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大会报告观点摘编 精选

已有 4289 次阅读 2014-10-28 13:4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承办的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于10月15日至16日在东莞市成功举行。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交流,提高新媒体时代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水平,加强科普场馆和学校在科学教育中的有机融合,提升有关新媒体科技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水平,促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国科普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罗晖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代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致开幕辞。

本届馆校结合论坛的主题是“增强馆校互动,促进青少年科学教育”,其中“在科学传播中讲好故事”成为本次论坛的研讨重点。论坛吸引了来自两岸四地科技馆、博物馆、学校、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围绕馆校合作、STEM科学教育、青少年想象力和创新力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罗晖常务副所长在发言中指出:“论坛成功搭建了两岸四地科学教育同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业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第六届论坛共邀请到八位专家做大会报告,本文对八位报告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以反映本届论坛的交流成果。

科普教育与创造力开发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获得者李象益教授受邀作了《全新思维推动科普教育关注创造力开发》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未来是属于拥有全新思维的人,而全新思维中的6大能力(设计力、故事力、交响力、共情感、趣味感、价值感)是决胜未来的。世界科学教育的新走向也将是以全新思维为理念、论断和目标的,即启发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培育创造力。同时科学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价值观与全新思维的共情感、趣味感和价值感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的。

对于未来的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他在报告中认为应该加强以创造力开发为核心理念的目标建设,具体而言就是强化综合目标,凸显过程教育;推进深度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向非正规教育转变;关注认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即在科普教育中要反应社会科学的人文道德理念,在人文中挖掘自然科学的内涵,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艺术为表现形式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强调主动学习,强调观察与发现。李象益教授还在报告中探讨了新兴技术给科普教育带来的创新机遇。

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要讲好故事

科学传播面对的是广大公众,而好的科学传播应该是向公众讲好科学故事,并把科学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这样才能声情并茂,并且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如何讲好故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科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如何用好的故事吸引住广大青少年的注意力,从而实现科普的目标。

为此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LIoydDavis教授和台北教育大学卢玉玲教授共同把报告的主要内容聚焦在了如何讲好科学故事方面。

LIoyd Davis教授首先从自己参观两个博物馆的经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时代展览,华盛顿地区的大屠杀纪念馆)说起,他认为第一个展览设计感太强了,从而导致了形式大于功能,美学大于信息,并且缺乏故事和深度;但是在进行科学传播的时候,“形式”的美学有助于公众的参与,同时科学传播仍然需要发挥“功能”的作用。而第二个展览利用了讲故事的技巧,并且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利用讲故事的技巧进行科学传播的优秀案例,因而传播的“形式”强化了传播的“功能”。因而Lloyd Davis教授认为科普就是要把科学变成一种能让公众容易理解的形式。另外一方面,科学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每年生产出来的科学总量不断增加,但是被引数和被阅读数却让人扼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如何让科学的声音被公众听到也是一个问题等等。而应对这些挑战的出路则在于讲好故事,因为这有助于增加注意力并引出对信息的更快速且更充分的理解。接下来,他分析了一个好的故事的组成部分(开头,中段,结尾),简言之就是在开头阶段应该建立故事、引入话题并让公众参与进来;在中段,要对故事进行发展,引入一些曲折的情节,让公众能够置身其中并有所感触;在结尾要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阐述中心观点,为公众提供解决方案并让其留下身心满足的经历。

台北教育大学卢玉玲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从文本到数位情境——科学史中的拟真亲历》,首先她从7个方面对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问题进行了辨析。接下来她分析了数位科技改变了认知技能的变化,这主要包括:滑指速度vs正常速度、多工平行处理vs线性处理、随机关联vs直线思考、先图vs先文、连接vs单机、主动vs被动、回馈vs等待、奇幻vs真实、游戏vs工作以及科技为友vs科技为敌等。在从科学教育理论看数位学习系统的发展方面,卢教授主要探讨了社会情境学习、STS学习、价值建立的学习以及问题解决四个方面。与Lloyd Davis教授的发言类似的是,卢教授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也探讨了讲好科学故事的技巧和相关阶段,比如Freytag模型的五个组成部分:引人入胜、剧情升温、剧情高潮、剧情降温、收场。她也有自己的相关项目具体阐述了上述部分的编排和设计。

用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促进农村地区科学教育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我们也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说明教育和青少年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当前不同地区的教育是存在着差距的,科学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建立中学科技馆有利地促进科普基础设施的普惠,让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接触科学和技术,培养科学意识,并树立追求科学的人生梦想。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决策咨询委主任,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顾问齐让在本届论坛上做了题为《农村中学科技馆几点思考》的报告。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这个过程的基础是全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未成年人是一个重点人群。基于此,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建立起来,其目的在于提升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以及促进科技馆展品产业化。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70余所,同时协助地方正在建20余所,预计到本年底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建农村中学科技馆100所。  农村中学科技馆受到当地师生和周边居民的喜爱,截至到目前参观人数已达40万人次。齐让同志在报告中认为对于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来说,创意作品是核心;同时要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该项目不仅服务于于本小学生,还包括当地附近的中小学生以及本地居民;投入是该项目的关键,因而该项目要是实现社会捐赠,并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资助;最后要引入竞争、激励和评价体系。总之,为农村的孩子们做点实事其乐无穷!

科技场馆丰富了科学教育渠道

科技馆、博物馆是青少年了解自然世界的奥秘,感受科技的力量,激发心中无数好奇的场所,也是开展非正规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了进一步阐述科技场馆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中国科普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罗晖博士做了题为《合理运用科技场馆丰富科学教育渠道》的报告,在报告中罗晖博士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科技场馆之于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科学素质提升和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在报告中,罗晖博士以美国STEM战略为例阐述了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对科技馆提出的要求。《联邦政府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战略规划(2013—2018年)》提出参与STEM是青少年非正规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未来的STEM人力资源,美国联邦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在各方面加大投入,调动多种资源,鼓励青少年将来能够从事与STEM相关的有挑战性的职业。同时拥有19家博物馆、画廊、动物园和9家研究院的史密森学会提供了STEM相关学科领域大量的参与机会。2012年,史密森学会的公共机构共接待了3000万访客,还有1亿3百万公众通过网络访问了史密森学会。在联邦政府加强STEM教育的大背景下,史密森学会拥有独特优势,就像一个票据交换所,可以将联邦的STEM教育资源更好地传递给更广泛公众。罗晖博士在报告中认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人才的需求、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未协调发展、科学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因而科学教育的发展就要求科学学习拓展到课堂之外的场所,科学课程目标需要融合广泛的校外资源,科技场馆科学学习能够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文献研究显示,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内涵研究主要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本质和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有关事务的兴趣、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学习。罗晖博士在报告中通过一系列案例探讨了如何合理利用科技场馆丰富科学教育渠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例如从青少年科学素质调查2013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科技场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效果很好,但是要“经常去”才能保证持续效果;科技场馆在科学技能培养上发挥作用不大,应针对科学技能的提高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科技场馆对科学态度培养作用较大且有效。针对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调查的结果,罗晖博士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利用科技场馆为青少年提供参加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机会;鼓励青少年参观科技馆,参加科技馆组织的活动,促进科技场馆与课程的结合;加强科技馆科学学习资料的开放,增加可探索空间、体验式或动手学习的机会,激发青少年参观科技馆的兴趣;在科技馆开设公共讲座和各类科学教育活动,实体科技馆与虚拟场馆有机结合,扩大受众面。

科普信息化助推科学教育

2014年,科普信息化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各相关机构也在积极探索科普信息化的有效形式,并开展科普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工作。来自中国科协科普部的胡富梅处长在论坛上作了《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科学教育传播普及深度创新》的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协正在推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的任务目标、整体架构、运行项目和未来规划等。特别是详实地介绍了一系列与青少年科学教育相关的项目和活动,包括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太空科普授课、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活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活动等。

STEM—促进学校与场馆的结合

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统称,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美国大学校园,并2010年前后成为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国际科学与技术教育新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范式的主流。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的周建中教授作了题为《促进校内外融合的STEM科学教育—学校与场馆的结合》的报告,在报告中,周教授认为STEM教育的本质是在众多孤立的学科中建立一个新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通过把这四个领域内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整合到一种教学范例中,使学生学习的零碎知识变成一个互相联系统一的整体,这样就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使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其特征是STEM的教学也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STEM教育并不仅仅是把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和数学教育这四个词堆叠在一起,而具有翔实的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科学研究基础,并具有知识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STEM教育促使对学习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包括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定义、实践的定义等,并且促进了科学与工程学的极大融合。周教授在报告中认为非正规教育告别了边缘和补偿地位并且对科学学习起关键作用。同时在报告中,周教授用一系列事例分析了STEM教育项目的特征,并且探讨了设计STEM教育项目的原则,他认为教育要对未来负责。

推进馆校结合实践

馆校结合科学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场馆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这既包括在场馆内开展科学教育,又包括将科技课、科学表演、科普秀等搬进课堂。在这方面,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来自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李永广副馆长作了题为《推进馆校结合,共创科教新篇》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总结了东莞科技馆在馆校结合方面取得的成效,具体包括:探索建立馆校结合长效机制,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展教服务,打造馆校结合的品牌科普教育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馆校结合的国际交流渠道。开辟新媒体宣传渠道,营造馆校结合的社会氛围。共建专才培育基地,培养馆校结合的科研人才。同时在报告中,李永广副馆长回顾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馆校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致力创新服务,推动馆校结合的做法,并且探讨了发展政策的思考。

李永广认为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在馆校结合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创新和发展,并且在不同各阶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而在致力于创新服务,推动馆校结合过程中,他们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依托自身科技展览与教育活动的优势,创新活动主题、内容与形式,培育品牌科技教育活动。与当地的一些学校共建少年科学院,将科技课科普秀搬到校园中,举办科普剧创作与比赛,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与比赛,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最后,他在报告中提出了馆校结合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中小学生对参与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参观科技场馆博物馆的意识比较薄弱。科普场馆开展馆校结合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一些需求。开展馆校结合科技教育活动的工作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够,经费不足等因素。对此,他认为解决方案在于不断完善政策与措施、创新开发优质科普资源、灵活提供多样化项目、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以及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39277.html

上一篇:科普,太空,银河
下一篇:英国《气候科学传播》第八次报告评述(译者序)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4 李颖业 黄永义 强涛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