甚至还增添了细腻松软的白沙滩,也有高大笔直的椰子树。这样的碧水蓝天,沙滩椰林,倒也有几分马尔代夫群岛的海边风情。可是,她并非位于印度洋或太平洋沿岸啊!她,是彩云之南颇具当地民族风情的高原明珠啊!那么,她的亮点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作为滇中高原明珠,抚仙湖是有自己的特色和美丽的。这里有沉于湖底的古滇国之谜;有沿着湖畔沉睡5.2亿年的寒武纪古生物大爆发;这里有着奇特的车水捕鱼民俗文化;还有着湖畔绿树成荫的古老榕树林;更有一枚枚不同颜色形状的鹅卵石铺就的天然湖岸。倘若说到当地的原生水生植物,那一蓬蓬盛开着粉色花朵的金凤花,摇曳着金色花冠的水金凤,成片的柳叶菜,有着长长穗状花序的密蒙花,树形优美的朴树等,也都是颇具乡土气息的绿化植物资源呢!

     当然,家乡巨变是有目共睹的。高速路开通了,真正感受到国家财力投入到交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面对畅通无阻的高速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把昔日的鱼米之乡摇身变成今天甚至未来的旅游胜地,我还是满心欢喜的。不过,倘若要保持湖水清澈,湖畔景色独特,极富抚仙湖气息,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当地颇具特色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民俗生活传统文化。倘若能保留住天地间这一方人间仙境,让更多人像当地传说中的路过此处的肖石二仙,也被湖光山色所迷住,停驻于此,静观湖水,聆听涛声,不忍离去。


图1:湖畔的双影二峰,为传说中的肖石二仙路过湖畔,被湖光山色所吸引,化作山峰停留于此。


图2:湖畔渔民独特的车水捕鱼之用具:窄口宽肚的大箩框,人鱼游戏的重要道具。


图3-5:新建的湖畔湿地公园。


2、乡愁  

 我的姨妈年过八旬,精神矍铄,清瘦的身影依旧散发着抚仙湖畔女儿的水灵秀气。她少小离家,然心系湖畔家乡,年年清明皆携儿带孙,回乡祭祖。在她纯净善良的心里,一直心怀感激,那就是感谢上天的眷顾和赏赐,一家人才如一棵大树,根深叶茂,碧绿常青。她每次返乡探亲,都替家乡的点滴变化而感动而欣喜。可以说,她是亲眼目睹着,亲身体会着家乡八十余年的细节变化。

     今年清明时的返乡祭祖,在外婆家村口的小卖部旁,看到四五位古稀老人晒太阳聊天。他们身着干净的蓝布衣,脚穿纳底鞋,有的抽着水烟袋,有的抱着膝盖静观路人。车子从他们面前缓缓驶过,姨妈说,那些都是她儿时的玩伴,那坐在最左边的是谁,那戴着毛线帽的又是谁?那抱着水烟筒的比她年长两岁,编得一手好竹篾箩筐等。听着姨妈说的话,想象着儿时的她扎着麻花辫,与儿时的伙伴们爬树采摘榕树芽儿、在地里采蚕豆,在家门口编制斗笠和竹篾,换买盐巴等生活用品。我忽然记起母亲生前曾告诉我说,她们村里有好几棵大榕树,夏天乘凉最好,冬天农闲时,会在榕树前的空地上搭戏台子,会有不同地方的戏班子来演戏,直到春节后闹完元宵才会撤走。

     此刻,下了车的我跟随着姨妈一起走到路边,看她与那些胡子头发都花白的老头儿打招呼,问候着,说着身体好就是福气好的话语。恍惚间,我记起年幼时,也曾拉着母亲衣角一道回外婆家的场景。沿着乡间小路,踏入村口,生性善良的母亲也是这么一路上与熟人有说有笑地打招呼,透着街坊邻居间的亲切。忽然,我被一种叫做似水流年的东西捉住了,又似乎被一种叫乡愁的情绪弥漫着。是啊,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尤其儿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不是有那么一种美好的回忆么?“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如今,姨妈与她儿时的伙伴们似乎在一眨眼的功夫,全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诚然,所谓的家乡巨变,不仅仅是资金投入到位,新规划方案快捷出炉,更不仅是拆了老屋,迁了村口古树,盖起新房,通了新路。它,应该还包含着光阴的沉淀,也蕴含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情愫。尽管,世事巨变,物是人非,然而,那一湖碧水,一座青山,那流淌着人们心目中的儿时记忆和美好情怀,却是永不磨灭,并可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

     这不可抗拒的家乡巨变,我也希望越变越好,越变越像我的家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安宁祥和。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对家乡的定义吧!



图6:湖畔自然风光


图7:湖畔大榕树林

图9-10:只要有碧水蓝天,一切安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4526-968098.html

上一篇:久违的新年贺卡
下一篇:婆罗门参,啥东东?好吃吗?
收藏 IP: 221.213.45.*| 热度|

48 赵美娣 孙启高 谢平 曾泳春 蔡小宁 张士宏 刘洋 魏焱明 袁海涛 郑小康 李学宽 鲍海飞 王安良 雷栗 陈湘明 柳林涛 王伟 黄永义 武夷山 任来彬 徐世文 常天俊 武永军 韦玉程 陈昭 韦四江 张叔勇 张鹏举 苏德辰 郭向云 冯大诚 杨正瓴 木士春 朱晓刚 蔡庆华 赵琳琳 张启峰 赵宇 fighting110 liank ghzhou5676 shenlu guhanxian lingling101 biofans yunmu fsdw fumingx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